
HR+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认知升级与系统创新(订购) 马海刚 著 978-7-300-30014-6 69.00元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推动生产力革命的关键力量,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创新驱动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深刻变革,这将推动生产力迈向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企业在此洪流下想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完成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变革。称其为系统性变革,是因为这个变革不仅要在行之有效的体系架构上做好基础建设,更要在理论上实现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规律的系统化创新与升级。
企业的数字化,就是需要深化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区块链等新技术,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性挖掘企业自身驱动力的潜能,加速业务优化升级和创新转型,提升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企业的数字化,其根本任务是激发企业价值创造体系的新动能,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要,因为中国企业逐步认识到人才是企业价值创造体系中的重要因素,充分撬动组织活力、释放人才的创造力,将是企业价值创造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新动能。当然,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不断洞察组织和人才新特性,形成轻量化、协同化、社会化的HR业务管理新模式,通过动态挖掘和响应用户个性化需求,来获取更多效率提升的手段,开辟企业新的价值创造增长空间。在人力资源业务拓展过程中,要不断发现价值数据、有效管理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产品应用,实现数据驱动管理决策这一目标。
企业的数字化,映射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方面,推动了HR的理念升级,即为企业进行人才资源的价值创造;另一方面,也推动了HR的业务升级,使HR拥有更多元更开放的管理手段。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到一起,可以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按成熟度的不同而划分出五种进阶水平。
HR数字化的初始级水平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初步应用OA(办公自动化)及Excel等工具,开展HR数据的获取、加工和应用,但还不能有效支持企业价值创造体系的优化。企业采用的仍然是经验驱动的管理方式,在管理理念和业务创新上还没有明确思路。
HR数字化的模块级水平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在HR的一些专业模块深度应用信息技术,驱动与业务配套的组织效能的提升,特别是在招聘和薪酬核算领域,发挥系统和数据作为信息沟通媒介的作用,提高企业选人用人的效率,以及通过薪酬核算提升人力成本的资源配置效率。体现出来的特征是强化HR的重要职能,通过职能细分加强管理,在部分领域实现eHR系统工具与HR业务的融合。
HR数字化的流程级水平
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和体系性,希望发挥集约化管理的效能价值,通过大型eHR套装软件的实施,提升跨部门、跨业务环节各流程间的信息透明度和决策链条审批效率,提升HR业务流程的集成融合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以期实现管理意图的高效执行。人力资源管理也通过自身的流程化特性,推动企业实现流程驱动型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HR数字化的产品级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在理念和定位上已发生质变,认为企业真正实现持续成功的根本,是组织与人才资源在理念或实践上均能够领先时代半步。在这个过程中,推动组织与人才资源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被赋予了新的定位,那就是通过持续打造最匹配战略的组织,吸引、保留和发展优秀人才,助力业务成功和员工成长,确保员工成为公司战略落地可信赖的合作伙伴。要为企业持续成功创造资源价值,就必须要求企业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一个开放的、能够激发组织及员工自身驱动力和创造力的产品化平台,数据将是这个产品化平台运转中的核心要素,数据驱动型的管理方式也会推动企业业务模式不断创新。
HR数字化的生态级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不断地为企业持续成功创造资源价值,在助力业务成功和员工成长过程中,能够基于生态圈和行业间数据的智能获取、开发和利用,以及丰富多彩的HR产品工具和数据应用,实现价值智能化在线交换,提升生态圈和HR行业的智能化价值创造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帮助企业实现跨界的能力准备,推动企业进入智能驱动管理决策和业务实现的阶段,真正提升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可见,HR数字化认知能力的提升,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重要保障。HR应该将激发企业价值创造体系的新动能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另外,HR要视数据为新的重要生产因素,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做好适应未来的HR业务系统顶层架构设计,通过前端解耦、中台聚能、智能协同的创新性系统解决方案,让组织效能的提升和个体创造力的激发融合互促。最后,通过强化资源和能力开放共享,强化跨组织协同创新,通过共建互利共赢开放价值生态,让企业跨出自身发展边界,在数字经济时代生存发展的压力下产生更强的组织能力适应性。
本文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HR+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认知升级与系统创新》。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