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在齐白石家做客---摘自《中国,我的姐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在齐白石家做客---摘自《中国,我的姐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08-16 14:10:14 来源:
《中国,我的姐妹》记述了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并不如烟的往事。有时,他语气热烈,激情澎湃;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甚至崇拜;有时,他言辞沉郁,忧时伤民,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观感乃至批评。他说中国于捷克来说是姐妹,他为之振奋过,为之失望过,为之伤心过,但是从来不能无动于衷。因为人们不可能对自己的亲人无动于衷。
这个一生都被中国所牵动着的人,就是捷克著名的汉学家雅罗斯拉夫·普实克。
在琉璃厂后街对面,有一块狭长的空地,在那里举办一年一度的书画集市。北平卖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集市,当然文化市场也不例外。那些书乱七八糟地、成堆地放在地上,或者是低矮的货摊上。这是些廉价商品,大部分是劣质货。那些书商们在一年之内卖不掉的书,就在这里以几个铜板的价格来处理,因为接近年关了,需要钱了。一切欠款都得付清,否则债主就跟你没完,就在新年那天他们还会打着亮闪闪的灯笼向你表明,现在还是除夕夜,他们还有权利寸步不让、死缠硬磨地讨债。
旧词典,教材,更主要的是每年在中国泛滥的成千上万的摩登书籍,在这个市场里涌动着。大量的俄语译著,成套的俄罗斯娱乐、政治文学,全都是经过二手翻译的作品,是从日语转译过来的。从其他语言翻译过来的著作简直就找不到。中国作家的书,数量最多的要数张资平。他是位多产作家,广东人,每年向市场投放几部约有250至300页的书籍。我在这里的市场上以我国的两个克朗的价钱就买了他的两本小说《红雾》和《北极国王的情妇》。
那个绘画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些长长的画卷挂满了板棚和墙壁,数千张纸与丝绸制成的画卷,一幅值2块、10块到15块大洋。我相当怕逛这些集市,它能把您的感官——视觉、听觉——弄迟钝了,甚至杀死您对艺术的热爱和崇敬。试想一个人怎么能够突然间领悟成百上千的各类作品的构思、制作技术和色彩呢?从前的中国人,他们从未把自己住宅的所有墙面上都贴上画。不,他们总是把画卷起来放在画筒里,并且只是根据情绪——那对于艺术享受是最重要的了——有时候抽出某幅描画冬季的山水画来,上面是干净的、一片白色的旷野,有着新鲜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有时候抽出美丽的、身着悬垂衣裙的仕女图,她们就像梦中的情人——人们坐在画卷前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静静地欣赏那种美,是那么的忘情,然后又虔诚地把画卷起,珍藏起来。有些时候他们把那些特别迷人的画挂上一天,那幅画可能是像罂粟一样鲜红的花朵,或者是池塘边的几只青蛙,他们可以每天在那些画前伫立——那是半个时辰美的享受。品位很高的鉴赏家一般只有一个最爱的物品,那是他所弄到的最珍贵的画作。中国人是那样无怨无悔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对命运视而不见,与世无争,在闲暇之中逃避现实,在这里艺术扮演了与宗教相似的,甚至是比宗教更高的角色。
而书画市场里所悬挂的只不过是一种娴熟的技术,机械地、毫无生气地重复美的事物。只是些宋代山水画、元代画马的画家和明代花鸟画爱好者们作品的仿制品。也许这些作品逐一地挂出来还可以显示出它的美。但是15幅同样的仿制品悬挂在一起,那就太滥了。所有这些作品都出自高手,我们在这个具有令人震惊的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面前感到敬畏,在无穷无尽的光辉的原作面前,一个人是无能为力的。
如今还活着几位老艺术家,他们的画是逐渐消亡的古代艺术的最后的创作。其中最优秀的画家要数齐白石。在欧洲,是我国的画家希基尔发现了他。他在中国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而日本人喜欢他画的花卉,尤其是那些最小的动物世界,青蛙、蝌蚪、蜘蛛,虾,齐白石画的小动物是举世无双的。他的画的构思使日本人联想起了日语中短小的俳句的意境:“古池塘,蛙儿跳入水声响”,或者:“寒鸦宿枯枝,秋深日暮时”。
所以他们很喜欢他。我曾经有一次拜访过齐白石。那天刮着沙尘暴,天空都是黄的,天气冷得出奇。我在人力车上被沙尘和寒气憋得透不过气来。而齐白石呢,高高瘦瘦的,留着白胡子,站在没有生火的、四面透风的房子里,在为自己的学生们画着那些精美的画。他的手上长着冻疮,冻得发紫,我都不明白,他怎样握得住毛笔,但是他却在那里工作。从他开始画画以来,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画着。他咳嗽得很厉害。他给我画了一幅小水墨画——一只青蛙坐在池塘边,在旁边纸的空白处还有两只蝌蚪在嬉戏。仅仅几笔,那幅画便一挥而就,大概连五分钟都没有。
我还带了几个美国人去,为了买他的画。他们宁愿把钱挥霍在市场上那些次品瓷器上,而在这里,他们可以买到几百年后都会有价值的东西,但怎么也讲不通。花十块大洋买一幅几笔就成的墨笔画,而在市场上拿这个钱可以买到整幅彩色的,两米宽的,而且是经过裱糊的画轴呀!我想,他们在怀疑我是否在买卖中间也捞了些好处。我感到很羞愧,和我一样肤色的人们怎么可以这样愚蠢,这样不知羞耻地对待这位世上无与伦比的天才艺术家。虽然他的房子寒冷、空空荡荡,而且他身穿肮脏的袍子。周围的环境多么丑陋。这么成功的艺术家怎么能够住这样的房子!
这年的冬天,齐白石死了。我想,是死于肺炎。他已经70多岁了。
(本文摘自《中国,我的姐妹》,[捷克]雅罗斯拉夫·普实克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5年8月10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