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智慧的系统科学 独特的学术思想──评钱学森学术研究著作 上海交大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智慧的系统科学 独特的学术思想──评钱学森学术研究著作 上海交大社
侯俊华
2007-01-24 17:18:49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网站 
 
 2006年12月11日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九十五华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集中编辑出版了一批钱学森学术研究著作。本次共出版了10部著作,其中有5部钱学森的原著,包括《工程控制论(新世纪版)》、《论系统工程(新世纪版)》、《创建系统学(新世纪版)》、《水动力学讲义手稿》和《论信息空间的大成智慧—思维科学、文学艺术与信息网络的交融》;此外,还有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合编的《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研究》,王英著的《钱学森学术思想研究》,陈华新著的《集大成 得智慧—钱学森谈教育》,潘敏主编的《钱学森研究(2006)》,以及戴汝为著的《社会智能科学》等。这批学术著作一方面是为广大读者学习与研究钱学森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供系统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也将此书献给今年95岁高龄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众多的技术科学领域,他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还是我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者,被誉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1991年,在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荣誉称号仪式上,江泽民同志称钱学森“是一位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是我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经历体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正确道路 ”。1989年,钱学森获得国际理工研究所“小罗克韦尔奖章”,以及“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的称号。“小罗克韦尔奖章” 是国际理工研究所1982年设立的最高奖,获奖者必须是国际理工界最权威的人士,在已有的16名获奖者中,钱学森是惟一的中国人。钱学森是一个很有民族气节的人,他说他是“作为美国的犯人,被驱逐出境,押送回国的。”所以他发誓再不踏上美国的土地。他获奖后并没有前往美国领奖,而是由中国驻美大使代领的。江泽民同志得知钱学森获奖后,立即会见了钱学森。江泽民说,这不仅是钱老的荣誉,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并号召“ 我们要向钱老学习”。在当时国防科工委专门召开的庆贺座谈会上,钱学森平静地说:“这是第一名中国人得此奖。要紧的是‘中国人'三个字,这个‘中国人',应该包括成千上万为此作出贡献的人。”科学家的平静表现着思想的深邃和品德的高尚。

 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他已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都具有开拓性的贡献。在钱学森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中,有一个集成方法贯穿于工程、技术、科学直到哲学,形成了一套综合集成体系,这是科学思想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他的系统思维和系统科学思想。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编辑出版的“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文库”,收集了钱学森在不同时期有关系统科学的主要著作和文章,包括《工程控制论(新世纪版)》、《论系统工程(新世纪版)》、《创建系统学(新世纪版)》。按照系统科学体系结构,工程控制论是处在技术科学层次上,系统工程属于应用技术,而系统学则属于基础理论层次。从这个角度看,这三部著作集中反映了钱学森在系统科学及其不同层次上的科学成就与贡献。这三本著作集中反映了钱学森在系统科学及其不同层次上的科学成就与贡献,并培育和影响了几代在这个领域中从事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之中的一些同志将自己的研究心得与成果,编撰成了一本书:《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研究》。该书 分四大部分:一是对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发展的综述;二是系统论层面的专文,阐述了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三是系统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既有基础理论,也有系统科学的技术科学层次的;四是系统工程方面的诸多成果和经验。对于钱学森丰富深邃的思想宝库,我们要深入发掘与研究,以推进中国现当代科技、教育、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工程控制论》是钱学森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用英文写作的一本书,回国后由戴汝为等人翻译成中文出版,当时曾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本书虽然最初创作于钱学森被美国软禁期间,但钱学森在书中对未来的科技发展,例如当今的数字技术等做出了准确的预见,钱学森被誉为是一位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伟大科学家,在这本书中就完全体现了这一评价的准确。由于当时工程控制论是一门很新的学科,因此很难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钱学森在前苏联科学院访问时,专门就工程控制论问题作了一场报告,报告结束后,全场听众起立热烈鼓掌,当时中方的陪同人员都为中国拥有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感到自豪。钱学森对出版《工程控制论》一书,也感到十分自豪。那是1955年,钱学森写的《工程控制论》出版了,他拿着这本书和他的一本物理学讲义去送给他的恩师冯·卡门并和他告别,冯·卡门对他说:“你现在学术上已超过我了!”听到这样的评价,钱学森激动极了。心想,冯·卡门是什么人,那是全世界公认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威啊!钱学森著述《工程控制论(新世纪版)》一书是由《工程控制论》英文版本和俄文译本的汉语修订本。该书把一般性概括性的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工程技术各个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理论作了全面的探讨。它一方面奠定了工程控制论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指出了这门新学科今后的几个研究方向。中科院自动化所戴汝为院士指出,《工程控制论》具有非常超前的思想,开启了一个交叉科学的时代。

