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师陀研究的新开拓——评刘增杰编校的《师陀全集》河南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师陀研究的新开拓——评刘增杰编校的《师陀全集》河南大学出版社
刘涛
2006-03-29 09:30:01 来源: 《中国出版》2006年第3期 总第183期
《
师陀全集
》河南大学出版社
经过多年辛苦努力,刘增杰先生编校、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师陀全集
》(以下简称《
全集
》)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师陀(1910-1988),著名作家,河南杞县人。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1946年后改名师陀发表作品。师陀于1931年走上文学创作道路,随即蜚声文坛,发表了大量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于小说、戏剧、散文等文体皆有尝试,对20世纪中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师陀全集
》收入师陀自1931年以来创作的全部作品包括短篇小说、中、长篇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戏剧,未刊稿,书信,日记,文学论文等,按文体编为5卷,共8本,依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师陀全集》保持了较高的学术品格和学术含量,它的出版对于开创师陀研究的新局面,必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具体来说,《
全集
》的学术品格和学术含量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全集
》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师陀著作的结集。当前,全集不全是全集出版中的一个常见现象,也是全集出版屡屡受人质疑的重要原因。全集的编纂要尽可能的完备(即全),这样才能名副其实,为研究者提供最充分的资料支持。然而,全集要做到“全”甚至只是接近“全”又何尝容易!这是因为,全集的编纂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资料收集工作而已,它本身就是一项高难度的学术研究工作,不但要求编者对作家的生平和创作情况非常熟悉,还要求编者对作家作品的发表情况有较深入的了解,因此,只有研究有素的专家学者才能胜任这样的工作。刘增杰先生作为一名师陀研究专家,多年以来一直从事师陀作品的研究、整理与发掘工作,由他编辑的削币陀研究资料》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于1984年出版,对当时的师陀研究就曾起到过有力的推动作用。该书出版后,刘增杰先生又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本着求全原则,对师陀作品进行了竭泽而渔式的搜寻,以前研究者未见的大量作品这次被收入《
全集
》。例如,《
全集
》第1卷新收入的短篇小说就达21篇之多,第2卷中师陀两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雪原》、《荒野》也是首次收入,第3卷新收入散文23篇、散文诗《夏侯杞》1部,第4卷的电影剧本《历史无情》、《洋场狼群》,第5卷的大量书信、日记、思想汇报、自我检查,也是首次发表。《
全集
》此次新收师陀作品共计约120万字,占全集字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它们的首次结集出版,必将引起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大大促进师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重视版本的鉴别与选择。本书在版本方面有三点值得称道。一是初版本的选用。全集的编纂只求全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求“善”,即选择好的版本。可以说,版本的优劣直接决定一书的学术品格。由于特定的历史、政治、文化等原因,现代作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过不止一次的反复修改,这种情况造成了现代文学版本问题的复杂性。师陀作品就存在这种一书多版的情况,例如,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1946年由上海出版公司出版初版本,1958年师陀修改后又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修改本。中篇小说《无望村的馆主》1941年7月作为开明文学新刊由开明书店出版,1983年7月作为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之一,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一版与初版差异很大。长篇小说《结婚》也存在着多个版本,刘增杰教授在编辑《全集》过程中,严格遵循历史主义原则,对作品版本上的差异进行了颇为细心的鉴别,尽量先用作品的初版本,以恢复历史原貌,为师陀研究者和读者提供可以放心使用的本子。当然,对初版本的重视并不是一味拒绝后出的其他版本,《全集》以初版本为底本,还参照后出的较好本子,对初版文字上的讹误作了细心辨析、校勘,进一步提高了初版本的质量。二是交待版本沿革。由于现代作家对作品的多次修改以及作品的多次再版,现代文学作品在诞生后便经历着版本变迁的过程,编者在编辑出版这些作品时,交待清楚作品的版本源流是非常必要的。《全集》在收入的每部作品或集子前面,都详细交待了它的版本沿革情况。例如,《
全集
》对《果园城记》的版本作了这样的说明:“《果园城记》为文艺复兴丛书第1辑,1946年5月上海出版公司初版,署名师陀。
除《序》外,收入18篇短篇小说。此后又有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等不同版本。”这种说明使读者对师陀作品的版本沿革有清晰的了解,为读者选择阅读和研究者研究提供了便捷途径。三是在初版本以外,还收录了修改版。作家对作品的修改,造成现代文学同一作品存在不同文本(版本)的复杂情况,在编辑这样的作品时,怎样解决这种现象和难题?最为理想的解决办法莫过于采用汇校,即以初版本或定本为底本,再把其他版本不同的地方一一注释出来,不过,这种本子对研究者最适用,一般读者不一定接受。刘增杰先生在编辑《师陀全集》时采用了另一种办法,即在采用初版本的前提下,把其他版本差异较大的章节作为附录附于文后,以便让读者对照。对《无望村的馆主》就是作了如此处理,在此书的初版本外,编者还收入了福建人民的部分章节。这种做法是个大胆的尝试,对于其他全集的编纂应该是有启发意义的。
第三,校勘的精审。《
全集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编辑,而是编校,刘增杰先生非常重视校勘在编辑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传统校勘学方法只侧重文字校订,对于以期刊为主要载体的文学作品来说,这种方法已经有点过时,因此,他认为传统校勘学应该向现代校勘学转型。在编辑《全集》的过程中,他提出现代校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同名异文。二,异名同文。三,署名同而作者为不同之人。四,对文集编选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现象,要想方设法刨根问底,不能主观臆断。五,作品体裁的鉴别。六,版本的鉴定。对以上问题的关注,大大提高了《
全集
》编辑的学术含量,使全集质量有了可靠保证。
来源:《中国出版》2006年第3期 总第183期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