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流浪的眼睛》——建筑师是真实世界的主宰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流浪的眼睛》——建筑师是真实世界的主宰
2006-09-08 08:43:21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网站 
 
 到了巴塞罗纳看完毕加索、米罗和达利的美术馆,别忘了一定要去看看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年)的建筑,当然,只要你到了巴塞罗纳,你一定会被迫看到高迪的。打开观光地图,想找到毕加索、米罗和达利这西班牙近代三宝的美术馆可并不怎么容易,但是你一定会看到地图上出现很多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设计的建筑物。并且在街上任何一家书报摊你都会看到高迪建筑物的卡片,对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我看来当然是很可以理解的事,但是对于一般旅行游客,一定会很纳闷,难道西班牙政府不把毕加索、米罗和达利这三位近代艺术大师当一回事?这位高迪是何方神圣,能让整个巴塞罗纳笼罩在他的气氛之下?到街上问个人——高迪是何许人?他设计的建筑物在哪里?几乎任何人都会知道。到底高迪有什么魔力会让西班牙政府如此膜拜和推许呢?

 十九世纪末,欧洲兴起了前所未有的建筑革命,现代建筑的先驱们几乎同时起来反对折衷主义风格的模仿方式和虚构的历史主义。这个时期产生了一种新兴的“新艺术”(Art Norveau)运动,在这一波设计运动风潮影响之下的西班牙出现了安东尼奥·高迪这一号人物,他对法国新艺术中常用的植物形态特别偏爱,他的后期设计有许多直接模仿植物的有机形态,尤其是自然万物的内部构造。他利用大量的石材模仿植物构造,扬弃传统的结构方法,塑造出空间结构迥然不同于传统的奇异空间。

 巴塞罗纳最风光的地标——圣家族大教堂

 由于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是世代相传的陶匠,因此受环境的影响与熏陶,使得高迪塑造空间及形式的能力千变万化。当他设计建筑物时,常模仿万物构造的形式,将其做成模型,弄清楚它的空间观念。当然大体说来高迪的建筑构造仍相当沿袭哥特式的复杂尖拱结构,这样的建筑设计方式使他设计的建造物显得相当个人化。看过高迪建筑的人常会弄不清到底他是天才或是像凡高一样的神经病艺术家,或者根本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建筑师。不过大多数的人都会赞叹高迪建筑是巴塞罗纳最具可看性的都市景观,也就难怪西班牙巴塞罗纳市政府眼里几乎只看到高迪,而没有曾经在此出生或居住过的毕加索、米罗和达利了。

 安东尼奥·高迪身后留下许多未完成的计划,其中最被争议和赞扬的当然是至今已兴建百年而只完成不到一半的圣家族大教堂(The sagrada famila),据估计想要完成它仍要100年左右,而西班牙政府似乎已经没有经费来完成它了。虽然尚未完成,但是这一支一支陡然立起的玉米形状教堂尖塔早已成为巴塞罗纳最风光的地标了。远来游客似乎只看到这些玉米尖塔,而根本忽略西班牙政府为纪念哥伦布从美洲发现新大陆回来,在巴塞罗纳港口兴建的纪念地标哥伦布纪念塔了。

 高迪的设计作品涵盖学校、住宅、公寓、教堂、公园和儿童游乐场等

 往访圣家族大教堂,除了详细的览视附设的高迪博物馆里的高迪手稿和模型之外,爬上那尖塔的过程,了解高迪创造建筑结构的本事,是我此行最为惊讶的事。而且就在爬到楼梯顶层横过相接连的桥状平台的那一刹那,我好像有一根筋突然开窍了,那时我有一种性爱般的高潮,至今回想起来,都感觉到高迪的古怪建筑让我有一种神经抽搐的感觉。

