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宗教节日和民众节日---关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人的快乐》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宗教节日和民众节日---关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人的快乐》
2006-03-28 12:06:54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 
 

 关于《中国人的快乐》

 “快乐在中国!唤!一个颇为轻佻的话题。”读者也许会这样说,“这本书会带给我们什么?亚洲风味的沉醉,东方情调的狂热?做母亲的为此一定会阻止她的女儿去阅读吧?”您尽可以放心。我们的快乐没有什么可以让节制适度的美德感到不安的。它们淳朴、诚实,完全切合一个早已脱离了幼稚狂欢的古老民族,这个民族自尊自重,懂得娱乐的适度。

 书摘

 元旦

 这是年、月、日“三元”的节日。

 从家家户户在热烈的爆竹声里迎来黎明开始,所有京城的官员就要去皇宫,在一块写有他们陛下名字的象牙板前,亲自向君主表达他们充满敬意的祝贺。完成这个任务之后,他们就依次去天坛。孔夫子庙、文庙和关帝庙表示敬意。然后,他们开始互相之间的拜访,这种互访的仪式将延续四到五天。老百姓之间也是如此,人们从新年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彼此的互相拜访。

 当人们到他们的父母家时,首先得向祖先的牌位行礼。如果来者是新婚夫妇,人们在用茶和点心招待他们之外,还会给他们一个装满橘子和西瓜籽的口袋,这两样东西在这里都表示,人们希望这对年轻人的家庭能多于多福。

 每一天都有宴席,这家招待那家,那家款待这家,它们都给人们提供了投身于各种娱乐的绝好机会。与此同时,人们也给亲戚和朋友的仆人分发一些酒钱。给孩子们的则是一个银镯子,或是包在红纸里一块银币,也还有可能是一些用红线穿起来的制钱;我们把这个叫作“压岁钱”,可以给孩子带来福气。既然说起了孩子,在此我必须指出一点令人惊讶的特殊性,尤其当它涉及非常小的孩子的年龄的时候:在我们这里,人的年龄不是日对日的满打满算,而是以年对年,所以,您如果出生在十二月三十一日,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元月一日,您就已经是两岁了。

 阴历一月的第四天,是供奉财神和福神的日子。届时,所有的客厅都用彩旗和彩灯装饰起来,以表示对这些神灵的敬意,而它们,或者表现为绘画图像,或者只是由简单的写在纸上的字作为代表。

 第七天是传统上献给人的节日,第九天则供奉老天,就这样依次进行。因为,这种几乎整日的欢娱将会一直延续到元宵灯节的结束。

 在这些时候,人们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组织些节庆娱乐活动,投身于快乐之中。年底的时候,债务已经清还,节假日既是个人的,也是自上而下的制度,这就使人们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再加上这个季节不利于旅行,所以,只有游戏这一种选择,到处被当作消遣的最佳方式。于是,在我们正在谈论的一年中的这个季节,中国人玩得很多。人们玩纸牌、骨牌、骰子、十二兽,甚至还有另一种更有教益。以图形象征官职进阶的游戏。当然,不用说,音乐在这个节日里也是不可缺少的。

 许多家庭在元旦这天吃素。这个习俗,根据列子的说法,来眼源于以下事实:

 这位作者说:“邯郸的人们,为了过新年曾经给某个哲学家献上一只鸽子,而哲学家接受了这礼物之后,放飞了鸽子,并说:‘在里这不寻常的日子,所有的生物都应该生活得快乐。”’

 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充溢着细腻的感情。但是,与此同时,也不乏各种迷信的因素。比如说爆竹,人们以为其目的仅仅是以喧响娱乐自己,并渲染欢乐的热烈气氛,事实上它显然还有别的意义:它让恶神害怕,使它们再也不敢来敲门,因为正是在门背后,爆竹发出巨大的炸响。

 这还不是全部。很多人在自家大门上施展一点魔法:或者在那儿画一只公鸡,或是两个门神——人们相信它们能够生吞一切敢于显现的恶魔。

 汉朝的天相学著作说,在新年的清晨,风的走向可以向您预告新一年的气象形势和许多其他情况。南风预示普遍的干旱;西南风则预示局部的干旱;西风代表战争;西北风则代表好的收成;北风,预告收获中等;东北风,预言天下太平;东风,预示洪水;东南风,则预示将有瘟疫流行。

 和第一阵风的吹拂一样,新年里人们写的第一个字也把它的特性——好或坏——赋予全年。所以,为了确保平安;人们总是以一个最吉利的字作为开始,比如“福”、“财”、“喜”、“寿”,等等。

 这种努力获得幸运之年的做法曾给一位女哲学家以灵感,写了下面四句诗:

