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积淀学术思想 展示专业追求——从《北广学者文库》说开去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积淀学术思想 展示专业追求——从《北广学者文库》说开去
邓晓梅 姜磊
2004-12-16 16:14:04 来源:
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化出版是出版的三个发展阶梯,作为一所高校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自当走教育和专业化学术出版之路,承担起为中国传媒大学积淀学术思想,彰显学术成果,书写学科建设的历史重任。
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半个世纪以来,众多北广学人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孜孜于学术研究,捧出了累累硕果,时值校庆50周年暨更名中国传媒大学之际,学校出版社推出了大型学术专著《北广学者文库》(24本),集中展示了北京广播学院在信息传播领域的专业追求和学术积淀。
《北广学者文库》(下称《文库》)共24本,分别收录了北京广播学院24位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自选集,这些学者中不乏一些特色学科与专业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此次推出的24位学者所从事的教学与研究,基本涵盖了北京广播学院人文与艺术类的主要学科领域,如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传统学科、重点学科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收录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新兴交叉学科,如影视艺术、传媒经济、国际传播等一批新学科、新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纵观《文库》,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捆绑推出打造品牌优势
在传媒发展已经进入“品牌时代”的今天,图书出版也同样遭遇品牌大战:作为一种识别标志,品牌往往代表着一定的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作为中国广播电视教育的滥觞,北京广播学院拥有诸多“品牌资源”;“北广”是一所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她本身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在北广众多学科、学者当中,堪称“品牌”的亦不在少数,如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知名学者如赵玉明、康荫、曹璐、张颂、蒲震元等。此次《文库》的推出,就是通过已有的“北广”、“优势学科”、“知名教授”三大王牌,打造新的“北广学者”品牌,旨在彰显北广整体学术实力,倡导精深原创的学术精神,为“大传播、全媒体”的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学术根基,同时也为建设一流“专业化”出版社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过去,北广学者以个人名义出书的不少,由于个人学术研究成绩斐然被其他出版社邀请出书的也不少,但这次以“北广学者”的集体名义,由学校策划,成系列、上规模、一次性推出24本学术著作,还是第一次。入选学者都经过学校和有关部门领导及学院学术委员会遴选,体现了学校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高度重视。《文库》集中了北广50年学者、学术之精华,24本自选集均为各位学者的呕心之作,结集出版,品牌分量自不待言。
着力体现原创性开放性
《文库》里的每一个自选篇目,连在一起就是学者们成长的历史,也是其学术思路的由来。如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赵玉明教授,20多年来潜心专注于广播电视的史学研究。他的《声屏史苑探索录》堪称精华之作,全书分为史实求真、史事纪实、史论纵横、史文选萃、史学争鸣五个部分;其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皆堪称上品;应用语言学专业是北广的拳头学科,张颂教授则是为播音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播音学创始人。他在自选集(情声和谐启蒙录》中收录了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发表的3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播音主持理论的探索、广播电视传播模式的思考、话语表达的争鸣等。曹璐教授的自选集《解读广播》收入了她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撰写的有关广播理论与实务研究的论文40篇,从多学科的角度回答了广播改革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总结了新经验;《荧屏艺谭》则收入了电视艺术学的创始人高鑫教授在电视剧艺术研究、电视艺术研究、电视纪实艺术研究、电视美学研究四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张风铸教授在《广播影视艺术论》中用大量篇幅描绘了“声音”的魅力,突出强调了这一艺术瑰宝为听觉艺术、影视艺术带来的奇特效果。
此外,《文库》中还收录了一批在富有特色的新兴交叉学科中有独到建树的学者的自选文集,如周鸿铎教授,他是我国研究传媒经济最早的学者之一,其自选集《媒介产业制度论》收入了他有关媒介产业制度方面的论文20余篇。
三代学者成就汇于《文库》
学者中年龄最长的要数年届86岁高龄的原新闻系主任、新闻研究所所长康荫教授,他把自己80年代至90年代初发表的120多篇论文选择成集《新闻广播探索》,采用专题式、论证式等方法阐述了新闻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堪称北广学者中的学术奠基之作。以曾庆瑞、蒲震元、宋家玲、于根元、周华斌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教授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奉献了最美丽的青春年华,留下了丰富的学术宝藏,他们在此次《文库》中是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批又一批“新人”脱颖而出,他们视野更开阔,知识结构更合理,并逐渐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体。中青年学者之一的陈卫星教授,一直力图在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国际传播领域有所建树,他进行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传播学批判学派研究”,就是要研究各个传播学派的发展特点,并以此反观中国的社会传播问题。此次自选集收录了他在传播观念;媒介空间、社会话语、全球化命题等方面的论文25篇。
学者的风采,学科的卓越,学术的精深,这是中国传媒大学永远的追求。《文库》集结了老教授的治学之路和他们的毕生心血,汇集了新学者的探索精神及他们的精华之作,在推动中国传媒大学向“信息传播领域研究综合大学”进军的过程中必将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12-14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