 在巴塞罗纳市区里,一共有十三座高迪设计的建筑物,有学校、住宅、公寓、教堂、公园、儿童游乐场等,我个人最着迷的除了圣家族大教堂之外,就是位于格拉西亚大道上(Paseo de Gracia)的那两栋豪华的公寓了。这两栋公寓就在相互斜对的街上,除了屋顶那些鱼身形状起伏歪扭的屋面阳台线条,还有立面上那些状似动物骨骼一般的线条构成弯弯曲曲形状的门窗,真是叫人不能弄懂这位神经高迪到底是怎么设计出这般形状的。惊奇的我,摸进屋内,更让我讶异的是里面无论楼梯、栏杆扶手,还是电梯门扇栏架、天井屋顶开窗砖面的壁饰,几乎找不到任何一条垂直或水平的线条,当然大部分的地坪是平坦的。而公寓里大部分的家具也都是高迪自己设计的,找不到一件你可以认同是正常的。

 我曾经停留在巴塞罗纳五天,每天傍晚我都会从住宿哥德区(zonagotica)的卡塔露纳广场附近的小旅店,穿过满是枫香的兰布拉斯大道来到格拉西亚大道上的米拉公寓(The casamil)。除了满足我千里迢迢而来的建筑信仰之外,在公寓一楼的咖啡店喝杯葡萄酒也是人生一件大快事。

 到了巴塞罗纳看完毕加索、米罗和去年才过世的达利的美术馆,别忘了一定要去看看安东尼奥·高迪的建筑,当然,只要你到了巴塞罗纳,你一定会被迫看到高迪的。

 希腊的天空真希腊

 为了追求另一个新的自己,解放自己遂成为我四十岁前完成的最后工作。花了五个月,我走遍欧洲各大城小镇,寻找然后思考。寻找我心中的自己,思考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这一趟走遍不少值得怀念的地方;其中位于希腊南端爱琴海上的小岛是我的最爱。

 希腊小岛一共有二百二十几个,但能住人的只有二十二个。东边靠近土耳其的Chios、Ikaria 、Samos、Patmos、Leros、Kalimnos、Kos、Nisyr、Os、Tilos,建筑大多是覆盖红瓦的土耳其建筑形式;西南边的Serifos、Sif、Nos、Kimolos、Milos、Paros、Mikonos、Naxos、Ios、Santorint,建筑形式比较像是北非、埃及、摩洛哥的形式,且全都漆上白色。但其间有个三千多年的Dilos希腊古城,比意大利的庞贝古城还大还动人。其他北边靠希腊的建筑形式,也就类似希腊雅典形式,如Kea、Kithnos、Siros、Tinos、Ardros等岛。

 Milos——维纳斯的故乡

 时间是1989年5月中,在希腊。

 离开雅典,一大早搭地铁往西走约半小时到达海边渡船的派勒港,在码头的船务旅行社拿了一张轮船时刻表,计算一下时间,买了张船票,打算前往那些欧洲文化发源地的小岛看看。下午的五点半首先到达的一个较大的岛名叫Milos,港口名叫Admas。上了码头,迎面前方有一家工艺品店,柜子上陈列着大大小小的白色大理石的维纳斯雕像,正迷惑着奇怪这维纳斯女神明明是在巴黎的卢浮宫摆着,为何这些工艺品店也在贩卖这些制作也不怎么精细,身材有些走样的维纳斯女神的工艺品雕像。纳闷间,突然想起书上曾记载1820年,法国人从一个叫米勒的岛上用很便宜的价格买走这维纳斯女神的雕像。遂买了一本Milos岛的旅游册子翻一翻,并请教略懂英语的青年店员才弄清楚,原来这望去山头全是白色小屋的美丽小岛Milos,就是卢浮宫里陈列着维纳斯女神的故乡,我有些兴奋。

