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我欲因之梦吴越--浙大社《走读浙江》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我欲因之梦吴越--浙大社《走读浙江》
郭梅
2005-01-19 10:53:15  来源:  
 
 著名作家王旭烽是学历史出身,所以这些年来从写茶文化史到述杭州人文史,历史的脉络常常流露笔端。最近,她更是用“接近史话的体例”,在文学和历史间“搭起了一座桥”——王旭烽的新作《走读浙江》全书十二章,三十四万字,从两亿五千万年前开始,直至 1919 年前后的“五四”运动为止,将浙江在中国各个历史年代中的主要情况作了叙述,为读者全方位了解浙江提供了一个极佳视角。如今的浙江人杰地灵,山水秀美,而昨天的古越大地却有几多磨难,几多辛酸和繁荣?往昔前辈们又有多少奋斗的足迹?它将一 一告诉读者。可以说,这是一部反映浙江的文化简史,一部文笔优美的乡土教材。
 王旭烽说,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她觉得浙江目前需要“桥梁型的文字”。关于浙江史话,很早就有人著书立说,有的胜在某个领域叙述详尽,有的胜在图片资料翔实。而用当代白话文的文学语言,生动活泼地表现枯燥的历史,却较为少见。“很多史籍是文言文,没有基础的人看不懂。如果用现代白话文和文学性的语言来叙述这些历史,一般有初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就能看懂了。”王旭烽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带来更多的普及意义。
 也许正因为努力营造的就是普及意义,所以该著作从目录上就可感受到其雅俗共赏的特点。比如,不少章节的题目采用了古诗文成句——“南朝四百八十寺”、“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乱花渐欲迷人眼”等;有的则是具有高度概括力的白话或读者已经非常熟悉的词组,如“西湖贤太守”、“两袖清风说于谦”、“红顶商人胡雪岩”、“杨乃武和小白菜”;而有的则在庄重中略带双关的诙谐,如“不隐的罗隐”,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可读性很强。
 《走读浙江》的封面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显眼处缀一只青瓷开片小盅,正是浙江人文地理和文化底蕴的绝佳图释,蕴藉、大气,颇具江南的韵味。书中配图丰富,和王旭烽的文字相辅相成,堪可珍藏。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