 《工程控制论》一书值得读者反复去读,如果暂时不理解也没有关系,在经过不断地思考和琢磨后,你可能会发现其中的观点越来越清晰和准确。并且,钱学森提出的系统科学论不仅仅是谈理论,而且在很多行业中都得到了系统的运用。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系统科学论的思想在新的世纪也将运用得更加广泛。现在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但在读过钱学森著作后,读者也许会深切地感受到,要想成就事业就必须能耐得住寂寞,更要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像钱学森这样伟大的人物屈指可数,不仅仅是他的科学成就令人尊敬,他的人格也是我们的楷模。虽然钱老的稿费累计下来已有上百万元,但他自己几乎从不经手,大部分都捐了出去。因为钱老的很多思想,包括他提出的人体科学等观点人们可能要在几十年后才能认识到,因此,对于社会上的一些评论,钱学森也从不放在心上,他表示,“我们没时间争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从这两点上就更能感受到钱学森先生伟大的人格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钱学森原著中还有一本是首次与读者见面,而这本《水动力学讲义手稿》也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因为这本书背后不仅折射出钱学森在科学领域的大家风范,更彰显了一位科学家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水动力学讲义手稿》是1958年钱学森在清华大学给第一届力学研究班学员讲授水动力学课程用的备课笔记。当时由于钱学森刚刚回国,百事待举,虽然没有大段的时间备课,但出于对整个学科体系的清晰认识,他很认真地撰写了完整的备课笔记。钱学森将所有的科研手稿都会清楚地归类存放,后来,他将这部备课笔记用一个牛皮纸的老式文件夹归类存放。当上海交大出版社从钱老的儿子那里得知这个信息后,感到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讲义。上海交大的原党委书记何友声院士当年是第一届力学研究班的学员兼辅导教师,他和另一位力学专家刘应中一起为这部笔记的影印本作了导读性的注释。何友声表示,这次有幸得以详尽拜读手稿,收获和感触良多。他指出,这份手稿的写就,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但随着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它不仅没有失去光彩,反而更加显示出它的醇厚芬芳、遒劲有力。此外,这份手稿的另一特色是清晰耐读,详略得体,推演细腻,覆盖全面,这样细致而又充实的备课笔记所体现的负责、求实、善诱、谆导的精神,足为后人示范。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的名字可以说家喻户晓。但是他思想方面的光华却长期被他技术科学领域内太多的荣誉所掩盖。事实上,这位“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是难得的国家建设的统帅型人才,他的学术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治学态度、成才学习战略、处理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准则,以及个性品质等等,是内容丰富的思想库,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例如,钱老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此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钱老于2005年7月曾向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坦诚建言,国家要高度重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由陈华新主编的《集大成 得智慧—钱学森谈教育》一书,记载了钱老关心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动故事。该书汇编了钱学森关于教育问题的著述、讲话、通信以及学界对钱学森教育思想的评述等相关文献,展示了钱学森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德育、美育、体育、智力开发、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大成智慧教育等方面的深邃、独特的学术思想。由潘敏主编的《钱学森研究(2006)》一书,是研究钱老的最新成果。该书以立体化的角度,研究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科学思想、大家风范、创新精神以及在各领域的卓著成就,从中突显出新中国科学发展奠基者的光辉业绩。全书分为六个部分:专题报道;精神风范;中国航天50年;系统科学;史料考辨;文化视野。由王英著述的《钱学森学术思想研究》,是作者从相关的传记材料、钱老的学术著述到其学术思想研究,长期关注国内外与钱学森有关的研究成果。此外,还有由钱学森、戴汝为合著的《论信息空间的大成智慧—思维科学、文学艺术与信息网络的交融》。戴汝为在该书的“前言”中指出:“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构思是钱学森提出来的,在他直接指导下,我们认真领会他的学术思想,经过前后近15年的艰苦努力,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科学家的自主创新工作才结出硕果!”所有这些,对于我们学习钱老,研究钱学十分有益。

 研究钱学森及其科学思想, 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启迪。钱学森研究慢慢会成为一门显学,从零散的、即兴的研究变成系统的学科,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和思想观念都很有价值,因为其不仅是停留在科学技术的层面上,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都会深刻地影响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也会影响到以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希望通过出版钱学森研究著作推动钱学森研究成为一门显学。2005年,钱学森图书馆开始由上海交通大学筹建,以此为契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也引进了一批学术力量开始对钱学森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性的研究。钱学森图书馆正在成为钱学森光辉业绩的展示中心及其科学思想的研究中心,因此,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也正在努力成为钱学森学术思想的出版基地。在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走向“知识经济”的今天,了解和利用钱学森科学思想库是一个与所有知识分子、各级干部以至广大青年学生都有密切关系的课题。认真总结我国科学家成功经验,梳理钱学森学术思想的深刻内涵,有助于推进我国的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