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广西师大社“科学文化随笔丛书” - 文学艺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文学艺术
广西师大社“科学文化随笔丛书”
李醒民(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2004-01-08 10:55:45  来源:  
 
 作为一个过来人,作为一个“研究人”而非“市场人”的“自由思想者”,我深知,学术研究和思想探险,既需要马克思先生倡导的“勇敢的自由精神”,又需要苏东坡先生倡言的“遗世独立”的狷介风骨。

 少时读《古文观止》,动辄为书中的美文所陶醉。打开苏轼的《赤壁赋》,那空灵悠远的意境和美不胜收的文辞,每每使人击节称赏、流连忘返,惊叹世间竟有此等令人痴心之尤物。尤其是开头一段,更具有勾魂摄魄般的神奇魅力: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牛斗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赏心悦目的无声诗(有形诗)与有声画(无形画)!请张开您的想像的翅膀:一轮皎洁的圆月在碧空如洗的东天静静游移,玉鉴琼田般的江面茫无际涯,清风徐徐送爽,白露沁人心脾。在这“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妙画卷中,作者与好友饮酒诵诗,扣舷而歌,吹箫和之;进而触景生情,宏论宇宙、历史和人生,任凭苇叶似的小舟在波平浪静的茫茫江面上任意漂流,仿佛在空中驾风而行,而不知去向何方。身处这样的美景与佳境,谁能不出尘绝俗,飘飘欲仙?
 也许是年幼无知,没有什么人生阅历;也许是“此中有真义,欲辩已忘言”。反正,我只是沉酣于《赤壁赋》中的辽阔、悠远、宁静的景象,潇洒、通脱、旷达的情感,睿智、缜密、圆融的哲理,虽知其然,但并不知其所以然。不过,当时我倒是明白,“纵一苇之所如”脱胎于《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说黄河宽又广?一片苇叶就能航。)
 人到中年,鬼使神差般地皈依学门。20余年的学术生涯,特别是1980年代思想解放的沉浮和1990年代市场大潮的涌动,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烙印。作为一个过来人,作为一个“研究人”(man of the study)而非“市场人”(man Of the mamket-place)的“自由思想者”(freethinker),我深知,学术研究和思想探险,既需要马克思先生倡导的“勇敢的自由精神”,又需要苏东坡先生倡言的“遗世独立”的狷介风骨。只有这样,才能既不盲从权威、迷信教条,又能远离喧嚣的尘世、躲开浮躁的人海、拒绝时尚的诱惑,从而保持真学人(而非假学人)应有的我行我素的标格和洁身自好的节操,全身心地为学术而学术,为思想而思想。要知道,全身心地投入,乃是干好任何事情的须臾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一个人一生能干好一两件事情就很不简单了。
 前些年读法国科学家、哲学家、神学家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时,深为他对思想的颂扬——“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使我们囊括宇宙”——而震撼。尤其是,他的隽语箴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给我以无限的启迪和遐思。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苏轼“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名句。20余年来,我不正是驾一叶学术之扁舟,听任思维逻辑和突发灵感的驱使,在烟波浩淼的思想海洋里邀游么?手头的书稿之所以取名《纵一苇之所如》,其寓意概源于此。
 写到这里,我诚心地邀请三两个索心人或志同道合的朋友——能思想的芦苇——到我的学术小舟作客,一起分享砥砺思想的愉悦和精神漫游的雅趣-让我们在“思之乐”、“灵之舞”、“神之游”、“心之卢”、“学之道”各编中纵情漂流吧,漂向科学文化海洋的天际。这也许可以看作是《纵一苇之所如》的另一种寓意。
 倘若三生有幸,愿到小舟作客的知音者络绎不绝,那我无疑备感荣幸。不过,我只能分期分批地邀请,因为苇叶似的扁舟实在太小了,超载会翻船落水的!当然,弄潮儿对此是满不在乎的,他也许早就想跳入水中尽情畅游了——落水岂不正中其下怀?

 “科学文化随笔丛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月第1版
 《纵一苇之所如》李醒民著/17.50元
 《风中静思》王前著/12.00元
 《思想着是美丽的》安希孟著/11.80元
 《天地交而万物通》刘仲林著/11.80元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3-12-19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