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我的教育主张:一位校长的文化思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我的教育主张:一位校长的文化思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沈茂德
2023-03-21 08:59:55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我的教育主张:一位校长的文化思考》(订购

沈茂德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1月出版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如何看待个性各异的孩子,如何耐心帮助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金矿理念”的核心思想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呵护与尊重;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性化的生命,每一种个性都应该得到宽容与鼓励,学校应该千方百计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并予以支持;每一个学生还是发展中的孩子,老师和家长们应该始终以热腾腾的情感去呵护他,帮助他,以足够的耐心等待他的成长。

  一句话,应该让你的孩子或学生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在学校每天的成长中,总感受到有一种磁场在吸引他前行,总感到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暗中相助,有一种无声的力量在召唤。我把这些东西称为“期盼的力量”。

  1.“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的第一要义就是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发展可能。

  儿童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孩子的名字叫明天,每个孩子的潜力就像矿藏一样,埋藏得很深。从成长的意义上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唤醒。

  当我走进幼儿园观看孩子们的作品,我惊奇地发现,所有幼儿园的孩子都是艺术家。细细地观看孩子们的作品,稚嫩的孩子们对自然万物、宇宙世界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高中的校长们会惊诧于幼儿园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我们突然惊醒,在传统教育中,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他们似乎缺失了灵性。什么原因呢?教育工作者会悚然,教育确是把双刃剑,优秀的教育激发了孩子们更多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传统的教育则大大地扼杀、磨灭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于是在春天里,我常常感叹,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长成一朵花,长成一棵树该多好。可惜现在的事实是,太多太多的孩子,降临这个世界以后,就被父母、被家族、被学校、被老师、被社会赋予了太多、太高、太清晰的要求,许多家长以自己的期望为孩子制订了自己的心理目标。流传甚广的谬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是把许多孩子逼进了教育的沼泽地。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有了太多太多的“不能”“不准”“不许”,它们像绳索一样捆住了孩子们的手脚,更严重的是,禁锢了孩子们的思维,使本该自由成长的孩子们不仅丧失了童年的许多许多快乐,更在渐渐失去天性、灵性……罗素曾说过:教育的最大失败,就是孩子受完教育后厌恶教育。

  可以这样说,基础教育绝不是要把每一个人都炼成钢。它应该为每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每一个人具备经营幸福人生及推动社会进步的憧憬与能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热爱生命、热爱学习并具有人文关怀与国际视野,让每一个孩子懂得什么是幸福和如何去追求幸福。

  2.“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的第二要义是确认“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地图”。

  哲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育专家则说,很多孩子生下来本是一块好钢,但被好多家长与老师炼成了一块铁,但家长和老师还在恨铁不成钢。

  “扬长”还是“补短”,可能正在决定一个孩子发展的高度。每一个学生是有着身心差异的独立个体,承认这种天性差异及发展过程形成的差异,应该是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原则。因此,让每个孩子都有恰如其分的学习,有个性成长的空间,应该成为家长、老师的基本理性。

  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少花点时间去评定孩子们的学科成绩等第,而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千方百计去发展他们的优势潜能,花更多的时间激发孩子们孕育梦想,并在梦想的引导下走向成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责任应该是:敏感并赏识每个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并鼓励和支持它无限放大,发现并校正孩子们尚存在的“任性”行为,并在成长的过程中予以耐心的校正和引导,使孩子渐渐成长为那个最好的自己。

  我一直有这样的梦想校园应该成为孩子们可以放声歌唱的地方。倘如此,校长最大的职责应该是千方百计为孩子们的个性发展提供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课程服务,校长应该千方百计在学校里营造学生参与的各种各样的舞台,让所有个性不同的孩子都能找到个性成长的土壤,并在这种个性发展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3.“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的第三要义就是承认“孩子还是发展中的人”。

  孩子还幼稚,他常会犯错,他会迷失,因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不仅需要尊重、期盼、呵护,他还需要帮助、校正、指导。“期盼”和“帮助”都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力量。

  常常听到父母或老师这样教育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做?我讲过多少次了,你为什么还没记住?面对这样的质问,孩子往往一脸茫然。我的回答是,因为他还是孩子。他的思维是“儿童思维”,他尚难深刻理解父母或老师的“成人思维”,他的内心有很多很多在成人看来不屑一顾的童性思维,他的内心有许多许多“童趣”……

  “金矿理念”的核心是强调热腾腾的学校文化,所谓“热腾腾”就是强调“让每一个孩子高扬着头生活与学习”,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优秀的教师、优秀的家长常能在“问题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强势潜能,鼓励和帮助他们强势潜能的顺利发展,并竭尽全力帮助孩子们把这种强势潜能进行最大限度的发展。

  1.让期盼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伟大力量,教育工作者的第一作用应该是千方百计地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让孩子们在高昂着头的自信中生长“向上再向上”的“内驱力”。

  长期的校长经历使我们确认,有良好教育质量的学校,其基础一定是爱生文化洋溢的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对孩子的眼神应该永远是温情的,慈祥的,洋溢着信任、期待、鼓励、召唤……面向孩子的行为永远是尊重、平等、帮助……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言行都洋溢着热腾腾的情感和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期待……生活中,每个孩子都能自然、始终地感受到“老师信任我”。

  2.让“诲人不倦”的教育耐心成为孩子们幸福成长的支撑力量。我们不仅应该相信“期盼”是一种强大的引导力量,还应该相信“教育耐心”更是孩子们持久成长的一种支撑力量。

  孩子的成长过程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成长路上,会有各种坎坷,会有风霜雨雪,因而孩子们常会在各种挑战前迟疑、后退,这个时候,就需要成人们不厌其烦,不辞辛劳地鼓励、引领、帮助、支持……“诲人不倦”的教育者特性,应该在孩子们遭遇挫折时出现,在孩子们迷惘时出现,在孩子们寻求帮助时出现……

  本文节选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我的教育主张:一位校长的文化思考》。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