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走入男女同校的交大女生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走入男女同校的交大女生
2006-05-29 15:26:44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网站 
 
 交大才女倾珠玉于一堂

 1927年9月20日,堪称交大女生先锋队的8名女性:吴澍、赵淹、文杰、钟慧嫦(入铁道管理学院攻读铁道管理专业)、吕庆九、华淑珍,余顺安(入预科一年级)、盛保一(入预科三年级),勇敢、豪迈地进入了这所从来没有女生的学校。虽然未到一年,“先锋队”中的一半(钟慧嫦、华淑珍、余顺安、盛保一)因故相继退学,但她们敢于报考并能过五关斩六将杀入交大的勇气和能力是令人钦佩的。同时,她们的行为也吸引了更多的女性步入高等学府汲取先进的科学知识,单就这点来讲,其意义就非同一般了。

 交大素以考试的严格,功课的繁重而闻名全国。女生入校后,本着无畏进取的精神,以巾帼不让须眉之慨刻苦学习,与男同胞一争天下。她们在校品学兼优,个个都出人头地,身手不凡。她们在校品学兼优,个个都出人头地,身手不凡。1931年,经过4年的艰苦学业,吴澍、赵淹、文杰3位女性获得了铁道管理学士学位,成为交大历史上的第一批女性毕业生,在她们的人生旅途上也写下了最为辉煌的一页。

 女生之中,尤以英语演说和辩论人才辈出。1930年春,在作为资格选拔的全校英语演说级际比赛中,工程学院二年级的王亨龄,管理学院一年级的朱耀贞分获第二、三名,并取得了参加四大学(交大、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英语演说比赛的代表资格。英才济济,倾珠玉于一堂,鸿沦滔滔,争胜负于三寸。四大学比赛当日,“英才济济,倾珠玉于一堂,鸿沦滔滔,争胜负于三寸”,交大由王亨龄、朱耀贞等3名学生组成的强大阵容参赛。王亨龄女士以Women’s Occupation为题,立意新隽,声调清越,赢得了全场评判的一致好评,终获得了个人锦标,并赢得银盾一尊。百年校庆之际,现定居美国的王亨龄女士还托人将这一颇具纪念意义的银盾捐赠给母校校史博物馆。除夺得个人桂冠外,该比赛团体锦标也为交大夺得,真可谓是双丰收,女生的功劳更是不可没。

 时隔一年,已升入大二的朱耀贞技艺更趋成熟,雄辩滔滔,名盛一时。当时的校刊曾如是评价她:口若悬河,演说老将,全校个人锦标,不过牛刀小试。“口若悬河,演说老将,全校个人锦标,不过牛刀小试。”全校的英语辩论赛锦标当然非她莫属了。朱女士还多次代表交大出征校际间的英语演说和辩论比赛,并屡创佳绩。

 1930年代初,全校女生虽屈指可数,但“人人皆具有坚韧不拔之意志,与风毅勇为之精神,故学冠侪辈者有之,办事精神者亦不乏之”。当时学校专为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免费制度,但人数只占学生总数的5%,且成绩名次在本班前列三分之一,操行与学习成绩不得低于乙等(80分为乙等)者,方有资格申请。1930年,预科女生李璇因学行均优成为免费生,同年她还获得了“念珠奖学金”(专奖给全校女生成绩最优即在85分以上,操行入甲等之一人)。值得一提的是“先锋队”中的吴澍,可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继1929年获“老山德培奖学金”(当年管理学院只有5人获奖)后,吴澍因学业成绩优良,品行纯正,在校服务卓有成绩,成为当年11名入选会员中的唯一女性。1931年又获殊荣,成为斐托斐荣誉学会的会员。斐托斐学会成立于1921年,入会者的条件极为苛刻,吴澍因学业成绩优良,品行纯正,在校服务卓有成绩,成为当年11名入选会员中的唯一女性。

 “在新旧礼教过渡时代的男女同学的初期,谁都知道是‘风声鹤唳’之秋!故女同学在第一期中极少课外活动,最初虽有一二女同学在团体中服务,旋而因故谢绝了。”但随着日后校内空气的缓和,从前女同学不愿参加的各种活动,都踊跃参加了,并积极地参与了社团组织。在学生会中,女生担任了总务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卫生委员会等会员,她们以女性独有的细腻,耐心地为全校同学服务。1930年,当时工程学院唯一的女生王亨龄加入了工程学会,并成为该会演讲部负责人。管理学院学生文杰则成了交大年刊社的第一位女编辑。交大通讯社、读书合作社等社团中也有了女生的投入。女生们还根据自己的爱好,分别加入话剧社、京剧社等,为本已蜚声沪上的剧团平添了一分亮色。

 1927年,由于女生人数寥寥无几,所以一切运动均不参与。翌年,12名生力军又加入此行列,女生声势一下大振,第一支女子排球队便应运而生。队长吴澍,久战沙场,资深望重;头排关凤珠,还有托救之合宜,劈杀之凶猛,更属口碑载道,誉满春申。“托救之合宜,劈杀之凶猛,更属口碑载道,誉满春申”的张莼荪、陶荪坐阵二排、三排,堪称人才济济。初次出战,竟使名闻沪上的裨文女中排球队败北。1930年,校女子排球队还代表上海出席了在杭州举行的全国运动会女子排球比赛,其实力可略见一斑了。第二年,曾代表江苏省出席全运会的侯毓汾女士加盟排球队,可谓锦上添花、如虎添翼。每当夕阳西下,排球女将们便在球场上刻苦训练,击球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每当夕阳西下,排球女将们便在球场上刻苦训练,击球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继排球队运动兴起后,更多的女生投入了田径、技击、网球等运动中去,寒冬腊月,游泳池中还出现了女生矫健的身影。

