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侘寂天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侘寂天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09-13 15:24:46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网站 
 
 侘寂,使人感到孤独、寂寞。侘寂之美,是一种孤独之美、寂寞之美。它是人们对自然美的描述和追求。蓝色的海洋、绿色的草丛、辽阔的森林、长亭旁、古道边……美丽的自然,无声无息。要是没有人的存在,没有人的欣赏,自然之美同样变得孤独、变得寂寞、变得毫无意义。然而,人的存在使得自然生机勃勃的同时,也不断地破坏自然。人类打着发展的旗号,用着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精神,一边发展一边 破坏……

 但是,人们也希望能够维护自然、保护自然;人们自己在发展的同时,终于明白,人是和自然共生共存的。当自然破坏殆尽之时,也就是人类灭亡之时。而孤独、寂寞的自然越多,则是人类可以欣赏和使用的资源越多……发展速度太快、竞争过激,使得很多人身心都无所适从。过劳、疲惫……人们希望融入自然,用自己的心和自然沟通、交流。插花、茶道、书法、绘画、庭园……各种冷艳、寂静的艺术正是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诉说。

 从北京飞往旧金山的飞机,飞越我国的东北,顺着俄罗斯的西北往西,再飞越白令海和堪察加半岛,最后再经阿拉斯加上空飞抵旧金山。沿途,除了我国东北境地和旧金山地区能够从飞机上望到人烟和房子、公路等人为的痕迹之外,都是那人迹从未到达过的雪、冰、海水、礁石、森林。侘寂的自然!特别是在靠近北极附近的地方,绵绵的山峦覆盖着银白色的白雪、洼地的湖面早已成了坚硬的千年早冰。透过飞机的双层玻璃窗看出去,极地的太阳把光线柔和的铺盖在山峦和大地的冰雪上,在银白色冰雪上又盖上了一层金光。一段段山脊,虽然弯弯曲曲,但在那银白和金黄之中,又偶尔露出了一缕黄色的脊线,就像紫禁城顶的屋脊一样……

 天涯的侘寂之美,美得无声无息、美得让人透不过气。如果当年古龙大侠笔下的西门吹雪和叶孤城的世纪之战不是在紫禁城上进行,那天外飞仙的一剑不是从皇宫的屋脊之上刺出,而是在这极地的山脊上进行的话,那惊天动地的天外飞仙在这侘寂的自然面前还有什么意义?

 在极地,上帝为我们保留着最好的自然美。这里,人们无法涉及,当然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斗争、阴谋和欺诈。

 岁月也是一种自然,每天,她都无声无息地从我们身边流过。岁月有她的自然之美,也有她的凄凉、沧桑和蹉跎。岁月使人的脸刻上 或深或浅的皱纹,留下一道道痕迹;岁月为人染上或多或少的白发,使人智慧、使人成熟,也使人感悟世态的炎凉;岁月能使人感伤、失望和颓废,也能治愈和抚平人们心中的伤口,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从小,我就注定了要跟随这个时代,承受她的痛苦,分享她的欢乐!感受孤独,独享寂寞。
……
 时代是如此热闹,心灵是如此侘寂。

 从幼儿时代开始,岁月就留给了我一个个永远无法忘怀的故事。

 “一平二调”这个词是后来听自于母亲的诉说。记忆里的故事是家里的房子门板、墙壁等都给一平二调走了。这之后,家不再成为家。看上去,真的成了家徒四壁,茅屋为狂风所破。冬天,嗖嗖的北风,从那残墙破壁的破茅草房中穿过。一家几口,为了躲避寒冷,只能每天 依在几头水牛的肚子下,傍着它们身下的稻草和它们温暖的身子度过寒冷的夜晚。

