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并购三学位: 物理、化学、生物 如果给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们开一所并购大学,那么最佳的课程设置应当是: 本科主修物理,硕士研究生学好化学,博士生专攻生物。 并购的基本功是物理整合,基本公式是1+1=2。物理整合是业务上的合并同类项,资产加资产,负债加负债,权益加权益。好比是每个人扛100斤,两人合起来就可以抬100公斤。阿拉伯数字的物理叠加,是许多公司成为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简单、公开的秘密。物理整合往往没有太多协同价值可言,但却是创造协同价值的物质基础。试想,如果连业务上的同步走都无法实现,何来研发、采购以及分销方面的成本节约和流程整合? 并购的深化是化学整合,基本公式是1+1>2。完成业务上的合并同类项后,下一步要从一个统一实体的角度,重新安排业务和组织流程,这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就像石墨与金刚石的分子相同,但分子的排序方式一经改变,软弱的石墨就变成了坚硬的金刚石。化学整合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一条生产线在A企业原来的经营体系中可能一钱不值,但在A与B的联合体中,可能就会爆发出令人惊异的生产力。这就像武功中的无敌鸳鸯剑,分则两弱,合则无敌于天下。中国并购评论并购的最高境界是生物整合,创造新生命,基本公式是1+1≈∞。化学整合还是局限在一次并购行为中;生物整合则把某次化学整合的成功经验升华为企业的战略: 以并购为武器,大量复制化学整合的成功经验,实现超常规发展。这方面的例子,国内有海尔,国外有思科;前者以“激活休克鱼”理论闻名于世,后者则通过不断收购新兴的网络技术公司,把整个硅谷都当成了自己的研发基地。 并购大学实行宽进严出。根据经验,有的企业家连本科学位都拿不到,大约一半同学只能够本科肄业,能拿到硕士学位的不到1/3,博士毕业生则属凤毛麟角。 ----------目录------------ 卷首语
并购三学位:物理、化学、生物 1
明键视点 福特的“扁担” 3 人民币升值:开启三项出口新时代 6 雅虎为什么 8 民营企业的多元化困境 10 产业与金融 德隆一周年祭 13 重组的三个时态 28 家电路线对决:鲁系VS粤系 31 美的玄机 38 追思产业演进的路径——寻求产业先见的智慧 46 并购理论与实践 KKR与杠杆收购——美国金融史的一个精彩篇章 58 贴现价值的前世与今生 70 致命的拐点 77 摩根斯坦利添惠如何评估企业和行业 81 投行业务 美国投资银行如何在亚洲和中国直接投资—— 高盛的例子 85 美国产业和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与我国的 现实选择 89统计数据 2005年二季度上市公司控制权转让档案 插页2005年一季度并购市场大事记 113卷尾 编辑手记 123 CHINA MERGER & ACQUISITION REVIEWCONTENT
Preface Multi-ownership Advantage1Annual Review CharacteristicShining pointNew starting point-2003 M&A′s Summary in Chinese listed Corporations2Market Front Line 1. A Research Report of State-owned Assets Moving in Shanghai 45 2. Directional Private Placement: A Revolutionary Financial Tool 68 3. Operational Restructuring-Incubator of listed Corporations Value up 88Theory of M&A 1. Preparation of M&A′s in Early Stage 96 2. First great wave of M&A in America 109 3. The Main Mode and Effects of Anti-takeover in U.S.A 119Market Overview 1. Review of 5 M&A cases in second half year 131 2. Analysis of M&A of Laws & Regulations in China 139Classical Cases 1. M&A Battle of Lizhu Co. 144 2. Tender offer : Nangang Co. Case 150M&A Archives Chronicle of China M&A market in Second Half Year of 2003 157 Record of Control Transfer in Listed Companies 2003 164Postscript Editorial, Call for papers, Questionary to Readers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 人文经管分社 白杰供稿2006.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