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为大学改革传经布道---北京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为大学改革传经布道---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芸
2005-10-27 10:45:07 来源: 北大出版社网站2005-10-21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学改革热潮中,图书市场也不甘寂寞。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策划的“大学之道丛书”从第一本《大学的逻辑》的热卖,到随后《我的科大十年》、《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引发的热烈讨论,直至近日,该丛书第一辑又名列全国高等教育理论著作2005年上半年畅销图书第二名。书中所探讨的有关大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在大学改革中,人们不但迫切需要了解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各种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新的组织形式、新的制度结构,也迫切需要在中国现实国情下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丛书策划周雁翎说,“‘大学之道丛书’这套旨在出版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的理论与实践著作,为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参考和借鉴,算得上是‘应运而生’。”
高等教育市场化:危机还是契机?
当今大学正面临着强劲的市场化挑战。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新自由主义的不断冲击,使得大学与国家及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也带来了大学自身的剧烈转变——大学不再是一座与世隔绝的象牙塔。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发达国家逐渐调整以往由政府主导高等教育的方式,将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赋予大学更大的自主空间。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危机还是契机?为了从学理层面探索这一重大问题,北大出版社最近推出了美国丹佛大学教授埃里克·古尔德的名著《公司文化中的大学》。该书2003年荣获美国大学继续教育协会 “弗兰德森图书奖”。 作为对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理论回应,该书意味深长地将“大学”与“公司”两个价值观念决然不同的组织相提并论。古尔德认为,大学越来越严重地显示出商业化的倾向,他将其称作“大学的消费主义文化”。比如螺旋式上升的学费、大学似乎正在变成一个生意场、更像一个公司。大学的文化,越来越像是“公司文化”。这些基本就是全书上半部分的内容。书的下半部分,则与重建人文精神有关。学校为了吸引学生只开设实用的课程,这又与大学使命——人文教育(书中称“通识教育”)产生了矛盾。作者考察了人文教育在美国的情况,追溯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哲学传统与启蒙传统,认为这些传统面临着革新;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学本身面临着民主化的趋势,大学在逐渐地将人文教育或“通识教育”转变为民主教育。该书审校刘军说,通过《公司文化中的大学》所呈现的美国教育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大学-市场”的张力在美国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高等教育市场化,到底是危机还是契机呢?或许古尔德并没有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不过,他却促使我们思考。
《公司文化中的大学》虽然针对的是美国大学目前状况,并不完全适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但书中讨论的是中国大学目前正在经历或将来面临解决的重要课题。周雁翎说,面对教育市场化的基本发展趋势,中国高等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国际高等教育的主流而独自发展。高等教育市场化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利弊并存,一方面改变传统的大学理念,使大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市场;另一方面也会助长功利主义倾向,使大学行为染上浓厚的商业色彩,从而有可能使大学难以胜任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承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开拓未来的重任,甚至有可能使大学危险地沦为技术和经济的工具。所以《公司文化中的大学》很值得一读。
领导力:大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2004年3月,作为对北大改革的深入回顾和探讨,同时也作为“大学之道丛书”的第一本,北大改革方案的主要起草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推出了《大学的逻辑》一书。“什么是大学”?“大学的理念是什么”?“如何治理大学”?“大学改革出路何在”?《大学的逻辑》试图回答这些问题。该书自出版以来,不到一年就销售了2万多册。甚至一位北大教员还说,如果这本书能在北大改革方案公布之前出版就好了,可以澄清许多认识误区。
今年8月,北大出版社又推出了《大学的逻辑》的增订本,增加了两篇内容。其中一篇是《大学的领导力与文化》。张维迎亲历北大改革的风口浪尖,更加感觉到领导力与文化对变革的重要性。他说:“大学改革的方案能不能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方案的本身,还要看是什么样的领导力来执行它,在什么样的文化中执行它,这些非常重要。”
在文中,张维迎首先分析了领导力对所有组织的重要性,并提出来中国的大学面临着剧烈的变革,变革会带来迷茫、带来不确定性、带来利益冲突,这就需要有很好的领导力来决策、来实施。然后分析了构成领导力的基本元素,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三点:理念、远景和激情。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可以完全靠正式的制度来管理好的,正式的制度总是有漏洞的,这些漏洞需要用文化去填补。文化虽是不正式的制度,但它的重要性不亚于正式制度。张维迎首先列举了在中国大学中存在的“不好的大学文化”,并希望大学真正能够建立起学术第一、追求卓越、兼容并包的文化。
高等教育变革的前沿窗口
。
阅读关于教育问题的书,有的让你忧郁痛心,有的却让你灰心丧气,因为这类书籍大多以“质疑”与“抨击”为主旨。不同于此类书籍“病危通知单”似的写法,“大学之道丛书”更多地是“探讨病理”和“开处方”,因而“大学之道丛书”读来更多的是让你沉思。正如张维迎所说,丛书中每一本的角度都不一样,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有理念也有感受,不是对教育的一些情绪化的感受,也不是仅仅的现象描述,所以书中所呈现的离大学的本质也会更近。
“大学之道丛书”中有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必要理论支撑的书籍。譬如《21世纪的大学》,针对人类进入21世纪后的新情况,曾任美国密西根大学校长的詹姆斯·杜德斯达博士全面地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指出要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学术、资源等各个方面对大学进行彻底的变革;《而高等教育市场化》由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教育界知名人士有关市场化的研究成果,概括介绍了三个地区在高等教育市场化方面所采取的对策、取得的成效以及发展趋势,并就高等教育如何应对这股浪潮提出了政策建议。丛书也有为在中国本土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鲜活的成功经验。《我的科大十年》和《东西象牙塔》都是香港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孔宪铎所作。《我的科大十年》是作者参与创建香港科大的历史记录,从创建科大的历史机遇、创建科大的理念大科大十年的工作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都在书中作了详细的记述。而《东西象牙塔》以作者在美国、加拿大、英国、中国台湾、香港、大陆等多个地方的大学求学、任教、做行政工作以及办学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介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东西方大学各自不同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对比分析了这些大学在办学风格、学校管理和学术评价等方面各自的特色。可以说,丛书为国内高等教育界打开了一扇高等教育变革的前沿窗口。
丛书对美国高校以及香港大学涉及很多,而对大陆的高校却介绍颇少,这样的内容设置又是有何考虑呢?周雁翎说,我国大陆的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走的是欧美模式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初期接受了苏联模式,从此开始脱离世界大学发展的主航道。因此,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校正航向,迅速使中国大学回到世界大学发展的主航道中来。美国的高等教育无疑代表着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其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精神气质值得认真借鉴。而香港科技大学仅用短短十多年时间就跻身世界名校,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其成功经验更值得仿效。所以,当前我们更需要了解的是世界大学的主导模式。至于对中国大陆高校的研究,周雁翎介绍说,他们将在另外一套丛书——《中国高等教育史丛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高等教育一百多年来的成败得失。
“大学之道”,大有可道。这是关系民族运势的重大学术论题。若干年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人们应该不会忘记北大出版社为此所作的筚路蓝缕之功。(原文载于《科学时报》2005年10月13日)
来源:北大出版在线(教育出版中心)2005-10-21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