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从友看人生---《季羡林师友录》浙江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从友看人生---《季羡林师友录》浙江大学出版社
谭羲
2005-11-25 15:35:27  来源: 浙大社发行部供稿 
 
 《季羡林师友录》(订购)

 季羡林先生20世纪60年代就被范文澜先生誉为“国宝”,人称“一代宗师”、“学界泰斗”,饶宗颐先生称他为“博大长者”。他学富五车,涉及的领域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翻译学、哲学、教育学等多方面,所通语言近十种,其中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几乎是绝学,其学术著作在文化交流、佛教、语言学、历史等方面均成一家之言,有传世之作;所出版的散文则平实质朴,充满了真情实感,拥有众多读者,一版再版。多年来季羡林先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人物,也成为年轻学人热爱的老一辈学者。

 面对着如此的成就和荣誉,季先生却有着不同的认识,他自谦“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受到各种各样人物的影响。一位学术大师的成长更是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师友的影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季先生一向认为“感恩图报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之一”,因此,在先生的人生中师和友占居着相当大的分量。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在泰斗一级的学术大师的身上也是适用的。季先生说过,他需要老朋友,需要素心人。他的为数不多的朋友,都是“一些素心人”,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当然没有酒肉朋友。陶渊明诗曰:“闻多素心人,乐于数晨夕”,正是他追求的。他自谦地说自己朋友不多,其实他有无数的朋友,每天去拜访他的人要排队、预约。在季羡林的一生中,对他起过关键和帮助作用的师友也颇不少。在同辈学人中,他写的怀念师友的文字最多,所怀念的师友先后达五六十位之多,有陈寅恪、胡适、汤用彤、吴宓、冯友兰、傅斯年、朱光潜、曹靖华、郑振铎、老舍、梁实秋、周培源、沈从文、叶公超、吴作人和胡乔木等等。《季羡林师友录》正是从师友这个视角切入,论谈季老别样的成功人生。

 一位大家的成长,往往并不只是自我努力的结果,其中还有外在环境促进的因素,对于季羡林先生来说也是如此。众所周知,季先生小时候是穷人家的子弟,高中以前又非常不安分,打架斗殴的事情是常有的。但是上了山东大学附属高中以后,由于受到恩师王崑玉的激励(王崑玉在给季羡林上第一次作文课时,布置的作文题是《读〈徐文长传〉书后》,他给季羡林写的批语是“亦简劲,亦畅达”),从此学习成绩好起来,连续四个学期得了第一名,因此作为书法大家的山东大学校长王寿彭(同时兼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给他写了一幅扇面和一副对联。从此他的上进心更强了,到高中毕业时,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后来就成为名闻遐迩的大学者。当然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季先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分别遇到了重要的师与友,使得其人生在自身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着重大的改变。

 本书的记录方式不禁让人联想到早些年流行的通讯记录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时常要联系的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这本书只是将其大而化之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从一个人的交友当中,也许我们也能参悟出许多关于此人的为人处世,甚至思想境界。季先生的一生,是一个大家不断走向巅峰的一生,良师益友相伴,更是锦上添花,他的思想中,渗透着他作为大家的思想光华,一位大家的一生,只是一个浓缩的光影,从这个点折射开去,我们看到的更是一群群伟大的人物,他们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永恒。

书名:《季羡林师友录》作者:蔡德贵 编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定价:32.00元

 来源:浙大社发行部供稿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