 一时兴起背起行囊,在港湾的一家小酒吧叫了一瓶啤酒,想好好欣赏一下这岛上长得像维纳斯女神一般粗腰肥臀的女郎,左望右望,却发现来往行人都是来这里度假的游客,并没有我想象中,叫人动心、动情、动性的希腊女郎。唉!我的维纳斯女神的梦碎了。乖乖地跟着一位满嘴长着软须毛的中年女人去找一家在山腰边面对海湾的Pension住家小旅店。安顿好后,八点多,天边亮着,信步下山,来到街头靠着海边的露天小店,叫了一份Chess青菜沙拉,二条长约一尺的烤八爪鱼,一条手掌般大小的不知名烤鱼,一瓶白葡萄酒,享受起我的晚餐。九点多,太阳开始下山,天昏黄,那些到海边享受日光,晒得脸蛋、肩膀通红的游客陆陆续续来到街上,每家餐厅酒吧坐满、站满了人。与我一桌用餐的是两个来自德国的女郎,交谈间发现来这里用餐的游客大都是德国人,这个季节是他们南下享受阳光的季节。她们告诉我,岛上东南端Paliohori的海滩,是岛上最漂亮、最干净的海滩,叫我一定要去那里晒太阳。两个女郎都抽纸卷的烟草、喝红酒、吃Chess沙拉,我们一起天南地北地瞎聊;十点多来了一个瑞士青年,坐下来与我们同桌,告诉我他们是同班船来到Milos的,后来成为朋友。虽然我的英文不好,但是我们聊得很愉快,之后我们各自买了三罐罐装啤酒到海边码头的一条拉上岸的游艇上聊天,一直聊到深夜二点才各自回家。

 那瑞士青年告诉我,改天想要省钱的话,可以跟旅店老板谈谈,睡他们屋顶一天,只要四到五块美金左右,叫我不妨试试。这样是很便宜的方式,况且晚上披着缀满星星的天被睡觉是一件叫人难以忘怀的经验。唉!这些欧洲人这般青春年岁就这么会享受人生,想想故乡的年轻朋友个个在这般年岁都在学着成为到处钻营的经济动物,真叫人感慨!旅途中,与这些旅行、流浪的青年聊天,我常有这般无可奈何的感触。

 第二天,租了一部标50C.C.小摩托车到岛上北端几个较大的小村,观看白色小屋。这三个小村,Tnovassalos、Tripiti、Plaka,靠得很近,Tripiti是1820年法国人从这里“掳走”维纳斯的地方。村子里建了一个小博物馆,来看博物馆的只有我一个人,看守博物馆的中年男子用日语向我问好,我告诉他我是中国人,他说我是第一个来这博物馆的中国人,我说我住的地方是一个比克里特岛还小一点的小岛叫“台湾”。他突然抬起脚来,指着脚底说MADE IN TAIWAN,我说对了,我就住那个为制造这些东西而处处污染的小岛,真羡慕他住在这个没有污染的小岛。这小博物馆的所有雕像没有一个是完整的,只有摆在门厅由卢浮宫所复制的雕刻是唯一完整的,其他陈列的陶器也都破烂不全,当年这些小岛也被无情的战争洗劫过。

 出了博物馆,望见对面小商店走入一位身材脸蛋都像维纳斯的女郎,我也尾随而入买了一瓶啤酒,跟着她出来。也许是因为我直盯着她看,所以她走入村子里之前,向我回头微笑了一下,这一笑让我仿佛看到维纳斯女神对着我笑,眼前仿佛到了天堂,真不虚此行。骑着小摩托车往PLAKA走,山顶尖上耸立“一堆”小教堂,共有八个,每个都很小,形式还大致相同,但因环境与台阶错落高低不一,构成各有不同建筑趣味的迷人景观。整个村子里只有我和另一个也租骑小摩托车的青年游客,我在村子里左边看到他,一会儿拐个弯在右边也看到他,这小村子真好,没有其他度假观光区到处是游客的讨厌景象。

 晚上,我回到港湾住宿的小旅店,提了行李换了另一家没有餐厅酒吧的小旅店,女主人是个身材足以吨量称的胖女人,对外都是她懂英语的儿子代为沟通翻译,每个前来用餐的客人不论本地人或游客都称她为妈妈,我也跟着叫她妈妈。这一叫,使我想起家乡那头发已斑白的母亲,喝着红酒,我的眼睛泛出了眼泪。我好久没有看到母亲了,不知她可好,她今年六十岁了,流浪的日子我老是想起她,少小就离乡的我,母亲在我的记忆里总是那个身材动人的少妇,而不是Milos岛上这个胖胖的女人。喊着这个胖女人叫妈,心里想着的是福尔摩沙的母亲,母亲您好吗?

