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带你阅读跨越两千年的人生智慧——河南大学出版社《淮南子引读》书评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带你阅读跨越两千年的人生智慧——河南大学出版社《淮南子引读》书评
2025-03-24 09:18:11  来源: 河南大学出版社 
 

  编者按:为鼓励编辑人员锻炼提升书评撰写能力,开展“名编辑”培养,河南大学出版社围绕“中华元典引读丛书”,举办书评征文活动。现选择优秀作品予以刊载。书评作者为学术出版中心副编审仝一帆。

《淮南子引读》(订购)

作者:杨有礼

河南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淮南子》是西汉前期由淮南王刘安主持编著的鸿篇巨制,是一部重要国学典籍。《淮南子引读》介绍了刘安的生平、所处的时代,《淮南子》是汉代新道的理论体系,《淮南子》的传本、内容结构、历史地位及评价。《淮南子引读》把全书庞大而复杂的体系结构进行条分缕析,评价中肯,时有独见。为《淮南子》爱好者与研究者提供了通俗而又较为精确的引领。

作者简介

  杨有礼,1949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曾任华中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出版有《新道鸿烈一一〈淮南子〉与中国文化》《国学新读本 淮南子》等学术著作,发表有《秦汉俸禄制度探论》《礼法》等学术论文。

淮南子引读》:带你阅读跨越两千年的人生智慧

河南大学出版社

仝一帆

  在人工智能冲击职场、“躺平” 与 “内卷” 激烈碰撞、元宇宙重塑社交规则的今天,整个社会弥漫着焦虑。但你能想象吗?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一本古籍给出了应对焦虑的 “无为” 之法,还率先提出可持续发展观,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本奇书,就是被称为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的《淮南子》。《淮南子引读》作为河南大学出版社重点推出的“中华元典引读丛书”之一种,通过解读《淮南子》一书的“身世”“主要思想”“政治观”“教育观”“军事观”以及其与道教的关联等内容,拆解经典,结合当下,试图揭开它被岁月尘封的智慧密码。

  提起《淮南子》,很多人率先想到的是神话故事,确实,这本书保留了大量神话故事例如“嫦娥奔月”,亦是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的出处例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这只是其内容的冰山一角。《淮南子》一书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纂,是一部综合性著作。它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融合儒、法、阴阳等诸子百家,内容横跨哲学、政治、天文、军事、伦理等多个领域。随着传统文化复兴和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淮南子》的思想价值在当代被重新挖掘,在社会治理、生态伦理、科技发展等方面,都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可以说,它就像是古人给未来社会的人类精心准备的 “人生指南”。

01 

清静无为:更适合当代人的养生密码

  当下,过快的生活、学习节奏,使人们每天都在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焦虑不已,人人都在聊“大健康”“养生”,但似乎,大家都觉得自己不够健康。于是,一张又一张的健身卡、一箱又一箱的保健品,我们用力地让自己健康,却依旧会在体检前担忧到睡不着觉,究竟怎样的“养生”方式才是最适合的?早在两千多年前,《淮南子》就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了。

  《淮南子引读》中提到:正确对待生死是《淮南子》养生的基本态度,强调人是个有机整体,养生最为重要的是要协调形体与精神的整体关系,从人的性情关系上,探讨养生之道。《淮南子引读》从《淮南子》原书内容之中,探讨其蕴含的道家“养生观”,列举《原道训》《精神训》中提到的 “大怒破阴,大喜坠阳”,以此明确反对人们情绪剧烈波动,因为这会损害健康;又以《原道训》中 “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一句来强调情绪稳定的重要性,主张通过 “恬淡虚无” 实现 “精神内守”,避免情绪极端化损耗生命能量。从古至今,情绪向来是影响健康的一大因素,古有《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 “喜极而疯”,这是“大喜坠阳”之表现;今有情绪郁结带来的各种结节以及情绪激动引起的多项急症,这是“大怒破阴”的体现。

