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阅读与健康--人大社《享受健康》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阅读与健康--人大社《享受健康》
王兆胜
2004-12-08 14:37:03 来源:
在人的一生中,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很多,如美食安眠、外出旅游,又如朋友间快乐的谈话、陶醉于音乐和欢歌之中,还有一点不可忽略,那就是好的阅读。阅读是人生中快乐幸福的几大因素之一,它的重要性有时甚至会超过衣食。一个人在生活上可以所求不多,简朴随意,但在阅读中却投入而苛求,因为他深得阅读之三味。
今天的阅读大致可分为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这二者同中有异,它们对于健康的作用也是如此。不论哪一种,只要是好的阅读,读者都会从中享受健康。与拙劣的阅读和非阅读的生活比较,一篇优秀的网络小说或理论文章与一篇纸本的小说或理论文章,给人的欢愉和提升是一样的。不难想像,一个只阅读下流和时尚作品而不喜欢经典作品的人,其心灵会受到多大的污染?而一个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和产生阅读快乐的人,他的生活是多么匮乏!
网络阅读和纸本阅读毕竟大为不同,它们对于人的健康也有相当不同的影响,在今天看来,纸本阅读比网络阅读最明显的优点有四:第一,除非是不良习惯,纸本阅读不像电脑阅读那样晃动、刺目和姿势单一,从而易患眼疾、颈椎病、肩肘炎,也少有辐射,相对说来它是一种安全阅读。第二,网络阅读精品少,平庸之作多,久而久之,它会降低人的境界和品位;而纸本阅读可选择性极大,古今中外的名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三,纸本阅读真实可靠,方便随意。一书在手,实实在在,它在重量、质感、色彩、气味、声音,你都可以好好领略,这仿佛手捧活泼的婴儿。试想,网络阅读怎能有纸本阅读者的富足:拥坐书城,一本本地欣赏、抚摸、掂量、嗅闻、倾听,因为每本书都是有生命的。你不需要穿越时空,到网络上查找,书就在身边,读时取来,不读就放下,也可以让它与你为拌。“三更有梦书当枕”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和幸福!网络阅读如同身在海上和空中,而纸本阅读则脚踏实地,后者显然是健康的:放松、稳定、宁静、充实。第四,纸本阅读具有美化之功。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也有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人将“颜如玉”理解为美女美色,我倒认为它指的是:读书有美颜修心之效!当一人常常翻阅好书,手会变得灵巧,眼会变得明亮,脸会有书卷气,心会变得透彻,审美情趣会变得高超,姿态也会变得优雅,……这往往是网络阅读难以达到的。
当然,纸本阅读也有它的局限,比如居住空间有限,书多成灾;因为是实物,所以最怕水、火、虫、人之侵害;要拥有更多的书就必须花更多的钱。在这方面,网络阅读占尽先机,读者可以“白手起家”和“来去无牵挂”地阅读,所费比纸本阅读也便宜得多。还有,网络阅读比纸本阅读更自有潇洒,更轻灵便捷,因为它毕竟属于海上漂泊和天上翔飞。从这一方面说,它也有益于身心。尤其当一个人若能将这种“动”升华为“大静”,那就更是受益不浅。举例子说:在健身器上,手扶横杆脚踏双板锻炼双腿是一境界;但放开双手,只用双脚踏板活动则进入一个新天地,后者是在“动”中有“大静”之功!这对身心的平衡感、心脏的血液运行,精、气、神的凝聚,消化、分泌和神经系统的通畅,阴阳的协调,等等,都是极其重要的。好的网络阅读是可以达到这一效果。
世上没有绝对好和绝对坏的东西,只有相对而言的好与坏。对于人的健康来说,关键是掌握好“度”。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也是这样:任何一方都有益有害,最终要是如何使用它,如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虽然纸本阅读比网络阅读更有益于身心,但前者有时亦害人不浅;今天的网络阅读虽弊端不少,但其中的妙处也不可忽略,更何况将来的情形会怎样?它的优长是否会渐渐凸现出来?比如优秀之作会越来越多?
我想强调的是,不要因为网络风靡一时,就忽略甚至抛开纸本阅读,甚至认为后者会渐渐消亡,因为纸本阅读有网络阅读永难代替的长处,就好像书写工具的改变不能取消钢笔和毛笔的价值一样!也不能因为网络阅读是新鲜事物,就看轻了它,不发展和完善它。纸本阅读和网络阅读对于健康是这样,对于别的方面也是一样的!
从此意义上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纸本“大学生文化读本”是有价值的,是有益于健康的;而我编选的这本《享受健康》更是如此:一方面它有健康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有关于健康的内容。在如今健康整体堪忧的时代,珍惜和享受健康多么必要,又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