 这一夜我带着半醉,踩着飘浮的脚步进入梦乡,隔日醒来,又去租小摩托车往东南走,去那两个德国女郎所说的最完美的海滩——Paleochori。到了脱去外衣往海滩走,人不多,但是叫我眼睛一亮。乖乖,这岩壁下的海滩躺着、趴着的男男女女全都脱得光光的,叫我真难以效法。走了一小段想找较为隐蔽的角落,突然看到前天晚上那两个德国女郎和那个瑞士青年,他们三个人袒裎的躺在铺着草席的沙滩上,身上涂满防晒油,跟他们打过招呼之后,我找了一个真的比较隐蔽的地方褪却全部衣物,便赶紧往那清澈见底、鱼儿成群的水里钻。回想起来,这还真是我的处男洋秀,这一辈子,在我生长居住的台湾小岛,我可以想象的未来是没得秀了。

 Serifos岛一段令人感叹的奇遇

 第二天搭船往北走,来到Serifos岛,停了三个小时,要不是第二天没有船期,还真不想离开,因为港边的露天咖啡座浪漫得叫人想在这里坐一个下午。船在下午四点到了Serifos,眼前山头上那些全是白色的建筑,迷得我急着随便找个小旅店放下行李,就往山顶那些小白屋走。那小山村还真有点像童话里的山城,山腰下全是翠绿的葡萄园,或已荒废的橄榄园。山头上的纯白建筑相连相叠,贴映在蔚蓝成黑的天空,美得令我不想离去,这些白色山村真令人陶醉。小白屋错错落落、层层叠叠连成一体,巷道弯曲让阳光阴影洒落得变化多端、绮丽眩人。巷道闪过一个黑衣、黑裙、黑袜、黑鞋、白头巾的中年女人,衬托得建筑更白、更动人。尾随到她家门口,看着门前平台上那棵如大脚般粗的老葡萄藤下,拥着两个高及腰身的陶罐,一个立着、一个躺着,那黑衣女爬上阶梯进入屋内的画面美得叫我不停地按相机快门,直到她回头望了我一眼,笑得好开心。可惜她也长着胡子,大多数南欧女人都会在中年以后长着像男人的胡子。在东方,告诉别人说女人会长胡子,准会让人倒骂神经短路。

 没来得及爬到山顶,太阳已斜射得不能拍照了,只好下山在半路招手搭了便车回到山下的小旅馆。洗了澡,放下相机,走到海边露天的餐厅。在欧洲,餐厅多露天,希腊小岛更全部都是露天,海风没有咸味,凉爽宜人。游客白天去海边晒太阳,晚上回到这些露天酒吧喝酒聊天,寻找短暂的爱情与性。这晚与我共进晚餐的是住同一旅店的瑞士夫妇,他们夫妇发现我来自台湾,很兴奋,因为他们在台湾的台东当过一年半的医生。我们喝着白葡萄酒,聊台湾、聊台东,用英语夹着他们记得的一些台语,让我感动。他们记得台湾好美,可惜污染严重,而我们不自知,他们真想帮助我们,但是当时的人很不容易沟通环保意识。

 第二天,赶着气温适合拍照的一大早,骑摩托车再上Pano Hora 村山顶去拍照。从山脊另外一边上山,发现这村子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情景观,像是抓走白雪公主的那个扫把巫婆住的故乡。上山的路上有了奇怪的见识与奇遇,骑摩托车上山的途中看见一个金发中年女人赶着一头驴子,一边驮着个汽油缸子,一边驮着蔬菜要上山。然后,我到了村口,看见一个不像希腊人的男子,着短裤、穿背心、银发肥肚,走进一个矮小的屋内,取了一个像一边屁股形状大小的硬面包就走。真奇怪,他朝我笑了一下,然后就往山上走。我也往山上走,继续咔嚓拍摄我的建筑,十来分钟后,我背后冒出刚才山脚下那个牵着驴子的金发女人,这会儿,她是骑在驴背上往上走的。也许因为我是外来的东方人,她朝我问了声好,就迳自上山去了。到了山腰教堂广场边的小店,我入店里想买瓶饮料,刚才在山下村口小屋内拿走大面包的肥肚男子,也跟着我后面进入店里,奇怪这次他只付钱不拿东西,掉头就走。我纳闷着这里的人怎么搞的,怪怪的。在村子转了一圈,正欣赏着这些巷弄变化多端的建筑,顺着有着巴哈音乐的方向往下望,见一小屋内那肥肚男子正看着书,他也发现我,立刻出来邀请我进入屋内,亲自煮了一杯咖啡,端了一盘仙人掌花请我这东方来的中国人。他是法国一家报纸的老板,每隔一个月来这里小住一个礼拜,他花了十五万美金买了这风景迷人十八坪大小的小屋。聊着聊着,我听见驴子的脚步声,回头望向窗外,看见刚刚骑着驴子的那金发女人,肥肚男子介绍说那是他太太,告诉我她到山下是买燃油及食物,然后我们一起合照留念。离开前我问他刚才在山下拿面包及小商店付钱的事,对我的狐疑,他笑着告诉我,山下那个烤面包房是山腰上那家小店的,这个山头村子里的居民每天都是这样山下拿面包,山腰付钱的。啊!在我的故乡台湾是否哪一天也可以享受这般守纪安详的居住环境?真让人感叹与思索,奇遇!

