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顾伟 顾伟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顾伟推荐该社10种重点图书,分别是:《强国图志:从宣传画里看新中国发展之路》《近现代商业美术史:从古里到土山湾》《中国古代青铜器保护与修复》《国家珍宝系列丛书:说壶》《博物之美:探秘中华文化》《玛格南摄影史:成为摄影师的艺术》《想象艺术博物馆》《插画的力量》《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经典版)》《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以飨读者。

《强国图志:从宣传画里看新中国发展之路》(订购)
沈榆 孙戈
《强国图志:从宣传画里看新中国发展之路》是一部在大视野下以全新角度——“图像”解读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读物。本书以宣传画串联每个时代发展重心,看中国发展进程;以宣传画解析中国共产党如何凝聚、鼓舞群众,上下一条心、一起干大事的决心及成果。
全书共250余张尘封已久、珍贵的、不同年代的宣传画,按不同内容分为“宣传画里的中国”“让工业之花盛开”“大办农业 争取更大的丰收”“向科学进军”“和平的心声”五个篇章,以小见大,生动展现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
同时,本书系统梳理、分析不同时期宣传画创作背景、主题思想、创作思路、艺术表现手法等,描绘了宣传画发展过程与特点。

《近现代商业美术史:从古里到土山湾》(订购)
林家治 邵民
《近现代商业美术史:从古里到土山湾》作者为近现代商业美术梳理存盘,书稿体现出“民俗民间”的潮动和整个时代变革之间的交互因果,其中对图片变迁的剖析尤为难得。全书400多幅彩色图片且价值珍贵,填补了中国现代设计史的空白。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本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值得推荐的商业美术史读物。

《中国古代青铜器保护与修复》(订购)
张珮琛
《中国古代青铜器保护与修复》的主要内容为:青铜文物修复的理念与原则、修复的设备与工具、认知与理解、青铜器的病害、修复方案、病害图与档案记录、基本修复流程、加固方法与应用、鎏金青铜器与镶嵌青铜器的表面处理与复原以及案例分析,从这10个方面来分章进行阐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保护与修复问题。通过著者悉心整理,使得本书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篇章结构完整、内容资料全面、丰富,学术价值高,对修复青铜器文物具有指导意义,且对于研究中国文物修复的学者来说意义深远。

《国家珍宝系列丛书:说壶》(订购)
黄鹏程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相传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有“一壶不侍二茶”之说。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如此珍贵。加上紫砂壶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国家珍宝系列丛书:说壶》延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说画》《说瓷》《说玉》既有的编辑风格,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先生深入浅出的准确阐述,全面地剖析紫砂壶的型制、泥料、工艺,以及收藏必须的知识
储备和收藏购选误区、使用及保养等要点。以及通过近现代制壶大师最精良的作品,直观清晰地让读者学到紫砂壶的藏鉴技巧。无论是紫砂壶玩家,还是初入门的爱好者,都能从书中收获到最有用的帮助。

《博物之美:探秘中华文化》(订购)
上海博物馆 编著
好奇是孩子学习的开端,文物是博物馆学习的线索。《博物之美:探秘中华文化》以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主线,延伸到长三角江南地区其他博物馆文物,带领孩子走进博物馆,认识、了解博物馆里的玉器、瓷器、兵器、文字、书画、首饰等古代文物,让孩子学习和发现文物承载的最美中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提高孩子对文物与学科融合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政治、历史、人文、艺术和科学素养。
本书将博物馆文物学习与学科探究相结合,文物图文与漫画结合,以现代语言穿越古代,古今呼应,开阔孩子的想象与创造空间。