  在当代社会,压力与精神内耗普遍存在,很多人被情绪左右,大喜大怒影响身心。而《淮南子》中“回归自然”“清静无为”的理念,以及其所提出的应时而动,感受自然的能量,避免过度焦虑,顺应自然的做法,不仅能帮人们调整心态,更能帮助我们的身体自然向好。《淮南子引读》认为《淮南子》一书的养生学继承老庄道家养生论,融入儒家思想,吸收当时医学、生理学知识,还考虑到外部环境对养生的影响,这一养生之道,深刻地烙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历经两千余年依旧适用。

02 

乘众人之智:两千年前的顶级管理思想

  如今职场上,“强者管理”“共情管理”“向上管理”“灰度管理”等概念层出不穷,到底哪种方法能打造优秀团队?有的大厂加班时长减少40%,业绩反而提升15%;有的超市缩短营业时间保障员工利益,依然盈利颇丰。难道这些管理者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管理秘法?《淮南子引读》通过解读《淮南子》一书的政治观,分析了其提出的用人之道:“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这一管理思想与某畅销书的“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这一概念不谋而合,也明确了管理的顶级思维:乘众人之智。

  《淮南子引读》引用了《主术训》中“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这句话,为职场成功案例提供了理论依据。“乘众人之智”的“乘”是驾驭、利用的意思,提醒管理者要整合群体智慧,认识到个体认知有限,需借助集体智慧。“用众人之力”与《兵略训》中“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的协同效应论相呼应,提出,真正的领导力,不是凸显个人才智,而是成为群体智慧的“导体”。

  此外,《淮南子引读》还通过解读《淮南子》的政治论,总结出不少适用于当下职场的“兵法”,比如,在无为论指导下任用下属,其中涵盖人才任用、管理等方面的理念。主张任用人才要公正,不因人废言、废法,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同时对管理者提出“清静无为”“廉俭守节”“处愚称德”的修养要求。

03 

常故不可循:技术革命下的指南针

  当越来越多人担心“AI可能终结人类文明”时,有人借助技术获得成功,有人在技术狂潮下选择停滞不前,究竟怎样才是对的?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淮南子》,其《原道训》中的“故机械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指出过分依赖技术可能会带来人性异化;其《氾论训》中的“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也”,提到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技术和思想都不能因循守旧。原来,早在汉代,思想家就看穿了技术对人性的异化,也提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虽说《淮南子》要求人们保持“纯白”,但其实它是重视科技教育的。《淮南子引读》通过对比儒道两家的教育观,结合《淮南子》中提出的“科技”实践观,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科技发展之路。《淮南子引读》指出《淮南子》推崇古代圣人在科技上的创造发明和科技教育的成就,通过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当时的社会中科学技术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进步的。科技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所以“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也”,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科技的发展呢?《淮南子引读》认为,科技可以“统天下,理万物,应变化,通殊类”,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时代的进步,我们应顺其发展,试着学习、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不能因噎废食、因循守旧。同时,无论是机械技术的革新还是AI智能的狂潮,其本质仍是工具。在道德底线的制约下合理利用工具,只会带来更好的发展,但如果抛弃底线,一味追求技术革新带来的便捷甚至在法律边缘游荡,就会被技术“异化”,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束缚,将会走上一条不归路,最终被制裁。

04 

为什么要做一本《淮南子引读

  上面这些,只是《淮南子》关照当代社会的冰山一角。深入研读,你会发现它蕴含着更多智慧。但《淮南子》文本繁杂,共21篇约13万字,思想融合多个学派,还包含大量神话、天文、技术等专业内容,普通读者很容易被艰深的文言文以及背景知识拦住。而“引读”就像是一座“桥梁”,能激活经典。所以,《淮南子引读》的出版十分必要。它不仅是普及古籍的技术工作,更是传统智慧参与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通过创造性转化,能让两千年前的 “治国之道”变成今天的“生活之智”,为个体生命、社会治理、文明对话提供思想源泉。

  合上《淮南子引读》,窗外的霓虹与千年前竹简上的墨迹仿佛重叠。两千余年前,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时,一定想不到这项工程至今仍是淮水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刘安因谋反罪自杀时,更想不到他的思想会在两千多年后拯救人们焦虑的灵魂。这本书就像一台“时空穿梭机”,让我们发现,关于生命、技术、生态、教育等终极问题,古人早已给出超越时代的答案。

  来源:河南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陈赛男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