 回到海边住的小旅店,洗了一个很愉快的澡,叫了一杯咖啡整理自己的旅行日记。突然很想家,想自己的过往,一个屏东农专毕业的小青年,居然跑去从事建筑设计工作,而且安心地在一个事务所一待就是十二年,然后留下小成绩之后却又跑去改行做生意,正起劲之时,却又断然放弃跑出来流浪,我到底怎么了?我迷惘什么?收拾好东西我往海边的小酒馆走,这一夜我喝得脚步离地,怎么回旅店睡觉的,第二天都记不得了。

 第二天在海滩脱光了衣服,让温柔的艳阳把我像煎白带鱼一样的曝晒着,长这么大,没有这样享受过一下,难得的阳光经验。我在想是跟昨天的心情有关吧!

 Santorini到处都是观光客

 傍晚搭船往爱琴海最南端的小岛Santorini走,船上不能睡觉,但让我终于看完了一位在纽约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做事的朋友送给我的内地小说《人啊,人!》。我很喜欢这个讲文化大革命时一群大学同学之间的故事,描述那个悲惨年代,人与人之间关系,看得心好痛。流浪的一路上,我一直带着一些小时候看过的小说,像《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年纪稍长,重读这些小说,经验与收获是不一样的。深夜三点到Santorini,一辆专运巴士将我们带到山顶大街上的广场。一位老先生用生硬的英语问我要不要去住他的小旅店,三更半夜我别无选择,只好将就了,他用车子带我到他的住家旅店,好累,也没弄清楚环境,我倒头就睡。第二天早上十点起来,从床上坐起来往外看,只看见墨蓝的天空,然后我走向窗边想看看周遭的景色,天啊!我顿时觉得两脚发软,我脚下踩着笔直九十度的断崖,吓得拔腿往门外跑,心想要是白天来我才不敢住下呢!我一直有惧高症。梳洗完毕,我赶紧退房,离开旅店,将行李寄存在麾托车出租店,然后骑摩托车往镇上走,晚上住的问题晚上再说了。

 这个Santorini岛是个著名的观光小岛,到处都是观光游客,但其中也在几个村落很少看到观光游客,建筑也很漂亮,如Oia、Pygos、Megalo、Chori等村子的建筑都足以叫人流连忘返。我在Santorini待了三个晚上,第二天、第三天晚上我是住在一个小酒店的屋顶上,一天付房东四块美金,虽然我们语言不能沟通,但聊得很愉快。在岛上最热闹的THIRA镇上的一个规模较大的教堂里遇到一个老神父,他告诉我说,他曾在台湾花莲待了八年,中国话说得很流利。他知道我是学建筑的,还特别带我到教堂的屋顶上看些教堂不能开放的地方,让我好感动。在岛上THIRA镇有一个很丑的中国式样的建筑,是个香港人开的饭店。一楼的店居然是个台湾人开的,他说特别做碗平常不卖只有自己人吃的台湾米粉卖我,让我觉得很温馨。后来我在Mikonos岛上一家香港人开的翠苑餐厅,也吃到一模一样的米粉,一样的难吃,真混蛋,可恶这台湾的同胞,到了这么遥远的异乡,也给我来这一套。

