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评吴岳添《法国小说发展史》浙大出版社出版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评吴岳添《法国小说发展史》浙大出版社出版
摘自《外国文学研究》第3期,潘卫民(长沙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2005-07-25 10:22:21  来源:  
 
 吴岳添先生的《法国小说发展史》将法国小说作家及其作品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文学状况等方面来加以考察,重点突出,言之有据,资料详实,对法国小说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探究。它以历史发展的眼光评述了法国小说的起源和演变、重要小说流派的来龙去脉、重要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及与世界各国小说的相互影响。《法国小说发展史》共3篇31章。每篇开头是一个概述,以世纪或流派为章,以重要作家或作品为节,由综全述到分论,着重阐述法国小说的发展过程和各流派之间的传承关系,既谈流派,又论作品,条分缕析,详略有致。第一篇论述法国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从中世纪开始一直到18世纪,包括中世纪小说、文艺复兴时期小说、17世纪小说、18世纪小说等内容,中间还穿插了市民小说、纪实小说、市民写实小说等。第二篇论述法国小说的成熟与和繁荣,包括19世纪的浪漫主义小说、批评现实主义小说、自然主义小说等。第三篇论述法国小说的演变和创新,主要包括20世纪的小说,如世纪之交小说、反战小说、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小说、平民小说、社会小说、心理小说、历史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新小说、通俗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移民小说等。本书论述了从中世纪骑士至今的法国小说发展的全过程,堪称国内第一部完整的法国小说史。

 我认为《法国小说发展史》有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史科详实、视野开阔。本书对法国小说的论述可谓包罗万象,以往文学史没有提及的和近年来涌现的新小说家在该书中都能找到。作者对17世纪的市民写实小说、18世纪的萨德侯爵小说、20世纪的平民主义小说等作了详尽的分析。他在论述浪漫主义小说的同时,也评述感伤小说、历史小说、田园小说、科幻小说和写实小说及其代表作家。许多法国小说家多才多艺,如孟德斯鸠、卢梭、萨特等,除了是小说家还是政治家、哲学家或是剧作家,作者对他们往往进行全面评介,使读者得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作者发现福楼拜在写作中不习惯使用肯定性的语言,是因为感到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相信许多东西是不可言传的。作者敢于正视问题,如对卢梭与伏乐泰之间的矛盾、萨特与缪之间的恩怨等都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本书用55而页的篇幅作了详细附录:《法国小说年表》、《小说家译名及主要作品索引》和《主要参考书目》。这些附件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线索,方便读者按图索骥。另外,本书论及法国以外其他人物或非小说家时,都加有脚注,以方便读者沿着历史人物的足迹对法国小说发展史有一个更加完整的了解。

 第二,引述多元,见地深刻。作者有一种比较研究的眼光,不局限于对法国小说作家作品的单一评价,而是从时代、题材、流派、作者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之中得到鉴别。作者对德佩里埃短篇故事集《新的娱乐和愉快的谈话》与拉伯雷《巨人传》进行了比较,认为二者“异曲同工”(吴岳添28);作者分析了伏尔泰小说与拉法耶特夫人小说民异同,比较了斯丹达尔小说和巴尔扎克的区别,并认为萨德与同时的狄德罗等启蒙作家是无法相题并论的。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作者用较大的篇幅将萨特与加缪之间的恩恩怨怨进行了具行的评析,这种评析不权是从外国作家和评论家的论断出发,也涉及到中国学者,如杨绛对索莱尔和斯卡龙作品风格的比较、朱光潜评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伟大意义及其与百科全书派的关系、蹇昌槐在《欧洲小说史》里把左拉与巴尔扎克等相提并论。这就给读者一种比较开阔的学术视野与一种独到的学术眼光。

