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生角色增值》(订购)
原著Jed D. Gonzalo、Maya M. Hammoud、Gregory W. Schneider
主译 吴红斌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创建并实施医学生在当今医疗卫生系统中的有意义角色,为医学生提供真实的临床体验和背景是当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院与医疗卫生系统之间的伙伴关系是这种方法的核心部分。《医学生角色增值》是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创新系列”的第二卷,它激励教育者转变医学院与医疗卫生系统之间的关系,为医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所角色,增加医学教育和患者照护的相关性。
为教师提供创建医学生在医疗卫生系统中角色所需的工具,这些角色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同理心和理解患者需求;发展对医疗卫生系统本身的工作知识;并为医疗卫生系统和患者体验提供真正的价值。
包含理论和实践材料,供教师和管理者使用,包括如何在当今机构中实施医学生增值角色的指导。
解释如何应用框架来实施增值临床系统学习角色,发展有意义的医学院—医疗卫生系统伙伴关系,并培养下一代准备领导医疗卫生系统变革的未来医生。提供许多成功实施医学生增值角色的学校的例子,如患者导航员、医学生参与的基于社区的医疗保健计划等。
描述建立互利的医学院—医疗卫生系统伙伴关系的实际策略,包括制定共同的愿景和战略,确定学习目标和目标;授权广泛的行动和克服实施中的障碍;并产生实施中的短期胜利。
帮助医学院教师和导师解决医生培训中的差距问题,并为新医生在21世纪的医疗卫生系统中有效实践做好准备。
主译简介

吴红斌
吴红斌,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党支部书记,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特聘研究员,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教育博士研究生合作导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健康教育方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教育研究联盟副秘书长,BMC Medical Education、《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等期刊编委,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师发展中心研修导师。WOS医学教育研究前沿分析报告(2024)近十年国际医学教育研究被引量贡献我国(含港澳台)卓越贡献作者排名第一。
译者名单

主译前言
2013年,美国医学会发起成立加速医学教育变革联盟(Accelerating Change in Medical Education Consortium),联盟通过与37所美国知名医学院校的深入合作,倡导医学教育变革,旨在从根本上重建医学教育和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方式,培养满足当今和未来患者和社区需求的医生。为传播医学教育创新思想和实践,联盟于2019年底陆续推出医学教育创新系列丛书(MedEd Innovation Series)。这本《医学生角色增值》是这套丛书的第二本(丛书共四本)。
医教协同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关切,医教协同的关键是医疗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如何协同合作育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其中以医生为代表),而这其中,如何看待和赋予医学生角色、医学生如何为卫生系统增值至关重要。本书从增值角色(value-added roles)这一概念出发,论述了医学生为医疗卫生系统提供价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这有利于转变和协调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关系。该书阐述和明确了提供真实的临床经验和环境是当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教育需要激发教育者为医学生提供真实的职场角色。在本书的第1章,作者通过引用国际医疗保健改进协会(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的四重目标——提高患者照护体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人均医疗保健成本以及改善医生和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工作生活,以说明增值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它既增加了卫生系统的价值,又增强了对医学生作为医学教育第三支柱的卫生系统科学的教育。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为理论(theory)部分。该部分阐述了支撑本书的历史背景和概念基础,其讨论的主题包括增值角色和实践共同体等,以及涉及增值医学教育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传统医学教育中医学生的角色系统梳理了医学生角色的演变,进而提出新兴的医学生角色(医学生增值角色)。在此部分,增值医学教育被定义为具有体验性和真实性,并具有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结局、照护成本或医疗卫生保健系统内其他过程产生积极影响的潜力,同时增强了医学生临床或卫生系统科学方面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增值医学教育的关键在于赋予医学生增值角色。第2部分为实践(practice)部分。该部分重点介绍了来自美国各地的7个增值医学教育示范项目,每个示范项目为一章。这些项目均来自美国医学会加速医学教育变革联盟院校。对这些项目,均分别从项目概述、项目学习目标、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所需资源、项目发展和采取策略以及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第3部分为实施(implementation)部分。该部分探讨如何启动和维持一个增值医学教育项目的具体步骤,是实施指南。该部分采用科恩(Kern)的课程开发法和科特(Kotter)的变革管理框架来论述建立、维持和发展增值教育项目的具体方法。
本书提出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以及提供的增值医学教育项目实例对于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本书可以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和医学教育研究者的教材或参考书,它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医学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用资料。译者认为本书不仅为我们如何创新医学教育项目提供启示,也为我们如何发展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系统的关系、深化医教协同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为专职从事医学教育研究的教师,我非常荣幸受邀翻译本书。在此,我非常感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本书的翻译工作是由我在北京大学带领的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组WISDOM共同完成的。本书第1~13章的初译者分别是王丹、马璇璇、陈丽华、沈子曰(第4章和第5章)、周海淳、信斯言、於金华(第8章和第13章)、王雨、郑璐、肖瑞莲(第11章和第12章)。为确保本书的翻译质量,初译者之间进行了相互审校,我对本书进行了两轮审校,并邀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李腾子老师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祝腾蛟老师对全书进行了审读。对我和我所带领的课题组来说,本书的翻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这是我第七次与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合作翻译国外医学教育著作,出版社教育出版二部主任赵欣对医学教育工作的严谨与认真让我敬佩。期待更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加入医学教育学术共同体,并期待我国医学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和翻译国外著作的基础上,也能陆续推出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学术著作,为医学教育领域的学术繁荣贡献中国智慧。
由于译者水平和时间等限制,本书的翻译难免存在错误、疏漏或其他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吴红斌
2024年4月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