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观察历史真实的“碎片”--广西师大社“西方文明进程”译丛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观察历史真实的“碎片”--广西师大社“西方文明进程”译丛
作者:许钧
2005-05-18 08:31:06  来源:  
 
 说起“文明”,似乎下意识地总想到“发明”两个字。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在许多国人的心中,也似乎总是淹没在火药、指南针、造纸和活字印刷这四大发明的辉煌之中。然而,“文明”这两个字,却负载着异常沉重的历史,充满着难以索解的悖论,在“文明”这两个字背后,甚至还透着血腥。在9.11事件前后,当今世界所经历的一切,到底是文明,还是野蛮?
 对这个带有人类存在根本性问题的困惑,促使我开始对“文明”问题有所思考,促使我把目光投向域外,投向西方的文明,投向所谓文明的西方,想要弄清楚到底何为“文明”,西方又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文明进程?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基佐曾写过皇皇四大卷的《法国文明史》,他对“文明”这个词有着明确而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文明主要包括两点:社会状态的进展,以及精神状态的进程;人的外部条件和一般条件的进展,以及人的内部性质和个人性质的进展;总而言之,是社会和人类的完善。”按照基佐的这一定义,文明的进程,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和人类不断完善的进程。
 社会与人类不断完善的进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进程。要考察这样一个进程,对整个人类的文明的进程哪怕“稍作正确的叙述”,拿基佐的话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意味着要对世界“不同民族发生过的事件,对他们本身的历史,而且还要对他们的语言、文学、哲学,最后还要对他们的生活经历的一切方面都具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基佐语)如此看来,任何人对世界文明的思考注定都是片面的,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考察也注定是肤浅的。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从人类历史的某个侧面,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管窥一二。正是出于这一天真而善意的愿望,“西方文明进程”译丛(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有目的地聚焦于西方世界的某些历史阶段和西方社会的某些侧面,选择了西方历史学界一些有识之士别具一格的探索成果,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观察历史真实的“碎片”,也为广大读者思考文明问题展现独特的视角。
 收入“西方文明进程”译丛的研究成果,包括《书籍的历史》([法]弗雷德里克·巴比耶著)、《流浪的历史》([法]若兹·库贝洛著)、《西方媒介史》([法]让-诺埃尔·让纳内著)、《洗浴的历史》([法]乔治·维伽雷罗著)、《镜子的历史》([法]萨比娜·梅尔基奥尔-博内著)、《魔鬼的历史》([法]罗贝尔·穆尚布莱著)。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撰写的“文明史”,它们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目光独特;不求论述系统,但求思考深刻。而进入我们选择视野的,则是人们在思考文明问题时往往忽视的一些侧面。从收入该译丛的七部书的书名看,除了《书籍的历史》与《西方媒介史》这两部书之外,读者似乎很难将它们与西方文明进程联系起来。然而,透过《魔鬼的历史》,作者为我们解析了两千多年来西方历史上魔鬼与恶的化身,通过对魔鬼的概念的追索和魔鬼形象的分析,揭示了西方社会特有的文化和知识活动的深层要素。而《镜子的历史》,则是人类和自己的形象的历史,镜子所折射出的是文明的多重含义。顺着《流浪的历史》踪迹,我们看到的是饥荒、瘟疫和战争中一个独特群体的命运,是仁慈与暴力的较量,而在《洗浴的历史》中,作者则以大量史料和文学作品中提取的生动的例子,描述了西方人“行为举止文明化的进程”,洗浴的历史于是透现出一部“社会文明发展史”。
 从这一个个生动而独特的社会侧面,从历史学家们所搜集的历史的真实碎片中,相信有心的读者一定会像本雅明一样,读出自己的一点感悟,窥见文明的几分真相,那残酷而并不令人绝望的真相。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05-04-22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