 所有的人在今天让笔蘸满墨汁,

 为了书写:福、财、喜;

 如果说,我有明智的劝告给雄心勃勃的人们,

 那就是承受生活,以它给予我们的方式,而不要求天意所不能允诺的。

 我们还须补充说,这首诗充满理智,但却从未能阻止任何人继续其不可能实现的请求:贫穷者要求一些财富;富有者,要求他还没有的和他还不知道的什么。

 神话总是包含一些迷信的东西,但也很懂得在里边掺进一些智慧,下边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证据:

 一个贫穷的读书人,因为没有什么可以来祝贺新年,只好沉沉入睡——在中国也一样,睡眠使人们忘却饥饿。在他居住的茅屋里,没有炉火,也没有灯光,没有菜,没有酒,没有任何什么快乐。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邻居们都在欢乐而喧闹地庆祝节日,我们这位孤独者是多么忧伤。

 快到午夜时分,突然,有人敲门。

 ——“谁呀?”读书人问道,被绝望地惊醒——也许他正在梦着吃的、喝的、豪华的屋子

 ——“是我,财神。”

 ——“我很抱歉,可是我不能接待你。”

 ——“为什么是这样呢?”

 ——“因为我没有‘福气’。”

 尽管财神坚持要求,这个可怜的人只是不愿意给他开门。

 过了一阵,又有人来敲门了。

 ——“你是谁呀/睡着的人问——第二次被从梦中唤醒。

 ——“是我,福神。”

 读书人一跃而起,跳下床,张开双臂欢迎来访者进人昏暗的小屋。于是,善良的神用指尖在这可怜人的额头上写了些什么,然后就消失了。

 这位茅屋的主人还没来得及再回到床上,财神就宣告大驾降临了。

 这一次,接待极尽热情友好,财神也殷勤地在读书人手中放了一件财宝。然后,他间读书人为什么在第一次拒绝见面之后,这次会以如此的热情来迎接自己。

 ——“这很简单:现在我有了福气,而不久前我没有。我从来都相信,您总是跟着福神后边,所以,只有它才是我一直等待的。”

 很显然,这个故事想要说明,没有好运,财富本身毫无意义。

 财富之神——我们刚才讲到了它的善举,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不若在广东的城市里那样受款待。每个晚上,在店铺关门之后,人们都要在它的祭台前面燃烛烧香;祭台总是在商店外,安置在某个角落。整个城市因此烛光闪耀,香烟缭绕。这是一种普遍的崇拜,对此,中华帝国的任何居民都没有像广东人——商业活动

 最多的中国人——那样热烈迷醉。既然财神也是商业之神,所以,这很正常。因为,商业,就是赚钱;根本上,或者至少,金钱是商业和商人的目标。财神普鲁图斯是商业神墨丘利的补充。

 通常,春分——我们叫作立春的,刚好是在我们新年的最初几天。于是,这就成了最重要的节日。

 在每一个城市,都会组织一个真正的迎春盛典。在队伍前面,是州官、县官和他们官府的全体成员,人人都是盛装华服;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枝人送花,代表着牡丹——春季之花;他们坐在各自的敞篷轿子里,有晴雨伞庇护,又有卫队和乐队跟随侍卫;在象牙板上,写着他们的官职和所有的功绩。

 这就是“迎春牛”仪式。

 在官员的仪仗队之后,跟着的是人们抬着的一头巨大的公牛它的身躯是泥土做的,被各种颜色的彩纸装裹起来,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一种天气现象:晴好、下雨、干旱,等等。

 在这头泥牛之后,出现的是一头真牛,浑身披红挂彩,背上则高高地供奉着一个小塑像——正在开始的一年的形象;而这年神雕像的装饰也指示着新的一年的天气信息:如果它的脚穿皮鞋,这就是说这年将干旱;如果是木鞋,就将是多雨;而如果一只脚穿木鞋,另一只穿皮鞋,那么,这一年将是温和的。

 整个行进队伍走向农神庙,在那儿举行祭祖典礼;人们把牛杀掉,把肉分给参加者。这样,亚洲最东部进行的“迎春牛”仪式,差不多是在巴黎举办它的“肥牛节”的同一时刻。两个仪式很显然都是农业的庆典,就像从前埃及人以阿庇斯公牛进行的祭典一样。人在到处都是相同的:他们的服装、他们的制度、他们的语言各自有别,但所有这些不过是形式,其本质是一致的。

 过年

 假日总是在年底的十天前开始,以便所有的人都能为这一盛大的节日做好准备。因为,在中国,我们并没有像西方一样多的法定假日,忙碌的人们只有在三个重要的节日——端午、中秋和过年——才能得到休息的机会:前两个节日各有五天的假期,而最后一个则是三十天假期。