 Mykonos有一座规模宏伟的古城废墟

 离开Santorini,搭了一个小时的飞机前往爱琴海中央的Mykonos,这岛也很观光化。而且是个有名的裸体海滩岛,建筑太新不是很好看,但有几栋却特别的美,尤其靠海的几家餐厅。晚上到滨海的酒吧喝酒,十一点多人愈来愈多,年轻人都打扮得很有特色;十二点多邻近的酒吧Dioco音乐大作,人们都到岸边来跳舞,面对着大海。啊!这一夜真是叫人难忘的一次跳舞经验。每每想起,就想再来这小岛一次,这一生希望还能有机会。

 第二天,早上九点搭了半个小时的船到Delos古城。

 Delos没有住人,只有台湾七美岛一般大小,但Delos古城的三千多年历史规模,真叫人感叹西欧文明的吓人。这Delos岛也是阿波罗太阳神诞生的地方。看这古希腊建筑的方式,叫人折服,位于中央的王室宫殿中广场的规模大小,气势不亚于意大利的罗马古城,大多数的建筑都设有地下集水池,覆盖在建筑底下,而废水也设有特别的排水沟。

 目前古城的保护方式是原样保留,中小件及较精细的雕刻陶器也收进旁边新建的博物馆内,其他建筑性的及大件雕像大都原地保留,圆形剧场也相当完整。这样的保留方式,我们好像一直不能学习与接受,我们对古迹的态度一直只有重建一途,何时才能保存维修方式多样化?这些流浪的旅程,欧洲对古建筑、古物、古文化的保护方式与努力是很值得让我学习与思考的一环。

 这趟浪漫的希腊小岛之行,是我流浪旅程的最爱。可惜自己对希腊历史所知有限,要不然我的旅程会更丰富。

 重返温馨的都会户外生活

 重新开发的旧有商港、渔港,在美国东西两岸正蔓延开来。人们期待着重返温馨的人际关系,而新颖完善的“港湾休闲规划”,对地狭人稠的台湾来说,正是一帖克服争地阵痛的清凉剂!

 住在纽约的那段日子,周末假日的早上,常与朋友三五相约到下城东河旧海边的South ST.Seaport去喝茶,天南地北瞎扯,常常从早茶、午餐甚或下午茶一气呵成而不察觉,那是一件美好纽约生活快事!回来这么久了,每每想起,依然怀念那一段跟好朋友相聚的浪漫时光。

 South ST.Seaport原本是纽约港边破旧的鱼市场仓库,后来重新规划开发,成为纽约市民的休闲消费区。今天它已是纽约市民以及观光客必会前访的消费文化重镇。

 平常每天向晚的黄昏,人潮满满的,特别是夏天,很难找到位置,即使只是想到酒吧吧台找个空位独饮一下都不容易。通常你得跟大多数人一样,拿着酒杯站到甲板或走廊上,让人看或看看人,当然那也是一种很愉快的享受。

 后来我走访美国东岸各大城市,也都发现做法一样的休闲开发计划,规模都很大,大都是由旧海港重新规划改建而来。有的保留一部分旧有港边大型建筑,内部改装并增建一部分现代建筑,大都二至四层楼高度而已,涵盖的内容包括最主要的餐厅、酒吧和服装、艺术品,或出售一些跟大型百货公司差不多的商品,让消费大众又吃又喝又带东西走。

 这是最近几年来才大量繁衍开来的旧海港更新计划,其中尤以离华盛顿仅四十分钟火车车程的巴尔地摩的旧港湾更新计划规模最大,也最丰富多样。

 这里除了前述餐厅酒吧设施外,外加沿着港湾兴建的水族馆、百货公司、办公大楼,以及一栋由老旧火力发电厂改装成的新潮Disco舞厅,各式各样的建筑、消费内容,相互争奇斗艳,热闹非凡。丰富的内容,足以让前往的观光客愿意花一整天的时间在那里流连伫立。

 这样重新开发旧有的商港、渔港的开发规划方式,让很多早已被人弃置的港湾水岸的破旧城区,重新活络热闹起来,也让人们又重新回到具有历史人文的港湾市区来生活,改变了都市居民已经恶化、互相漠视的“邻里关系”。