《玛格南摄影史:成为摄影师的艺术》(订购)
[法] 克拉拉·布维瑞斯
玛格南图片社是1947年在巴黎和纽约成立的摄影合作社,集结了一些摄影史上的“伟大见证人”。摄影师们见证了20世纪的动荡,拍摄下了标志性的照片。每年,他们都会选拔新人加入。他们一起甄选出摄影师中的“佼佼者”。但是,怎样才算得上是一位“优秀”摄影师呢?玛格南的成员不断地在职业中为此目标奋斗和追寻。在经历了一次次迭代和动摇合作社的危机后,玛格南总结出了一种“成为摄影师的艺术”。
《玛格南摄影史:成为摄影师的艺术》是第一部通过研究长期被忽略的档案,从而深入玛格南图片社历史的专业性著作。本书涵盖了摄影大师的经典作品,具有很强的人文主义情怀和艺术性,可为广大的摄影专业师生和爱好者提供专业的参考。

《想象艺术博物馆》(订购)
[法] 米歇尔·布托尔
藉由对精挑细选的105幅西方名画名作进行赏析,米歇尔·布托尔凭着超凡的文笔和不俗的艺术造诣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这105幅画作颠覆传统,构建新的审美、技法和理念,成为西方艺术史的标志性作品。《想象艺术博物馆》分六个章节,按照时间排序,从文艺复兴大师到弗拉芒画派,从法国印象派到巴斯奎特和抽象表现主义,横跨欧美。作者从幽微处入手,探察了这些作品何以在彼时可以革新艺术,如今依然能够影响世人。文字表述风格鲜明,重点阐释细节、图案、人物形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读者提供了亲近标志性名画的视角。书中涉及画作有扬·凡·艾克的《阿尔诺菲尼夫妇肖像画》、委罗内塞《加纳的婚礼》、博斯的《人间乐园》、委拉斯凯兹《宫娥图》、安格尔《土耳其浴女》、蒙克《奔马》、梵高《画图板、烟斗、洋葱和封蜡》、毕加索《格尔尼卡》、爱德华·霍普《夜游者》、罗斯科《蓝色中的白色和绿色》等。作者邀请读者一起进入自己的文字探险世界,在想象博物馆中进行一番神游。

《插画的力量》(订购)
[英] 艾伦·梅尔
《插画的力量》尝试通过列举从古至今从的那些闻名到通俗的各种插画示例来揭示插画艺术所要传达的真实寓意:带给受众有力量的冲击。技术性地讨论了插画形象如何运用嘲讽、震动、讥笑、影响人们强烈的反应等手段,使画面充满说服力、极具娱乐性、提供权威严肃和开创性的意义。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经典版)》(订购)
[瑞士] 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
20世纪50年代,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在瑞士崛起,为实现秩序化、组织化的视觉表达,网格系统得到快速发展与大量应用。在1961年出版的《平面设计师的设计问题》一书中,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首次简要介绍了网格系统,此举使其成为瑞士平面设计史上的先驱。当时,还没有书能详细阐述网格的结构和应用,以及如何运用网格系统进行设计,很多设计师并不了解或者误解了网格系统而导致误用。
20世纪80年代,布罗克曼为进一步填补网格设计理论与应用的空白,撰写出版了《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系统地讲解了页面排印秩序化、组织化、体系化、统一化和均衡化的设计思维与方法论,成为举世公认的网格系统教科书。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经典版)》开篇介绍了网格系统的理论基础及其宗旨,之后则是搭建网格系统的详细步骤。在讨论了纸张的尺寸、字体的样式、栏宽、行距、边距比例和页码之后,布罗克曼更是详细解释了网格系统的诸多细节要素。关于网格系统的实践案例一章则收录了多国平面设计大师们的作品,其中包括维姆·克劳维尔、保罗·兰德、奥托·艾舍、杉浦康平的设计作品,并使之与相关的网格系统构成一一对照关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订购)
[英] 刘易斯·卡罗尔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讲述的是一位可爱的英国小女孩爱丽丝在百般无聊之际,发现了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她追赶着它而不慎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超经典童话名著典藏版,行销全球逾150年,翻译语种超170种,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将它奉为经典;凯特王妃的至爱,是小王子和小公主们的床边故事。《魔戒》《哈利波特》的灵感来源。
来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