 饥饿,更使人体会到了什么是人的权利和尊严。为了吃饱肚子,为了生存,谁也不能讥笑那些为了生存而偷窃的人们。

 3岁时,我亲眼目睹了一位过路的人为了讨到几片菜叶子而给人下跪,但在得到了这几片白菜叶子,正要往嘴里送时饿死在路边的惨状。

 大食堂根本就吃不饱饭,母亲和姐姐们下工后从路边或地里挖来一点点野菜,然后用瓦罐熬上根本看不见米粒的野菜汤,来补充那在大食堂里根本不可能吃饱的肚子。一天晚上,当我像往常一样眼巴巴地盯着瓦罐,以为能喝上一口的时候,生产队长正巧赶到,他一脚踢翻了瓦罐,踢飞了我们姐弟们和母亲的希望。我当时不懂,现在也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永远忘记不了的是,他那一脚踢翻了我永远再也无法喝到的野菜汤……

 几天之后,我从地里拾到了一小包蚕豆,那种高兴和感动,远远超过了我以后获得任何成功时的激动。这一小包蚕豆,我和哥哥姐姐们偷偷地吃了好几天,虚弱的身体、饥饿的肚皮都得到了补充。特别是能使母亲和哥哥姐姐们高兴,我是多么感动!

 从此,3岁多的我,就不断地偷偷跑到蚕豆地里,去寻找和偷偷采摘即将成熟的蚕豆……

 不幸的是,有一天,终于让队长抓住了我。他把我拧到了我母亲的面前,大约是要我母亲好好管教我。然而,在看到了自己的母亲之后,我觉得自己有了靠山,在队长刚放开我时,就张嘴骂了他一句脏话。队长二话不说,就近找了一根棍子,挑起不远处地上的牛屎,赶过来要把牛屎塞到我的嘴里……我拼命地逃跑,他则在后面绕着圈子追,看似抓得着、又似抓不着的样子,玩着猫抓老鼠的游戏。虽然这位队长最后并没有把牛粪塞进我嘴里,但那种屈辱、那种恐怖,永远无法忘记。更可怜的是我的母亲,眼巴巴地看着自己3岁多的儿子被人如此欺辱,却脸色惨白地站在那里,根本无力保护!

 这就是一种对抗,这就是权力和所谓的正义用在妇女和儿童身上的力量!

 3岁多的时候,岁月就已经告诉了我许多许多。庞大的波音747飞机,平稳地飞行在金色的阳光下,虽然偶尔有一点颠簸,但仍然非常舒适。看看窗外,冰雪虽然也哺育了大树,但同时也冻死了几乎所有的小草。小人物和普通人岂敢抗违天命?个人岂能对抗组织?

 “四清”和“文化大革命”也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人的青少年时期。1964年,我8岁,小学3年级学生,就开始留下了群众运动的记忆。 因为是农民的孩子,父母从没有当过一官半职,当然就不会受到太多的冲击。相反,“造反有理”的口号和“抓革命、促生产、促战备”的方针,既造就了我血液中的反抗精神,也让我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毛泽东,他给了我精神的生命。

 在我的记忆里,“四清”从一开始就是针对那些大大小小的“干部”们的。第一次对“四清”有感受,是学校老师们组织我们这些小学生参观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家。我们去的是一位大队会计的家。从这位会计家里,我第一次看见了“绫罗绸缎”,第一次看见了“粮米满仓”。这是一户非常殷实的人家,很多的衣服、很多的粮食。他们家成了“四不清”的典型,成了批判和斗争的对象。他们家的财产被“曝光”,所有的衣服被绳子串起来,挂在外面空地上展览,所有的粮仓也都打开放在了走道边供人参观。

 但是,这给了我锻炼,给了我教育,给了我这样的小孩子和掌握权力的人进行说理的机会。例如,在“四清”运动开始之前,因为上课看小人书,班主任老师亳不客气地没收了我的《欧阳海之歌》——一本当时非常流行的连环画。而且,很长时间,他也从不考虑归还给我。当“四清”运动转向批评老师时,我们的班主任老师立即归还了我的连环画,同时还赔偿了我从家中带到学校并被损坏了的长凳子。我想,人们能够体会到我的高兴。

 这时的高兴心情、这时的阳光灿烂,又岂是金钱和地位所能比较和换取?