 作者对法国小说的评价不仅是多元的,同时也是深刻的。一方面,作者认为拉封丹改写的古代寓言“蝉和蚂蚁”的意义不仅是在讽刺蝉的好吃懒做与自作自受,也责备了眼看着蝉要饿死却拒不借粮的蚂蚁,这只借贷无门的蝉其实就是拉封丹本人的写照;另一方面,作者认为都德并不完全属于某个流派,他既不像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那样重在揭露和抨击,也不像自然主义要求的好样进行无动于衷的客观描绘,而是把自已的感情倾注于细致的描写之中,“以幽默或讽刺来缓解生活中的残酷和无情”(吴岳添229)。同时,作者认为现代派小说在20世纪风行之后最终还是归于衰落,而现实主义小说不但没有衰落和消亡,么而从现代派小说里汲取了一些观念和手法。这些见解都是非常独到而深入的。

 第三,既折射出法国小说自身的发展历史,又反映了它与世界小说相互影响的过程。法国小说与本国传统一脉相承自不待言,18世纪末直接受卢梭影响的作家有圣皮埃尔、拉布勒多纳、拉克洛、梅尔西埃等。作者认为如果没有作为先驱的卢梭,就更不会有后来的夏多布里昴和斯塔尔夫人,更更不会有法兰西民族诗人雨果吹响的浪漫主义号角。作者认为《巨人传》对后世从莫里衷、拉封丹直到罗曼·罗兰等许多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法国小说置于世界文学的立体空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法国国内。从世界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作者认为玛格丽特《七日谈》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短篇小说集,是《十日谈》的仿作;而萨德的《索多姆的120天》也模仿了《十日谈》。作者认为普雷沃神甫最好的一部小说是在《格列佛游记》影响下写成的《罗贝尔·拉德船长的旅行》;伏尔泰更是根据《赵氏孤儿》的法译本创作了《中国孤儿》,在法国和欧洲引起轰动。厦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以及其他许多浪漫主义者都到过英国、德国等,受到了国外文学的启示,而法国历史小说的兴起,更是受到英国作家瓦尔特·司各特的影响。法国小说也反作用于世界文学,影响着世界小说。正如巴赫金所指出的那样:“拉伯雷不仅促进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崛起和繁荣,而且影响了欧洲各国的整整一代浪漫主义作家。意识流小说发端于法国爱德华·杜雅尔丹的短篇小说《月桂树已被砍尽》,后来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在写作《尤利西斯》时加以借用,而将意识流手法推向顶峰的又是法国的普鲁斯特。

 第四,寻求法国小说发展的动力。作者认为1539年法语地位的确立标志着法国文学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法国文艺复兴的开始。正是这种语言方式的变革使法国文学得到长足发展,也为法国小说的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至于16世纪出现了法国第一个短篇小说家纳瓦尔王后。作者认为平民阅读题材的出现是法国小说得到更大发展的原因之一。这种小说用通俗的语言写作,无须像拉丁文作品那样只面向僧侣和学者,也不像戏剧那样需要许多人集体观看,只是由读者自己来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在心理描写方面比戏剧更为细腻深刻,因而拥有大量读者。到了15世纪,印刷术的巨大进步为法国小说的普及奠定了物质基础;如今,影视与小说相互影响、彼此渗透,也有力推动了法国小说的发展和演变。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特殊环境为法国现实主义小说的繁荣创造了条件,造成了一批反战小说家;各种文学奖项如龚古尔奖、菲米娜奖、法兰西院士小说大奖、勒诺多奖、联合文学奖和梅迪希斯奖的设立,也极大地推动了法国小说创作的繁荣。一般的学者也许认为文学史只是如实地介绍文学发展的历史事实,而没有必要探讨背后的原因,本书不仅有对于法国小说历史事实的详细描述,同时也能从物质与非物质的层面讨论法国小说成长与演变的条件。

 总之,《法国小说发展史》是近年来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不可多得的重要著作,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应当是多方面的。

 来源:浙大出版社发行部 黄培槐供稿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