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P世界》在如今的社会语境下更新了凡勃伦的理论,为我们理解消费行为,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的经济社会学,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维维安娜・A.泽利泽(美国当代杰出经济社会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美国经济社会学协会首任主席)
推荐阅读

《VIP世界》(订购)
[美]阿什利·米尔斯 著
时川萌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阿什利·米尔斯的第二本田野调查作品,继广受欢迎的《美丽的标价》之后,她再次以模特身份深入美貌经济学背后的交易市场。作者在呈现这一现象的同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不仅剖析氛围劳动如何刺激消费,更阐明了隐形劳动剥削如何渗透进西方社会的休闲社交领域。这为我们理解全球消费动态、经济结构、阶层流动等提供了新的视角,是经济社会学领域的又一重要作品。
作者简介
阿什利·米尔斯(Ashley Mears),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化社会学和新媒体教授兼系主任,曾就职于波士顿大学社会学系。主要致力于经济社会学、文化社会学与性别研究的交叉领域,包括劳动市场、审美价值、无偿资源、精英阶层、消费文化及社交媒体等场景中的价值生产与交换逻辑。著有《美丽的标价:模特行业的规则》等作品。
译者简介
时川萌,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区域国别研究方向文学硕士,埃默里大学社会学学士。关注文化社会学、时尚与艺术。
精彩书摘
本书分析的是VIP派对圈。这个圈子业已成为展示奢华消费的国际舞台,让全球新兴精英阶层彰显地位、积累人脉,并为其商业价值添彩。要想理解在一个不平等阶层结构里上层地位的变化,我们必须掌握这个群体消费的社会意义。VIP派对圈并非边缘性话题,它展现了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片段,即在21世纪资本主义条件下获取社会地位的某种形式。
有钱从来都无法保证一个人确定能成为精英。人人都知道金钱并不能确保地位。金钱只是获得社会地位的一种手段。你可以拿钱通过慈善事业来换取声望。你能用钱购买诸如艺术品和美酒之类的高档物品,惊艳来访的客人。你可以花钱住在富裕的社区,让你孩子上好的学校。其实,用法国社会理论家皮埃尔·布迪厄的说法,所有这些努力相加,就构成了宝贵的“文化资本”,他认定这是掌握了上流社会的文化密码。精英的言谈举止和生活习性看似是“自然的”,然而这些在布迪厄看来,却是长期社会化过程的产物,它们变成了上流社会品位和区隔的隐性规则。布迪厄认为,只有通过体验,人们才能掌握正确的技能和知识,从而跻身精英阶层。
专业人士、家长、教师、学生和日常消费者试图把对上流社会文化的熟悉转化为相对的社会优势,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们热切援引布迪厄关于文化资本的概念,用以对这些人进行细微分析。然而,在对文化资本的所有关注中,学者们忽视了经济实力展示的重要性,或者用凡勃伦的术语讲,就是“金钱力量”(pecuniary might)。文化资本只是获得地位的行动策略之一。有些精英只拥有经济资本并借此谋求地位。
凡勃伦认为,毫无掩饰的金融竞争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但在今天,对文化层面区隔的关注遮蔽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对身边不断升级的金钱炫耀视而不见:越来越大且不断盛行的豪华游艇、创纪录的艺术品价格和奢侈的生日派对。
经济学家把奢侈品消费的兴起称为“奢侈品狂热”。这是一场节节攀升的高价驱动区隔扩展。人们为争夺地位或确认地位而竞相购买奢侈品,这些动力催生出艺术品和高档酒之类高端奢侈品的新市场。最近,一个与奢侈品体验相关的另类市场出现了。这类市场基于相反的过程:浪费。VIP俱乐部便是“体验经济”的一部分。在体验经济中,体验消费比拥有商品更重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听取建议,接受了场景主题。他们不仅要向客户销售商品和服务,还要销售难忘时刻;体验本身,连同体验的美好记忆,也成为产品。

