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看得见的缤纷城市——读人大社《映城志:电影中的城市》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看得见的缤纷城市——读人大社《映城志:电影中的城市》
马晶
2004-09-08 15:42:45 来源:
电影就好像顽童手中的万花筒,映照出的是缤纷的幻象世界。其实,坐在大屏幕前忽而哭忽而笑的观众,早已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融入了电影的场景中。我们以为自己在的茶余饭后轻松地消遣电影时光,其实,电影也从另一个角度在观望着我们。究竟是我们的生活被拍成了电影?还是电影组成了我们的生活?究竟是我们在观看城市中的电影?还是我们生活在电影中的城市?
王梆的《映城志:电影中的城市》乍现在眼前的时候,城市中断断续续的画面就好像泛黄的旧日电影,将过往隐隐约约的片段陆续剪接重现,尽管我和作者一样,分明没有去过这些国家这些城市。电影作为娱乐业的前沿,必定是在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流行元素之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一如王梆的文字,在私人化与批判性之间,在怀旧与时尚之间,在感性的笔端与智性的思考之间,穿梭游走,牵引出观者无穷的想像空间。
别以为这本电影的图文集能大大节省你看电影的时间,它虽然集合了大量你我都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机会看到的好电影和有关电影和城市的无数背景,但是阅读这样一本书显然和悠闲地看一场电影有着本质的差别。《映城志》叙述出作者对电影、对城市、对历史、对未来的沉重而深邃的思考,我们在流动的电影画面中看到缤纷的人物和缤纷的生活,王梆却在丰富的屏幕表象背后看到心灵的流放、被掩盖的病态表征、城市日积月累的个性等等。城市在王梆的笔端不仅仅是一个布满缤纷图景的所在,更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血肉相连的躯体。虚无的东京、孤独的汉城、寂寞的台北或者是诗意的莫斯科,在王梆的文字中都是有生命有感觉的,就像它们在电影中的气质一样,各有各的不同。
虽然电影作为现代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以感性作为其根本的基础,但是在《映城志》中,作者的审视角度鲜明地体现出理智而深刻的批判力量。例如,对伊朗电影的风采,她问:“儿童题材和生活中单纯的故事成为伊朗电影的普遍现象,是否也是一种新的限制?”能提出这样的思考的作者,明显不同于我们这些将电影当作纯粹消遣的大众。但是,当电影被提升到理论的抽象思考层面,是不是也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其无限的魅力?
正如电影离不开生活中的空闲时间一样,有关电影的叙述无论怎样理论化也离不开小资的情调,所不同的是,王梆的文字不是对小资情调的玩味和做作,而是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小资文化态度的严肃和真诚。“她写了某个地方的某些电影、某些电影人、某些电影精神、某些电影气质,她把它们重叠起来,搭成一座座‘城市’——映在电影里,映在她眼底的‘城市’。”将城市和电影各自的生命和历史融合起来,有关电影的人和事,就是城市中的人和事,城市和电影原来就是双生儿。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情感……每个人眼中的城市必定各有各的精彩,王梆笔下的城市,也必定不是我们所看见的城市。正是书中和电影中对城市各种单维度的表现才组成了城市蓬勃的生命,我们在这个城市中永不停息的生活,我们对这个城市世代相传的热爱,使它真正地立体起来。有人说,城市是一种深层意义上的情感围城,看得见的是城市的缤纷,看不见的是城市的灵魂,是人心。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在搭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市。
好的电影是有梦想,有娱乐,就如一座有生命的城市,有失败的沮丧,更有追求的希望。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2004-08-27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