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让“奥运安全”入人心--清华社《安全奥运论——关于城市灾害防御与综合危机管理的战略研究》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让“奥运安全”入人心--清华社《安全奥运论——关于城市灾害防御与综合危机管理的战略研究》
2004-01-12 10:52:56 来源:
在2003年10月23日中国市长协会举办的“35期、36期全国市长研究班”上,主讲老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金磊做了题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与综合减灾”的报告,并向与会者正式推出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安全奥运论——关于城市灾害防御与综合危机管理的战略研究》一书。在这部概念全新,内容丰富,紧密结合当今城市应急管理形势的专著中,作者贯穿了“安全奥运”观及综合减灾这条主线,并强调它不仅对于2008年北京安全奥运,也将为2009年建国60周年及其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管理方法与思辨。我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读全书,深感作者在城市防灾减灾科学研究上的功底,更同意该书的四个定位:它是揭示历史与灾害悲剧教训的书;它是探源危机并把握危机管理的书;它是实践“防灾准备”寓于城市管理的书;它是导引北京奥运走向大安全的书。
《安全奥运论》一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马国馨大师作序,马院士在序中评价道: “《安全奥运论》是以安全减灾为切入点的一个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是否有类似的成果没有检索过,但在国内它是有关此领域的首部专著,理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今年春夏之交SARS在北京的肆虐流行,是对城市的冲击和考验,反映了北京的城市防灾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此视角上看金磊先生的研究成果就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书共计13部分,首先推出的“安全奥运论纲”的总论,从宏观视角上论述了安全奥运的基本理论问题及管理点,读后让人真切感受到它们是能够控制住城市应急管理及奥运会安全的主要方向的。这8个方面的专论是:灾害危机论、安全奥运论、安全奥运规划论、安全奥运预案论、安全奥运管理论、安全奥运科学论、安全奥运法制论、安全奥运社区教育论。在这仅仅6000字的总论中,精辟地概括了作为现代奥运管理者、市长们应抓住的管理环节,所以它是阅读该书的纲。
该书从城市发展需要优化规模的新安全观人手,给出了城市综合减灾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重点从“9·11”事件与国际上新倡导的性能化防灾设计人手,全面评估了城市安全防灾能力建设。全面介绍了国外成功的城市综合减灾危机管理的实用体系及方法,并大胆提出了较北京安全更大的首都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思路。提出了极富新意的综合减灾立法模式及思路。在这里可以说详尽看到作者所归纳的中国减灾立法中的不足从对《北京城市防灾条例》的编研分析,尤为可贵的是作者还以高度的责任感给出了国家“十五”计划的公共危机立法项目建议。该书在着眼城市管理者、公务员的同时,还十分关注城市公众安全文化教育及安全社区建设。在这方面有几个关键词应提及即:国家大安全观;小康安全;安全社区建设。
《安全奥运论》一定能成为对中国城市综合减灾及2008年奥运会安全有参考价值的管理专著,愿更多的人关注并评点它,或许它应成为中国学者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在安全减灾方面上的新贡献。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12-17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