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汤文辉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度十大好书公布。本次评选是由该社发起,邀请读者朋友们在30种候选图书中进行投票。投票评选历时一周,共5000余名读者参与了线上投票,结合线上投票结果,又邀请了专家评委进行集中评议投票,最终产生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度十大好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汤文辉分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度十大好书书单,分别是:《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塔可夫斯基父子》《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二编》《给青少年的漫画逻辑学》《平生记》《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价格革命: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以飨读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度十大好书 (按出版时间排序)


《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订购)
作者:[德]保罗·策兰
译者:王家新
策兰的诗属于剩存者的创伤书写,令人惊叹的是,他把灰烬的现实转化成了光辉的词语。策兰的写作是面对犹太人的灰烬,尤其是面对母亲的灰烬吹气,他用整个生命的呼吸吹向灰烬,试图让灰烬重新发光。
内容简介:《灰烬的光辉:保罗·策兰诗选》的约360首诗作从策兰一生十余种诗集中选译,全面体现了策兰一生不同阶段的创作。作为“奥斯威辛”的幸存者、流亡者和天才诗人,策兰的诗既深刻见证了犹太民族的苦难,体现了时代“内在的绞痛”,又以其卓异的“晚期风格”,把现代诗歌的艺术探索推向了一个令人惊异的境地。本书的译者长序全面介绍了策兰的生平和创作,揭示了策兰一生的精神和艺术历程及对我们时代的启示;本书所附录的策兰获奖致辞、散文和书信,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而又卓异的诗歌心灵。
《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订购)
作者:萧易
《寻蜀记》作者历时10年19次亲自踏访,考古寻访足迹遍布巴蜀,集结了四川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遗址,用极具人文关怀的民间立场记述,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被史书遗忘的片断。
内容简介:作者萧易跟随《中国国家地理》进行考古之旅,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集结19篇文章,汇成《寻蜀记》。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从微观的角度,一一呈现并解读出汉代的石阙、唐代的石窟、宋代的古城、明代的陵墓、清代的建筑……这些文物串连起来,形成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塔可夫斯基父子》(文学纪念碑系列)(订购)
作者:[俄]马克西姆·古列耶夫
译者:张晓东
以电影蒙太奇般的叙述文字,通过大量诗歌,回忆文章等一手资料展示了诗人父亲和导演儿子如同平行线的两个精神世界。国内第一次引进塔可夫斯基父子的单本合传,填补了国内塔可夫斯基父子研究的空白。
内容简介:关于塔可夫斯基父子关系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电影的绝佳素材。它既可以拍成一部家长里短的大众情节剧,也可以拍成一部深沉的、给观众带来启迪的艺术电影。这是一个关于时代风暴、个人命运、创伤记忆的故事,是一个寻找父亲、不断渴望父亲认可的儿子与一个总是不想成为父亲的父亲之间的故事。故事里的父与子是两条平行线,他们分别在二十世纪诗歌与电影领域为人类做出了极大贡献,但他们却保持着精神维度的平行线的状态。对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个人生活来说这无疑是个悲剧,但这种平行运动却成就了他的艺术。通过《塔可夫斯基父子》作者巧妙的蒙太奇式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塔可夫斯基电影里向父亲的征询,与父亲的对话,对父亲精神的承继,从而为我们理解他的电影打开一扇窗户。

《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订购)
作者:[美]白德瑞
译者:尤陈俊、赖骏楠
深挖历史细节,还原真实图景。本书深挖清代巴县衙门档案史料,脉络清晰,论点集中,在零碎散乱、复杂繁多的档案中,尽可能还原历史细节,合理地描绘出一幅清代县衙吏役的日常综合图景。
内容简介:书吏和差役,帝国之“爪牙”,基层社会运行和帝国统治不可或缺之人。《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利用清代巴县档案中的丰富素材,向我们刻画了清代巴县衙门的差役和书吏们生动形象。通过辨析史料提供的丰富信息,作者挑战了人们对衙门吏役的刻板印象,探讨吏役在维系帝国统治与基层社会运行中的“合理性”(不可或缺性),从而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些人物在清代县衙当中所实际扮演的角色,并思考其活动是如何可能影响到清代的国家与地方社会之关系。