日渐增长的豪华体验市场是理解VIP俱乐部涌现的必要背景,它促进了精心编排的炫耀性挥霍。这或许是经济支配的终极表现。从圣特罗佩和圣巴特到纽约市中心,大客户烧掉大量的现金搞仪式化的挥霍……与通过收藏艺术品等方式积累价值相反,VIP派对提供挥霍金钱的体验和记忆。就像赌场和豪华音乐节那样,VIP派对为顾客提供了享受浮华体验的舞台。夸富宴以其纯粹、直白的形式颂扬金钱:金钱乃是经济的主宰。
你未必能看到所有那些动员有钱人进行炫耀所需要的有组织的工作。就连挥金如土的人自己都形容组织炫富行为“极其荒谬”,乃至“令人作呕”。在这样的背景下,炫耀性消费带来的不是地位,反倒是轻蔑;人们只需要考虑一下新闻媒体对精英生活方式的批评,以及客户们说起自己高消费的轻蔑语气,就略知一二。VIP俱乐部必须让夸富宴换一种方式进行,把追逐地位置之度外,主要是让它看起来更自然、更有趣。要办成一场成功的夸富宴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就像任何有组织的社会形式一样,夸富宴是一种集体礼仪,需要在精心设计脚本的场景里展开,在过度消费的共享文化和对浪费的集体推崇下才能存在。
……
香槟夸富宴也预示全球流动精英们生活世界的转变。VIP俱乐部在极度富有时代的民主化和全球化过程中涌现。前几代富人都根植当地社区,他们在那里彼此认识,共享社会空间和社会规则——例如波士顿的婆罗门圈和芝加哥社交名人录里的精英。再看看欧洲贵族和他们在寄宿学校的后代——所有这些财富孤岛都受到内部行为和约束准则的控制,而且在精心安排的联姻中得以复制。相比之下,新的精英阶层则全球联结,且高度流动,互联网企业家和俄罗斯寡头都是如此。他们与沙特王子和对冲基金巨头共享社交空间,角逐社会地位。在这个扁平化的全球财富领域,精英们不再固守地方社区规范。他们的匿名程度也更高。任何持有美国运通黑卡的人都可以参加VIP派对。在这里,你远离家人、邻居和地方性习俗,可以随心所欲、尽情狂欢。随着追逐地位的选项增多,夸富宴演变成地位彰显策略的诸多选项之一。然而在过去几代人那里盛行的结构化地方秩序中,夸富宴确实意义不大。

为了满足此类具有独特流动性的新贵,一些城镇、岛屿和地方经济整个都变成了炫耀型消费的中心。在从拉斯维加斯到迪拜,从迈阿密到戛纳的VIP派对,你会看到富人挥霍无度,在精心策划且自由自在的全球性舞台上展示他们的经济实力。
在精英们控制着越来越多资源的时代,像纽约这样的城市已转向为暂住的超级富豪服务。对这些富豪来说,纽约成了全球商圈和休闲娱乐圈的理想目的地。其结果是,纽约人和其他全球性城市的居民一样,正经历着一场富裕危机。高档餐厅和娱乐场所等豪华设施蓬勃发展,而公共产品和公共空间却日渐式微。由于富有的买家投资房地产,整个城市的房价飙升,但黄金住宅单元又大量空置。《纽约客》在2016年曾报道,在曼哈顿中城的大部分地区,近三分之一的公寓每年至少空置10个月,人们因此戏称纽约为“富有的鬼城”。与此同时,中产家庭被挤出了曼哈顿公寓均价约200万美元的住房市场。无家可归者的比例也正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16年,大约五分之一的纽约人生活在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
然而,在这座迷人的城市里,在其富丽堂皇的聚居地,派对仍在继续。VIP场景展示了现代体验经济中价值创造的动力机制……经纪人和他们的富有客户都承认,摇晃数千美元的香槟向空中喷射确实“荒唐”,然而在那样精心策划的场景中,对那些贵宾要客们来说,这也的确无可厚非。
本文选自《VIP世界》,略有删减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