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记忆的烽火--华中师大社《德国印象》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记忆的烽火--华中师大社《德国印象》
郭梅
2005-05-18 08:41:28 来源:
一直喜欢读回忆录,尤其是那些饱经沧桑学养深厚的老人们的回忆文字,往往高潮迭起,精彩纷呈,仿佛是一册册不同版本的人生教材,给人无穷的教益。
现在,我的手边是季羡林先生的新书《德国印象》,七万五千字,完全可以一气读完——虽然早就拜读过季老的《留德十年》,内容上颇有重叠,但却并不觉得重复乏味,有些段落,甚至一读再读,深深为之震撼、落泪。
作者浓墨重彩描写的,是记忆中的德国——德国的人,德国的事,德国的精神。比如,战争中期,盟军常常对德国进行轰炸。一次,在盟军大批飞机飞临城市上空,人们纷纷往楼下地下室逃窜躲避的时候,一位地球物理学教授却反其道而行之——往楼上跑。他认为,这是极其难得的做实验的机会,在实验室里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这样的现场:全城震声动天,地动山摇。然而他全然不顾,宁愿为科学舍命。这样的科学家,怎不令人动容?!
二战中普通的德国人也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季老的男房东原来是个大胖子,去世的时候,体重减了二三十公斤,成了一个瘦子。极度的饥饿也在季老本人身上留下了伤痕——他失去了饱的感觉,长达八年之久,即使一口气吞下五六斤土豆仍然还没有饱意。
季老的文字很平和,很淡定,是经过岁月淬炼淘洗之后的从容不迫,是老人的智慧和坚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先生记日记的习惯是这本书耐得咀嚼的重要基础,因为它使得作者的记忆避免了因年深月久的误记,也避免了种种原因下自觉不自觉地漏记和美化,显得特别真实。而真实,毫无疑问应该是回忆录最动人的特质。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05-04-22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