 每天晚上,在这些地方,人们或真或假的相互寒暄唱和,状至欢乐,这种亲和的都市生活,在这个商业及暴力处处的年代,似乎已不多见了。

 往访这般更新计划新颖完善的“港湾休闲规划”,是让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又兼营休闲餐饮业的我陷入深思的事。赞赏之际,却也叹息起自己的台湾宝岛这块土地上的大大小小港湾。那些港湾在现代化未来临之前,也曾经是有过美丽形势的山脉港湾,为什么在我们大举开发之后,会被搞成这副惨不忍睹的景象?想起来真叫人心口刺痛!我们怎么对得起自己的土地?那些美丽原貌的港湾怎么会被我们这群自称有五千年文化的优秀民族整成这般惨状?

 早些年,我看过基隆、淡水、高雄几个港口,记得那时候,那些港口景观及浓厚的港湾人文气氛非常吸引我。那时候,我还在想将来自己年纪大了退休之后,一定要回来这些港口城市居住。我喜欢港口开阔的感觉、我喜欢港口船只过往来去的景象、我喜欢鱼市场的早市人群……那是个有着温馨感觉的地方。

 而今天,这些梦,为什么在我还很年轻的今天就被人弄碎了?噢!美丽名字叫做福尔摩沙的台湾,为什么住在你身上的人们这般破坏你美丽自然的容颜,你都不叫一声呢?难道你已经被践伤得叫不出声了吗?

 我慎重地呼吁我的“政府”、我的同胞,大家一起来,我们一起回到港边、回到水岸去,重新开发、重新整理那些被我们遗弃、被我们破坏的港边水岸,让我们重新回过那温馨的人际关系。

 紫禁城飞行纪事

 江南翘过头的飞檐和闽南扬上青天的燕尾脊,是远离北京城,皇帝老爷管不到的官御贾第,不按大宋建筑法规“营造法式”嚣张跋扈的表征;都不是人类想让建筑飞行的做梦创作,都是后人的幻象。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摇摇曳曳地想要飞。

 江南园林建筑翘起的屋檐投影在白墙上像大鹏鸟的展翅,好像在飞行。

 闽南建筑屋脊扬起的两端燕尾映在藏蓝的天幕,像翱翔的飞燕在云游天空。

 建筑在飞行,只是孩童天真的视觉梦幻,飞机才是成人科技飞行的建筑;而真实的建筑只会制造桎梏的阴影,把人类困囿在永远的黑暗里。残暴的人类自己不能飞行,却创造鸟笼,关住美丽的飞鸟,然后他们优雅地倾听呜哮的鸟叫声,忘记飞鸟的彩翅才美丽;建筑关着人类,人类在建筑的大笼里生息,有的人快乐,也有的人痛苦,但是他们永远离不开建筑上天去飞行,是不是这样?他们才嫉妒鸟儿。

 沙漠中的海市蜃楼不存在,江南翘过头的飞檐和闽南扬上青天的燕尾脊,是远离北方京城,皇帝老爷管不到的官衙贾第,不按大宋建筑法规“营造法式”嚣张跋扈的表征,都不是人类想让建筑飞行的做梦创作,都是后人的幻象。

 旅寓在北京夜不能眠,胡思乱想,清早起来,借来脚踏车,想去北京故宫瞧瞧,看看明朝永乐皇帝请来的精通风水的匠师们,有没有比较高明或天真的想象力,造个像是飞行中的皇帝的牢笼宫殿。骑著车从东华门进入故宫,我一路仰天想要寻找古人的建筑飞行幻象,却不得共鸣,车经阙左门进入午门前广场,但见观光人潮排队要挤进午门,不晓得他们想进去封建皇帝的牢笼看甚么?此时整个午门广场,只有我一人骑着脚踏车上双脚离地,顿时我感觉自己像是在飞,比起那些进宫看皇帝牢笼的鸭子似的观光人群,我是在飞了。得意地抬头望着午门这整个紫禁城最高的城门楼的天际线,想看看午门的门楼像不像在飞的大鹏鸟,可我怎么瞧、怎么想象,却都不能想象得到这高达37.95公尺的门楼像是飞翔的意象。