 天堂般美丽的女生宿舍

 早期学校女生大都出身于中产以上家庭,甚至更有名门闺秀,平时不用说外出旅游,就是呆在家里,随时都可以唤婢使仆,家事根本无须亲自操劳。如今,她们远离父母,过起了独立的生活,居住的环境更是与自家的大宅院有着天壤之别:“我们的房子是旧的,时时刻刻有坍塌的危险,尤其是后面几间,万不能担负许多人的重量的。”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这些娇小姐却将之料理得井然有序,并独具匠心地经营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入门北向,为接待室,陈设颇幽雅……遂出,折东而南,入他室,精致幽雅,美丽夺人,经盥洗室,妆台峭立于旁,脂粉水渍,在男生眼里,女生寝室还犹如天堂一般美丽呢。隐然若现……日光乍射,幽美艳伦,架上美丽花盒,尤惹游人之注目……既出,复入第一室,室内设置清雅;富于美术化。”在男生眼里,女生寝室还犹如天堂一般美丽呢。当年学校举行的清洁运动中,女生每每拔得头筹,男生们也只有望而兴叹的份了。

 交大初届女学生男女合校,也给相对严谨枯燥的男性世界带来了些许浪漫与趣味。1930年,学校建立34周年,被视为禁地的女生宿舍第一次对外开放,男生们闻此消息,莫不眉飞色舞,争着前往一饱眼福。“的确,三年未开禁的女生宿舍,我们早已视为含有无限神秘了,偶然我们从外面回来,经过这座‘神秘之宫’时,便可从画楼一角,笑语喧腾之中,想像到这里面是如何富丽,如何精美,如何令人有可望而不可及的失望与嫉妒。今天呢,居然能允许公开的参观,这种千载一时的机会,又谁愿失之交臂呢?”后来男生接踵而至,女生宿舍出现了“几无插足地”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交大Girl必嫁交大Boy”

 随着筑在男女间高墙的逐渐敲碎,学校也日益家族化起来。当时,低年级的同学都尊称高年级的女生为“大姐”,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都尊称高年级的女生为“大姐”。一、二、三年级的同学,叫四年级的大姐时,那甜劲简直让听的人心花怒放。当然,大姐也不是好当的,弟妹的心事,不但要了如指掌,而且要感到和自己的一样重要。男生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时,都愿跑到大姐处寻求指点和帮助,男女同学在日常的交往中互生情愫,日后结为百年好合的也不乏其人。如吴澍女士与陈振铣先生,陶莼女士与陈虞添先生(“五卅”烈士陈虞钦之兄)等,当时的校长黎照寰就诙谐地说道:“交大Girl必嫁交大Boy,利权不得外溢。”“交大Girl必嫁交大Boy,利权不得外溢。”

 卢燕曾是交大的女生

 卢燕在交大念书的时候,同班同学都很活跃,有的积极参加共产党的地下活动,有的喜欢赶时髦,热衷于跳舞、开party。这些活动卢燕都没参加,因为她是工读生,尽管那时候交通大学收的学费不高,住宿也不用花钱,可零用钱还是要靠自己去挣的。上学期间,卢燕考取了大光明电影院的兼职,那时候放映的都是英语原版片,观众如果不懂英文的话,须另买一张票方可享用座位后面的“译意风”,那里有一个插头,配一副耳机,插上之后,在英语原版片放映的同时能收听中文翻译。卢燕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英语翻译成国语。卢燕的英语水平非常出色,完成这项工作可谓游刃有余,再则工作量也不大,每天只干两个小时,影片映完就可走,所以并不影响学业。对卢燕来说,在大光明影院获得的这份兼职堪称“歪打正着”,因为她虽然听从母亲的旨意选择了财会专业,但骨子里真正热爱的还是艺术。卢燕每天看好莱坞原版片,一连翻译好几遍,不仅熟知剧情,而且认真琢磨影片里演员的演技。因而,这份工作对她的意义不同寻常,可以说是开启未来演艺之门的一把钥匙。时间长了,不少来看电影的观众都指名要买由卢小姐担任翻译的场次,因为其他翻译都不如她那么投入,别人最多做到翻译正确,而卢燕翻译的时候全神贯注,无论角色是生气还是高兴,她都翻译得活灵活现。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卢燕离开上海的时候,她由此接触了大量美国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丽塔·海华丝主演的《Clever Girl》。大光明电影院旁边是卡尔登戏院,那里经常上演话剧,如刘琼主演的《红尘》等。有时卢燕做完手头的工作,恰逢隔壁有好戏,就过去看话剧,她的戏瘾着实不小。

 当年交通大学的话剧团十分活跃,吸引许多同学参加,卢燕在交大读书期间,演出话剧《雷雨》,扮演四凤,与剧中鲁妈在一起他们来自交大各个系,虽然所学专业不相同,但都是喜欢文艺的积极分子。校话剧团排演话剧《雷雨》,卢燕饰演四凤,她记得演鲁大海的男生是管理系的张树人,他长得又高又大。张树人在同学中间很有威望,那年搞学生运动到南京去请愿,因火车没人开,张树人就充当司机,开着一车学生上南京去。《雷雨》演出的舞台照明由化学系同学负责,因为当时缺乏灯光设施,他们就发挥专业特长,采用“土制”灯光:开幕时用一个大脸盆在那里搅啊搅的,灯光就变亮了。至于话剧的布景,当仁不让由土木系的同学设计。排戏的时光总是最快乐的,大家相处得非常愉快。假若卢燕不是1947年出国,下一个戏排演曹禺先生的《原野》,就会由卢燕饰演女主角金子。事隔多年,卢燕回想起来仍觉得遗憾。《雷雨》在交大上演很成功,尤其卢燕饰演的四凤光彩照人,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