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北京大学出版社《扩张:跨国公司凭什么?》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北京大学出版社《扩张:跨国公司凭什么?》
时光
2004-03-23 17:27:27  来源:  
 
 在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下,跨国公司来势汹汹,在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扩张战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版图争夺的焦点。其中,以品牌抢占市场是他们重要的中国策略。
 奇迹般成长起来的手机新贵——韩国“三星”无疑是近年来全球品牌大战最大的赢家。仅仅六年前,三星还不过是世人眼中的一只笨拙的机器猫——一个靠仿制和OEM为生、制造廉价产品的公司,这似乎已成为三星的品牌宿命。然而,在短短的跨世纪几年中,三星品牌犹如太极飞虎生猛强悍,魅力四射,其蜕变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
 众所周知,汽车品牌的定位一经确立就很难改变。但奥迪在中国的品牌却进行了成功的再定位。经过一系列的品牌改善和提升,奥迪在中国正在由保守的官车形象向成功人士所追求的时尚品牌转变。恰如一位德国幽默大师的调侃:这种散热器上挂着几个小环的汽车从商品推销员使用的“生痔疮的破车”一下子变成高级名车。此外,迪斯尼掀起中国旋风,向本土化进军,星巴克也被国内小资们所津津乐道。孰知,几家欢乐几家愁。最早进入中国手机市场的摩托罗拉正重振旗鼓,在品牌创新的路上风雨飘摇;爱立信与索尼的“天作之合”——索尼·爱立信也英雄气短,蜜月尚未开始,寒冬已经来临;而最亏得慌的应该是施乐,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复印机市场败给了佳能。
 李光斗在新作《扩张:跨国公司凭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中,就运用这七大著名跨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培育品牌领导力的得失案例,从成败两方面道出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攻守之道。
 三星会长李健熙曾说过:要具备世界一流的竞争力,必须勇于改变,除了妻子和儿女外,其他什么都要变。
 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品牌已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在跨国公司开始大肆推广其品牌时,中国企业的品牌观念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强敌,唯有积极的求变才能获得生存。该书对了解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品牌成长,对中国品牌建设,均有现实借鉴意义。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2004-03-10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