 点滴小事,我体会到有地方说理、有地方伸张正义,对人,特别是对普通人而言是多么重要!现在许许多多的上访、矛盾和闹事,是不是也由于不以人为本、不给人起码的尊严、不让人说理和无法伸张人们心中正义而引起的呢?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是公认的事实。然而,对于我们这些10多岁的、处于成长期的农民小孩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之类的缺乏公平竞争环境了。从1972年恢复大专院校招生开始,就是按“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录取”的16字方针开始招收大专院校学生。在这16字方针里面,只有头4个字是与考生有关的,即你可以报名。但是,在新成立的革命委员会开始重新领导广大人民之后,自愿报名也是很难做到的。领导们不告诉那些没有关系而又想上学学习的年青人报名地点和报名时间,也不发报名表。一般家庭的孩子哪里可以自愿报名呢?只有那些革命委员会领导准备推荐的人才能够拿到报名表。

 就连升初中和高中,也是一样。在1969年复课闹革命之后,13岁的我就失去了上普通初中的机会而只能进入农中(农业中学)就读,后来又失去了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机会。

 参军也是不可能的。对于农民的儿子而言,如果没有和当地大队革命委员会或党支部领导们相当“铁”的关系,不可能得到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当兵指标。

 好在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好在有劳动的机会,好在能够和队里的妇女、男人们一起春种秋收。夏天双抢、冬天兴修水利,收获劳动的成果、享受耕作的欢乐。

 放牛,是10多岁小孩的专利。湖南的水乡,水牛是耕作的主要畜力。在非春耕夏种时,水牛们一般都闲着。这时候,水牛们就变成了孩子们的战马。每天清晨,我们几个小牛倌就会骑上“战马”,一路驰骋到河堤边、草地旁,尽情放牧和嬉戏。有时候,我们也会把牛赶到种满紫云英的田里,让牛爽爽地饱餐一顿,然后再带着各自的牛去打架、赛跑……

 广阔的田野、湛蓝的天空、浓浓的人情。

 我们打架,我们闹事,我们偷邻家桃树、李树上的未完全成熟的果实:我们半夜三更偷偷地爬到人家的菜园子里摘西瓜、摘黄瓜、摘甜瓜……

 劳动很苦很累,收入很少很少,物质上很穷很穷。甚至穷得在农村里媒婆给介绍对象时,找不到一条好裤子穿。但是,在广阔天地的 阳光下,那是一段很美的时光……

 如果不是1977年恢复高考,如果不是还有那么一点不甘寂寞的心,如果不是对于美好还抱有那么一缕不想舍弃的希望,一个农村社办初中毕业、已经22岁,在农村早已过了结婚年龄的人又怎么会走向考场呢?1977年报考中专失利后,1978年靠着40天的发奋学习,靠着运气,居然获得了好分数。我清楚地记得,最后一科考数学时,最后一道20分的题是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尽管我当时完全不会具体解法,但仅靠着脑子里的一闪念,写下了解题条件和答案,获得了这至关重要的20分。

 其后,我上大学、出国、回国工作、教学和科研……岁月,给了我磨难、给了我雕刻、给了我历练、也给了我欢乐和收获。

 现在,人民公社早已解散。村长早已民选。热闹的政治运动正在归于平静。“一个书记一条渠、红旗飘飘学大寨”的时代已经过去。那些整人、害人的所谓领导早已退出舞台或从各自的领域里消失。我们的老家,由于抗洪,已经被国家划为蓄洪区。万顷良田,正在恢复成自然本来有的面目。乡亲们已经拿着国家提供的补助费,迁往了国家指定的地方。还有那些少数没有离开的人们,也被免去了农业税和各种杂费。在农忙之后,除了出去打工的人,人们悠闲地架起桌子,烧起一壶大叶茶,一边喝茶一边打起了麻将……

 热闹过后是孤独,奋斗过后是寂寞。

 圆润得到平稳,坚持己见则被逐出主流。

 成功只是一种过去,欢乐恰恰可能是一种追求。

 严寒虽然冻死了杂草,但冰雪毕竟还在哺育大树。何况在冰雪中还有万年以上的各种细菌永远不灭。

 世界还是美好的,丑恶毕竟只是极小的一小部分。

 侘寂在天涯,让我们原谅敌人,宽恕仇恨。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