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那口温慈的湘西口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沈从文晚年口述》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那口温慈的湘西口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沈从文晚年口述》
冷霜(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
2004-09-02 16:07:21 来源:
1981年,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由两位助手陪同,去广州校对他撰写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返京途中路过长沙,分别被湖南省博物馆、文联、《湘江文艺》编辑部邀请,做了三次演讲。这时候的沈从文已经年届八十,距离他从湘西出来到北京也已经快60年,这60年,前30年写小说,后30年做文物研究,如果不是两三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的巨变,如果不是西方汉学界对他小说的高度评价,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已经完全被当代中国人遗忘。这时候,沈从文刚刚受邀访美回国不久,也接受了专门研究他的美国汉学家金介甫的访问,国内的刊物上开始出现介绍他作品的文字,在五六十年代被封禁的他的小说集也被重新搜罗出来准备出版。否则,即使放在五年前,这个曾被郭沫若斥为“粉红色文艺”代表的“反动文学家”在家乡受到如此规格的欢迎仍是不可想象的事。
这几次演讲以及金介甫的访谈便是《沈从文晚年口述》一书的主要内容。时刻不忘记自己的“乡下人”身份,沈从文历来给人过甚谦虚的印象,就像当年立志从文后常说的“我要做五十年文艺上小学生”一样,这几个演讲一开头,也都是如许谦卑的口气:我在历史博物馆工作了30年,还是个不及格的说明员,我的目标也就是做个及格的说明员。也难怪,当年北京文坛有的是周作人、朱光潜这类学贯中西的教授作家,50年代转做文物研究也是半路出家,不谦虚点儿不行。“反动文学家”的帽子将摘未摘,夹紧尾巴做人的道理也须臾不敢忘记。不过,一说到自己的“业务”,他的底气就出来了,当年那句“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虽用了一个“小”字,透出的却是彼时北方文坛盟主掩抑不住的自信,如今做了30年文物研究,客套话说过之后,说到真格儿的还是一点儿不含糊。
书里谈文物、谈文学基本各占一半,谈文物的部分,细致好看,加上本书特约编辑之一王晓梵先生精心选配的图版,读来饶有兴味,读过沈的《花花朵朵坛坛罐罐》应该对此不陌生。沈的观念很朴素,要想真正搞懂历史,必须要文物文献互证,精彩的是那些具体的例子,让人叹服他那总是兴致勃勃的精神。他谈到在美国参观博物馆和大学的印象,对美国包括日本汉学界的文物研究的评价不算高,因为“他们的材料太少了”;“总在那里猜谜子,猜不出所以然”。说这些话并非夜郎自大,他对他们的优点如学术研究条件、文献整理的认真态度也不吝赞美,因为在专业方面、在材料掌握上有非常扎实的基础,所以他自信。这等底气和自信,正源于他甘做一辈子说明员的胸怀:“我最不相信有天才,但是事实上有天才,但是不是我。我就是学习,就是耐烦,惟一好处就是耐烦。”
读这本书,让人觉得沈从文的伟大里有种宗教家的气质。如法国神学家薇依说:“不理解新事物,但是由于耐心,不断地努力并讲究方法,终于以自己全部身心理解了显而易见的真理。”对照沈从文年过半百转行做文物研究而能成文物大家的生命轨迹,很是贴切。也是因此,他能始终保持乐观,即使在70高龄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多病多灾,已经预备死在当地时,也“一点儿都没感到悲哀”。后世读者不免为沈从文的文学生命半途中断唏嘘,那多少是我们自己的遗憾,对他个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一个灵魂在那般艰难的环境里最大可能地保持了完整。在和助手王亚蓉私下交谈时,沈从文显然比演讲时放松很多,说到自己的作品和遭逢的际遇,以及同代的作家如丁玲等人,他的话里终于流露出藏着愤懑和不屑的心声,但却依然透着自信和淡泊:“论公平还是读者公平……我从来不跟他们争就是了。”
自去年皇皇30余卷的《沈从文全集》出版之后,还能在他身上发掘资料的空间已经很有限了,这本小书却可占据一席之地。无论是专业研究人士还是喜爱沈从文小说的普通读者,无论是对沈从文的文学还是对他关于物质文化史的研究感兴趣,这本书都很值得一读。尤其珍贵的是此书尚附有沈从文这几次演讲的部分录音,中国现代作家的有声资料极其稀少,我们大概已无缘听到鲁迅的绍兴话,或者徐志摩的硖石腔,但是还可以听到沈从文那一口温慈的湘西口音,喜爱沈从文的人们有福了。
(《沈从文晚年口述》王亚蓉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128.00元
《无从驯服的野马》沈从文/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122.00元)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2004-08-20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