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国教育报2024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教育科学出版社《新时代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的彼岸》《成长吧,心智!——智力、脑与教育的发展理论》《世界中心教育》《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校长》共5种图书入选。
让智慧之光点亮教育之路,一起来品读这些教科好书吧。


《新时代中国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订购)
余文森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为什么提出这些要求?如何理解这些要求?如何基于这些要求,开展积极的教学实践和改革?这些都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普遍关注而又极为困惑的问题。本书作者基于深厚的教学论积累,结合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政策研究实践,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并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本书为中小学开展深入的课堂教学变革,实现育人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供了积极的指导和借鉴。
本书深入解读了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确立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寻找教学的“灵魂”;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构建新型的学习中心课堂;从“坐而论道”走向学科实践,建立实践型的育人方式;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推进大单元大主题教学;从学科孤立走向学科融合,有效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透彻的分析和解读,清晰描绘了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要求和实践路径,为中小学教师、校长和教研员理解认识和积极实施基于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教育的彼岸》(订购)
褚宏启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书三卷本是褚宏启教授为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量身打造的“通俗教育学”。三本书以“现代精神”为逻辑主线,分别从“现代教育”“现代人”“现代学校”的视角,揭示了现代教育的本质,阐释了如何以现代教育、现代学校培育现代人,进而建设现代国家。三本书源自作者对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现实的持续观察与深刻剖析,将宏观政策、理论研究、微观实践充分融合,架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选文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启发深刻、满怀期许,力图为每一位基础教育实际工作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启示。
三卷本以现代精神为价值导向,对基础教育实践中的真实现象加以剖析,力图以深邃的思考、通俗的语言为基础教育实践者提供一份可以澄清教育困惑、明晰实践方向、探寻教育理想“通俗教育学”。三卷副书名分别为“走向现代教育”“培育现代人”“建设现代学校”,分别从宏观战略、人才培养、学校建设的角度阐释了现代教育的本质及实践路径。三本书涉及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多个议题,包括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宏观教育公平与微观班级公平、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英才教育、校长和教师领导力、教育治理、学校治理、学校文化建设、学校规划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本书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师生的生命成长与专业发展,为基础教育实践者描绘了一幅满怀希望的现代教育图景。

《成长吧,心智!——智力、脑与教育的发展理论》(订购)
[塞浦路斯]安德里亚斯·德米特里,[塞浦路斯]乔治·斯巴诺迪斯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被两位院士联合推荐的书,它集成了人类心智发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全新的心智发展理论。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通过这本书,你将知道人类智力发展的奥秘,知道应该如何在教育中帮助孩子科学地发展智力,知道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更符合人类脑的发展规律,如何让我们的教育更科学。
作为一名专业读者,你将从本书中了解世界范围内人类脑智发展的研究成果,并在作者的理论建构中收获研究方向的启示和研究方法的启发。
本书基于基因学、脑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汇集了教育与心智发展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培养综合思维的成长中的心智发展理论,为人类的心智发展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发展性的框架。

《世界中心教育》(订购)
[荷]格特·比斯塔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荷兰著名教育哲学家格特·比斯塔的重要作品之一。格特·比斯塔认为,教育应以世界为中心,而不是以儿童或课程为中心。本书详细讨论了教育的生存取向意味着什么,以及这为什么应该成为当今教育迫切要关注的问题。本书强调了教的重要性,认为教不应被简单理解为知识和技能的传输,教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引导到世界之上的一种行为。本书向教育界传达了这样一种判断,即当今教育迫切需要以世界为中心。这将有助于广大读者从更为广阔和长远的视角来认识与理解教育。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校长》(订购)
闫学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今天,我们怎样当校长?校长的首要工作是什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引导和帮助教师?怎样办一所美好的学校?……闫学校长从苏霍姆林斯基丰厚鲜活的著作中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20多年的校长生涯中,“教育思想泰斗”苏霍姆林斯基以研究者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做校长,始终聚焦于重要而美好的事物。他积极迎接挑战,创造性地解决了众多难题,总结出大量独到的教育方法和实践策略,创立了宏大完整的理论体系,带领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创造了一个教育奇迹。
在书中,闫校长系统梳理了苏霍姆林斯基在校长工作方面的种种做法,重点研究分析了他在课程建构、课堂教学、教师培养、校园文化、劳动教育、道德教育、家校协同等方面的教育智慧与实践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了深刻反思。
时代在变,但教育的本质始终如一。本书是一名中国校长10年研读和践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思索与记录。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都可以借鉴书中的方法和智慧,来拨开当下教育的迷雾,解答实际工作中的种种困惑,让真正的教育落地。
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