《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订购)
作者:[意]卡洛·金茨堡
译者:鲁伊
史学巨擘金茨堡经久不衰的经典,出版45年来首次在中文世界出版。《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是几乎每一个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或听过的名著,自1976年出版以来,享誉全球,至今已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等多种文字出版了二十多个版本。本书不仅是微观史学三大代表作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也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史学经典。
内容简介:金茨堡在错综复杂的审判档案和精英文化、低层文化之间穿梭游走,编织了一个结构巧妙、叙述迷人的故事。通过磨坊主多梅尼科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世界,他的奇思异想、喜怒哀乐和挑战权威的决心,16世纪欧洲大众文化的瑰丽图景乃至欧洲宏大的历史画卷也徐徐展开。

《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二编》(订购)
作者:扬之水
与上一编相同,二编里的十篇文章亦为各地博物馆观展所得,或家居用器,或文房用具,或金银首饰……让物的美、时间的印迹、历史的片段、生活的诗意,翩然交织于纸上。
内容简介:“定名与相知”,是《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二编》作者在名物研究中不断重复的词,“定名”针对“物”而言;“相知”,则须出入于“物”与“诗”之间,以此打通二者之联系。七十余家博物馆,四百余幅器物照片,从定名到相知,一步步引领读者走进各馆文物的“繁华”世界。

《给青少年的漫画逻辑学》(订购)
作者:张立英
机机先生 绘
易懂且有趣,烧脑又快乐。张立英教授给青少年的逻辑学启蒙漫画书,让孩子从小具备“洞悉规律”的成长视野。
内容简介:什么是推理?如何归纳和演绎?论证事实需要什么步骤?其中是否包含悖论?是与非,公理和预设,条件的充分和必要……这些看似最常见的词语,其实都是逻辑学的基础概念范畴。逻辑学是人类认知社会和自我的最为核心的通识教育之一。它对于一个人的表达、自我管理、认知事理、剖析问题等等,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给青少年的漫画逻辑学》提取了逻辑学中最为基础的10个概念,用分册漫画的方式进行表达讲解,让看似枯燥的哲学逻辑学概念,像看动画片一样被轻松学习和掌握,旨在提高青少年群体的逻辑表达力和自我认知力,从而为未来的人生成长之路提供世界观方面的激发教育。

《平生记》(订购)
作者:饶平如
多亏饶先生这些细腻、生动的记忆,那逝去的年代才重新回到我们身边。你也可以感到,个人纤细又充满韧性,不论时代之重压如何之巨,你仍可保有某种内在的轻快。
内容简介:《平生记》是经典爱情小红书《平如美棠》姊妹篇,也是饶平如的遗稿,可以说是他的自传,记录了他的一生。童年时代、戎马生涯、公私合营、下乡见闻、在土方队制造木牛流马、晚年奇遇……作者以平和细致的笔调,铺展出一部从出生到死亡的个人史,时间跨越一个世纪。历史的风雨飘落在一个普通人身上,其间种种,构成了一代人不平凡的记忆。最终这一滴水又重新汇入时代的洪流之中……

《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订购)
作者:张笑宇
第一届亚洲图书奖最年轻得主张笑宇“文明三部曲2”;作者雄心满志,落笔有力,用东西方的历史故事来解读经济道理和人文发展,通俗易懂地重述3000年人类文明史。
内容简介:商人与商贸活动,是形塑现代社会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既往的关于现代社会如何诞生的叙述,基本是以“政治发展史就是民主进步史”为解释框架的。《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则突破既往叙事体系,创造了“零增长秩序”和“正增长秩序”这一对范畴,用以描述农耕文明和商贸文明,并且以这一对范畴透视世界几千年的文明史,指出王图霸业、千古英雄都不过是暴力游戏的反复,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端赖商贸带来“正增长秩序”。

《价格革命: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订购)
作者:[美]大卫·哈克特·费舍尔
译者:X. Li
《价格革命: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普利策奖得主、《阿尔比恩的种子》作者大卫·哈克特·费舍尔的集大成之作;呈现人类社会的四次价格革命浪潮,重塑800年来的世界史——“改变的历史”,因此获得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数学般清晰的诗意。
内容简介:价格记录比任何其他可量化的数据都要丰富,并且跨越了历史的整个范围,从中世纪的谷物价格表到过剩的现代统计数据……它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却很少会用历史学的眼光去审视它们。
费舍尔研究了这些丰富的数据,将广泛的研究和细致的学术研究与引人入胜的写作结合起来,以令人惊叹的价格的历史为轴,创造了一个涵盖所有西方文化的故事,赋予了世界史以全新的面目:四次价格革命浪潮,每一次都始于一个均衡时期,盛世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最后是维多利亚时代。每一场革命的特点都是持续的通货膨胀,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日益增加的不稳定,最后在这一浪潮的高潮出现一场危机,其特点是人口紧缩、社会和政治动荡以及经济崩溃。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