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西南大学出版社《野猫岩》作者万启福:以北碚土著视角为“三线建设”奋斗史做注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西南大学出版社《野猫岩》作者万启福:以北碚土著视角为“三线建设”奋斗史做注
2022-03-07 14:38:21  来源: 西南大学出版社 
 

野猫岩》(订购

万启福

西南大学出版社

  1964年,原上海动力机厂迁至重庆,成立重庆浦陵机器厂,几百名上海人就此扎根北碚歇马场。这是重庆“三线”建设中首家迁建企业,以此为起点,一个时代的序幕缓缓开启。

  半个多世纪后的2022年,作家万启福推出长篇小说《野猫岩》,以一位北碚土著文化人的视角,让充满奋斗精神的“三线建设”历程得以艺术再现。

  “北碚是重庆的后花园,这座小城气质独特,很有故事,‘三线建设’也为北碚留下了诸多传奇。我出生于1948年,青年时代正好见证了‘三线建设’从零起步,大量工厂内迁而来,盛极一时,继而辉煌不再,似风流云散,令人感慨万千。”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万启福说。

  《野猫岩》是万启福继《义字五哥》《玩家》之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目光依然聚焦于家乡,但主题却很不一样。“以前的作品与当下生活隔得比较远,这一次我想尝试现实题材创作,思来想去,北碚的‘三线建设’我还比较熟悉,于是在进行了补充采访和系统地研读过两本地方志之后,我开始动笔了。”

  小说以29万字的篇幅呈现了30多年的历史跨度,讲述了从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到20世纪90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以落址北碚歇马野猫岩的红岩机械厂为代表的一系列“三线工厂”的建设史、成长史、变迁史。同时,一些地方企业也在“三线工厂”带动、辐射、影响下的诞生、发展,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

  据万启福介绍,“书名《野猫岩》,是因为故事发生地就叫野猫岩。1965年,无锡动力机厂全厂分四批内迁至重庆,几千名无锡人、洛阳人告别故乡,来到这里,共同组建了红岩机械厂。同时迁来歇马的还有仪表厂、光学厂等一大批重要工厂,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北碚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增添了这座小城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以后,这些工厂在新挑战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至今,歇马仍有各类工业企业数百家。我想我们用文学记录去还原这段奋斗的历史,既弘扬了时代主旋律,也对未来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

  宏大的叙事主题之下,是一个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平凡人。杨士英、柳正瑶、沈根远、杨铁匠、明老师……作者将数十位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成长故事娓娓道来,画面生动,色彩斑斓。他们身上展现的歇马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交织出一代人记忆中激情和热血并存的“三线建设”历程,读来感人至深。

  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得益于作者平日里的观察。“人物塑造来自我多年与‘三线工厂’打交道的经验。我是北碚土著,干了十余年供销、釆购等工作,北碚所有‘三线厂’都去过,跟形形色色的工人及家属都有接触,我的很多同学、文友、渔友都是‘三线’员工及子弟。我在写作时会很自然地想到他们说话的神态、动作,形象非常鲜活,写起来很亲切,也很畅快。”

来源:西南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