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觊觎中国市场的目光--北大社《扩张——跨国公司中国攻略》 - 经管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经管
觊觎中国市场的目光--北大社《扩张——跨国公司中国攻略》
江河(自由撰稿人)
2004-06-22 15:45:05 来源:
美国人说,“到中国去,中国正在成为饥饿的国际投资者面前的一道诱人的大餐”;欧洲人说,“到中国投资不需要勇气”;日本人说,“放弃一切到中国发展都值得……”
如果内心没有对价值公理的谦卑,就会放纵个人对权谋和地位的迷恋,WTO与市场经济,宣告了中国企业家依赖权力管理企业的历史。归根到底,经济的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说,不断的创新是公司长盛不衰的永恒法则。雀巢公司CEO彼得·布拉克说:“我们发现自己的产品在过去所形成的优势正在慢慢地消失,因为昨天的先进技术、优势资源、超前营销已经过时了”。这经典的语句应该引起中国企业家的警觉,因为它涵盖了忧患的意识、科学的态度和自强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美国人说,“到中国去,中国正在成为饥饿的国际投资者面前的一道诱人的大餐”;欧洲人说,“到中国投资不需要勇气”;日本人说,“放弃一切到中国发展都值得……”
可以想象,在跨国公司看来,获取中国市场份额的意义已远远超过占据中国市场本身。我们认为,企业成功的过程就是其竞争力培育和成长的历程,竞争力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不难看到,跨国公司在某些准人领域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中国市场,从表面上看,他们凭借着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畅通的渠道、营销的模式、完善的管理等优势,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那么,他们在中国的成功主要凭借着什么?
跨国公司之所以在中国恣意扩张,除了他们品牌的优势和资金的优势外,主要凭借着他们对中国历史、现实国情、风俗文化、经济政策、市场空间、社会需求等情报的掌握;而我们有些企业家和政府决策部门对跨国公司的基本概况,甚至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主要竞争策略所知甚少“一片茫然”。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笔者认为:“知己容易知彼难”。因为“己”无时不在、随处可见;而“彼”在暗处、难以捕捉。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对方的经营策略和实战技法,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战胜对手而取得最后的胜利。哲学家尼采在《读书与著作》中写道:“在一切著作中,我只爱作者以他的心血写成的著作,以他心血著作,并且你可以觉到心血就是一种精神。”这也许是中国著名策划人、市场营销专家李光斗先生,潜心研究和精心撰写《扩张:跨国公司凭什么》的意义所在。
从公司战略的角度来说,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在风起云涌的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对此,BCG首席执行官,卡尔·斯特思曾指出:“身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公司在行业重组中,有哪些方面的比较优势,应朝着哪个方向发展,竞争力应如何提升,公司的策略和组织应如何配合”。那么,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该如何提升?公司的使命应如何确定?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都将在《扩张:跨国公司凭什么》一书中得到借鉴和启迪。
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从“三星”新经营运动到“奥迪”早产英雄;从“爱立信”前景迷茫到“施乐”昔日辉煌;从“迪斯尼”诞生到“星巴克”奇迹;从“摩托罗拉”风雨中国路到“奥运的商业价值”……演绎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运筹攻略;剖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历程;揭开了跨国公司觊觎中国市场的温情面纱。为中国企业在未来的国际市场角逐中,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商业情报。
随着知识经济的延伸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中国市场现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版图的竞争中心,这意味着在不久的未来,跨国公司将成为中国企业市场竞争中的强大对手。企业在市场中博弈,需要的是勇气和智慧、技术和资金、但更主要的是要了解竞争对方的策略以及新的信息和新的知识。诚然,《扩张:跨国公司凭什么》并不是一本企业管理的百科全书,更不是一部经济学专著,但我相信这本书,对于那些准备向国际市场进军的经理人都将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
(《扩张——跨国公司中国攻略》李光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28.00元)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