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第二版)》(订购)
王乐平 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2年7月出版
学习英语这么多年,您“炼”出英语思维了吗?
英语学习者经常会听到别人说“要用英语思维”,就是说要从思维的角度来解决学英语难的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英语思维?它与汉语思维的差别是什么?
有些人只是简单地把英语思维理解成“语感”,这种说法过于笼统了。事实上,英语思维不但可以说得清楚,而且还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训练进行掌握。概括来说,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汉语偏向直观,英语偏向实质
汉语很直观,在描述一件事物的时候倾向于用感官可以感知到的动作或表象来直接描述,而英语则倾向于透过现象描述本质的东西。
请看下面的例句:
Help me up. Let me see if I can bear weight.扶我一把,看我还能不能站起来。
这句话发生的情境是说话的人脚摔伤了,需要别人帮忙把他搀扶起来。汉语用的是“站”这个最直观的字眼——不管你是因为摔伤了想站起来还是坐久了想站起来,反正都是站。
但在英语中则明确表达了他是想验证自己伤得重不重,以及自己的脚是不是还能支撑身体的重量,和一般的“站起来”是不同的,所以用了bear weight,意思更加明确。
再看下面这个例句:
His wife comes back to life.
他老婆醒了。
这句话发生的情境是他老婆生孩子时晕死过去了。汉语中此处用的“醒”也可以用来表达“睡醒”的意思,因为特征都一样,都是“眼睛睁开了”。但英语则明显地把两者区别开来,这儿的“醒”表达的是“苏醒”的意思,意思完全不同。
(二)汉语主观性强,英语客观性强
先给大家举个常见的例子。我们经常说:“这孩子,啥时候才能懂事?”“懂事”这个词是比较主观的。什么叫懂事?是知道好好读书了?还是懂得人情世故了?不同的父母对此有不同的标准,也会有不同的判断。所以,即使你已经年过三十了,若你的所作所为还是不能让父母满意,那么你也还不能算懂事。
而在英语中,“懂事”这个词是要译成grow up的,它既有年龄的概念,也有表示不再孩子气、敢于承担责任的意思。所以,与汉语的“懂事”相比,grow up就要客观得多。
另外一个例子也是关于孩子的教育的。除了“懂事不懂事”外,在中国,父母对较小的孩子的评价标准是“听话不听话”,是指小孩子应该听从大人的吩咐。而英语中对等的意思应该是behave yourself,虽然也是“守规矩”的意思,但总还有个相对客观的标准,至少比“只听大人的话”和“以大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客观许多。
(三)汉语和英语在语序上有区别
在句子的表述顺序上,汉语倾向于从整体出发叙述问题,先整体后局部、先次要后主要;英语则倾向于从局部出发叙述问题,先局部后整体、先主要后次要。
我们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姓名以及地址的排序。中国人的姓名里,家族的姓氏在前,然后才是个人的名字;西方人的姓名则按个人名字、父名、家庭姓氏进行排列。中国人对日期的写法也是从大到小,是按年、月、日的顺序排列的。中国人在信封上写收信人的地址,先是国名,接着是省、市、区名,然后是街道、门号和室号,从外到内,由大及小;而英语中恰好是与此相反的。
(四)英语句子结构严谨,汉语则相对比较松散
在英语中,除了祈使句外,一般情况下句子中的主语、谓语等主干成分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各个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通过一些连接词来交待清楚。而汉语则没有这么严谨,经常会出现成分缺失的情况,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一定非得做出交待,只要意思上能被理解就可以了。
请看下面一个例句,其是美剧《老友记》中的一段台词:
I got really hot in my pants, so I took them off. But they must have shrunk from the sweat, or my legs expanded from the heat. I can’t get them back on!
裤子穿着太热,我就把它脱了。但不知是因为出汗后裤子缩水了,还是因为我的腿热胀了,怎么也穿不回去了!
这一段内容总体上是在叙述一件事情,即“因为裤子穿着太热”“就把它脱了”“结果却穿不回去”。用so和but作连接词表明了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然后用了两个from说明裤子“穿不回去”的可能原因,不但句子成分齐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交待得非常清楚。
汉语在结构上的松散性,在一些常用语中也经常可见,如以下例句(为了便于对比,在此把这些句子对应的英语表达一起列出来):
说不成就不成。I said no. And that’s that.
那也没办法啊!I can do nothing about it.
我让着他呢!He’s lucky. I let him go.
非打不可?You have to resort to the violence?
以上都是电影中的口语及其英语译文。大家可以看出,英文比起中文来说在结构上要完整得多,有的在中文的表达中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在英文的表达中却分解成了两个句子来表达,而且每句话都有主语,但在中文中却缺省掉了。
本文摘编自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第二版)》。
相关信息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