 失望地离开午门,穿过阙右门护城河边,被春风吹得飘荡了起来的柳条像在飞,早起成群的长尾蓝鸟在城廓里外飞进飞出,还是有很多美丽的飞鸟,不会被爱鸟的人类关起来。

 出了西华门,绕过南墙街,本想到西长安路上的路边摊吃小水煎包早点,可惜那些摊子却一个都不见了,不晓得是他们钱赚足不摆摊了,还是因为北京城想申办2000年奥运。这两天奥运审查团来京考察,那些摊子虽然好吃,北京政府却认为那些摊子有碍洋人的观瞻,不能合乎洋人的审查标准,所以都暂时请他们回去休息了,搞得我这假洋人也吃不到一口一个的好吃水煎包了,真可惜。

 车到天安门,我疑惑地望着挂在天安门门墙上方的毛主席挂像,我不明白中国内地为什么挂毛主席像,而我那个比较小的媳妇台湾为什么是挂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个封建中国的故宫,曾经住过几朝几代的英明帝王,而他们的画像却一个也没被拿出来挂在他们建造的宫墙前,俯观过往的亿万众生,难道他们都随着改朝换代而都不再住在这权力的牢笼?一个一个兀自上天飞行云游去了?而独留创建新中国的毛泽东先生,拿着自己巨大的画像永远挂在这飞不起来的曾经代表封建帝国的天安门城墙上,并且拆掉天安门前直到大清门的围墙,竖起高耸入天却也不见飞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将这个已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新中国牢牢地肯定在这列祖列宗永恒的轴线上。也不知道哪一位思怀追远的聪明领袖又在他老人家死后,将他的纪念堂又高又大的建筑在这轴线上的终点,更将他的遗体安放在里面,让他老身后不能安宁,每天让那么多观光客去吵扰他。我这受过另一种教育的中华子民一直弄不明这样去处理一位平民领袖的纪念方式,到底是什么样的意义,难道希望把毛先生永远地与那些被革命华侨孙中山先生辛苦打倒的封建祖宗摆在一起,或者只是想让毛先生与亿万庶民永远同在,不希望他也像祖宗们一样做完皇帝就可以上天去云游?!

 建筑史、封建建筑史告诉我们,高高耸立独尊青天的建筑物如佛塔、佛楼者都是古人用来祭神、求仙、礼佛的神佛建筑物;也许吧,人民英雄也神化了;至少,毛主席纪念堂是整个紫禁城中轴线上唯一不张飞檐的庞大建筑物,不晓得这样建筑量体及形式有没有破坏整座封建紫禁城原有形律甚严的百尺之形、千尺之势的风水形势,总之我的建筑职业本能让我这样迷思于这幢与整座封建皇城不甚搭调的平民领袖的纪念殿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也许设计的建筑师就是这样刻意要拿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新形势来破坏祖宗的封建风水的,不懂!不懂!我应该去找谁弄清楚呢?

 但这两幢建筑都没长飞檐,它们都飞不起来。

 小水煎包没得吃,我只好到王府井东长安街路口全世界最大、员工多达三百多人的麦当劳吃汉堡咖啡早点了。暖暖的咖啡下肚,在这依然冻凉的北国三月的早春,窗外的槐树、杨柳都还没睡醒,北京城像个没穿衣的壮汉,我这紫禁城单车行礼个大半圈,苦苦望不到会飞行的建筑意象,不能了却昨夜不能成眠的胡思,又因为不甚合我胃口的汉堡,我在看为了办奥运,这北京城得赶走多少洋人外宾真正有兴趣的中国道地小吃,并且还要建造多少家像这样其实已渐让北京市井小民失去吸引力的西式速食店?唉!汉堡包来了。水煎包飞了。

 飞吧!飞吧!

 飞吧!中国

 飞吧!中国的建筑

 像闽南建筑屋脊上扬起的燕尾

 像江南建筑组起的飞檐

 飞上青天去遨翔去看世间

 飞上青天去云游去看人世

 不要像北方建筑脊头凶狠鸱吻,永远咬住中国的封建建筑不放

飞吧!中国

飞吧!中国的建筑

 像窗外满天飘扬的柳絮

 是春天了

 飞吧!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18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