 这三个日子同时也标志着最重要的法定期限,届时必须清还所有的债务。

 上面提到的最后一个节日包括好几个宗教性的仪式。它们实际上就是给每一个神灵供奉一次盛宴,以感谢它们在过去一年里所给子的恩惠。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一个动人的仪式会在每家每户举行,无论贫富,仪式都不变。这是给灶神的送别仪式,也是对它的接替者的迎接仪式。因此,看起来这个神只是被上天任命了一个仅仅为时一年的短期使命。

 灶神的祭台总是安置在厨房里,在它前面,每天都点着蜡烛,烧着香;一枝通宵不灭的幽烛,叫作“长明灯”的,在那里点染长夜。

 二十四日的夜晚,人们在祭台前供上丰盛的饭菜,还有极尽丰富的糕点和各种水果。

 在斟满了祭奠的酒杯,鸣放了一切庆典中不可缺少的爆竹之后,人们往房顶上扔燕麦和小麦,给想像中在那时正要上路的灶神充当坐骑。

 然后,人们撤掉供桌上的祭品,并迅速地在祭台前摆上另一桌饭菜,接待新任命的家神,而它的名字也立即取代了其前任的名字;或者说,也就是这个新来者和他太太的画像取代了旧的画像。

 这差不多就像是我们的圣诞节。因为,孩子们等待着这一天,只是为了痛痛快快地大吃水果和甜食。

 用祭台上撤下来的这两桌食品,还有所有其他仪式的祭品,被人们当作食品储藏起来,它们有的时候可以持续新年的整整一个月。越是富有的人家,就越是愿意更多地大量准备这种年积食。这样,节期里的娱乐就接连相续,几乎完全不被打断。

 当一年的最后一天来临,人们在天宇下放上一大盆稻米,饰以柏树叶,上面再放上纸质的金锭或银锭的仿制品,又覆以“寿”、“贵”、“康”、“福”等字样的红色剪纸。而紧贴着稻米上边,则一层层堆放着各色水果,作为繁荣富裕的象征。

 这稻米被摆在一个桌子上,要在露天里一直放到半夜。人们把它叫作“陈年谷”。午夜一过,人们就拿另一盆有同样装饰的米换掉它,这就是“新年谷”,它将在那里摆二到三天。然后,人们在日历中选定一个好日子,把它撤去,吃掉。

 不用说,同样的祭祖每一天都会在祖先的牌位前进行,因为,这是在任何场合都不会被遗忘的。

 从前,人们还更多地沉醉于众多的迷信活动;而根据一种古老的养生学习俗,在新年的前夜,一个男人,必须在不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手里拿一枝开着花的胡椒树枝,俯卧在水井的旁边;当午夜的钟声敲响时,他就把这树枝扔进井里,以清洁井水,使之远离任何瘟疫的根源。

 在汉代的时候,一支由一百二十个十至十二岁的孩子组成的仪仗队,头戴红帽,身穿灰衣,在整个城里游行,每个人都打着一面鼓,以驱赶恶鬼。

 在隋朝,大约6世纪时,这种游行仍然以一种更宏大的方式进行。身穿彩色服装,手执镀金长矛和龙旗的军人也参与其间;他们走在队伍的前面,脸上罩着多少有些丑恶的面具。同时,在乡村,农人们将火把固定在长竹竿的一端,举行火炬游行;他们就这样遍游田野,向神灵祈求蚕桑和稻谷的好收成。在某一些省区,孩子们会在街上游走,吆喝着“卖痴呆”,但是,很自然,他们找不到买主。现在,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前面我已经说过的那些宗教性的仪式,而且,除夕守岁我们总是欢聚一堂,共同迎接新年。我没有谈论某些比较古怪、只是一种例外的习俗,比如,诗人们有时会把他们的作品安放在祭台上,并对它们进行一番献祭;也有些其他人融化金子,然后把它倒在水里,根据它所形成金锭的奇怪的形状,预言未来。

 总而言之,今天,所有这一切都在提供娱乐的机会。

 韩文公的一篇文章——送别贫穷的说辞,在中国广为流传,可惜太长,不适合在此引述。但是,所有的人都以非常满意的心情去读它;穷人从中得到安慰,得到希望,也得到反抗贫穷、反抗制造贫穷的恶魔的力量。在我们刚刚谈论的节日中,人们会以快乐的心清朗诵它:一些人是为了寻找保持幸福的方式;另一些人则是为了抚慰自己的不幸,并努力从不幸中摆脱出来。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