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应运而生的《中国品牌报告(2007)》上海交大社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应运而生的《中国品牌报告(2007)》上海交大社
王方华
2007-03-15 10:58:27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3007.3.12 
 
 由上海交通大学品牌研究所和上海品牌促进中心授权独家发布、由余明阳教授主编的《2006中国品牌报告》在去年年初出版以后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反响,首发式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2006上海品牌年会”上举行,盛况空前。此后适逢“中国品牌万里行”如火如荼,品牌成为举国关注的重要课题,以至于《2006中国品牌报告》屡屡脱销。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2007中国品牌报告》可谓是久旱甘霖,应运而生。

 正像中国的市场每年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感受一样,过去的2006年,中国品牌界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动向,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品牌文化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品牌的根基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品牌难免流于苍白和肤浅。然而,相对于简单的炒作,文化的运营的确比较复杂,这将给品牌的打造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谁能深层挖掘品牌背后的文化,谁能构建品牌广泛的文化内核,谁将在新一轮品牌竞争中占得先机、拔得头筹。因此,品牌文化是挑战更是机会。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近几年中国企业管理界颇为时尚和深受关注的话题,而在过去的2006年中,将品牌纳入核心竞争力理论体系,并且成为核心竞争力体系中加权系数越来越重的因子,是市场上出现的又一个特点。人们日益接受了做大必须先做强,做强必须先做长的观念,即所谓的百强企业步入百年老店的理念。那么依靠什么来做长、做强、做大呢?无疑,其支撑点在于核心竞争力。而在核心竞争力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元素之一便是品牌。
 关于中国应当重视品牌发展的呼吁,在经历了十几年以后,2006年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品牌的希望。无论是议论已久的上汽“荣威”的亮相还是蒙牛“特仑苏”带给我们的惊喜,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有更多的高端品牌开始崛起,在国际高端品牌版图中,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因素将演绎得更加精彩。

 回顾是为了更清晰地前瞻,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很多的成功就来自于年复一年的坚持,就像《中国品牌报告》一样,只要年复一年扎扎实实地做下去,一定会对中国的品牌事业大有裨益。

 是为序。

 王方华(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1月5日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3007.3.12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