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入境问俗——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眼中的《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入境问俗——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眼中的《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余光中
2007-07-11 16:10:46  来源: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网站2007-07-11 
 

 18世纪英国文坛的大师约翰生博士(Dr.SamuelJohnson),穷七年之功独力编写了第一部兼具分量与规模的《英语词典》(A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他自述编写此书的原则:“吾已竭力提炼吾国语言,求文法之清纯,并将粗鄙之俚语、放浪之俗词、反常之拼凑悉加清除。”

 约翰生的才学、毅力、使命感令人钦佩,但是两个半世纪之后,英语使用之广,变化之多,影响之巨,已远非大师所能想象。大师若能见到今日的英语词典,定会大吃一惊,想不通为什么pizza,kiosk,yoga,judo,kungfu,fengshui一类的怪字会大举入侵,更不明白WASP,NASA,UNESCO一类的缩写有何必要。约翰生是文学家,有心肯定、维护、发扬英语的文学传统。他饱读经典,博闻强记,提供的例句多为莎士比亚、朱艾敦、蒲伯、史威夫特的作品。今日的英语词典则不同,多由语言学家来主编。文学家与语言学家的兴趣当然不同:文学家研究的是天才如何说话,语言学家关怀的却是一般人如何说话。“英文非母语”的人,尤其是学生,要学的当然主要是“英语即母语”的一般人如何使用英语。
 今日的词典学家早已站在“英文非母语”读者的立场,设身处地,预期他们学习英语常会遭遇的问题,并为他们编出易查、易解、易学的词典,方便成亿的各国学生,真是费尽苦心,令人感动。所谓user-friendly(体贴用者),正是此意。

 约翰生博士独力编写英语词典,虽有零星前例可循,但无支援的小组相应配合,不可能做到今日词典编排的这么井井有条。所以历来的学者常引cough一词之定义为例,见证他割鸡竟用牛刀。他说:咳嗽乃是“A convulsion of the lungs vellicated by some sharp serosity.”定义句中竟有两字在今日的大字典中都罕见,实在小题大作。不过,他对needle一词的定义却是:“A small instrument pointed at one end to pierce cloth and perforated at the other to receive thread, used for sewing,”二十字中,除了perforated之外,其他全在《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所列的二千五百字“定义词汇”(defining vocabulary)之中,又常为学者所赞。近十多年来,英语研究学者不断积累而成的“世界英语语料库”(World English Corpus),收存的词句已多达两亿,成为语言学家,尤其是词典学者,用以探取实例的一大宝库。约翰生博士援引英国名家的锦心绣口,当代英语学者的例句,却落实在广大使用者日常生活的言谈之中。MED不但在卷末列出了基本的“定义词汇”,更在词典中用红字标示常用词,再以红星的数量来强调该字使用的频率,对“英语非母语”的读者,诚尽向导之责。语云:“入境问俗”,学习外文也是一种“入境”,勤查词典就是“问俗”。词典之编辑,要务就在便于读者随时随地可以问俗。那“俗”,不是伧俗,而是通俗,习俗,亦即idiomatic usage。

 不过,《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之编辑并非一味随俗、务俗、教俗,对于英语使用的雅俗之分、今古之异、轻重之别仍然十分用心。十万词条之中,往往也用意大利斜体标出何为雅(literary)、俗(colloquial),何为庄(formal)、谐(humorous),何为老派(old-fashioned),何为失礼(impolite),何为冒犯(offensive),俾入境未深的“旅客”知所取舍,用对场合。这正是语言的社会化、族群化、地区化、性别化等等,所以这些斜体其实非常正点,读者不可错过,以免沦于“化外”。

 英美之别也是学习英语的一种麻烦。幸而我早年学了美式英语,中年有十年住在香港,渐渐改口说英式英语,所以近三十年来得以改用“不列颠腔”(British English)来教莎翁与拜伦的诗篇。试想,用美国腔来念英国诗,实在格格不入:clerk怎么能和park押韵?读者如果要认真读英美文学,就得注意兼用英式与美式的词典。例如流行音乐常用Tin Pan Alley(锡锅巷)一词,英式词典里就找不到。另一方面,我在MED里发现好莱坞竟有Tinsel Town(浮华城)的绰号,也十分惊喜。

 MED另有两大特色,造福读者甚多。其一为词条定义之撮要扫瞄,亦即所谓“菜单”(menu)。定义不多的词条不需要另加此栏,但定义繁复的“三星词条”如get或take,各有十五个或二十六个定义,一时无暇通读,即使通读一遍也未能全解。这时前面的“菜单”就可供一瞥扫瞄,就像一时不能详读报纸,仍可一瞥头条一样。另一特色就是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比喻十分生动的所谓“隐喻”栏(metaphor),把一般人日常习用而不自觉的文学语法加以分析、点明,足见日常用语也尽多诗情画意,未必就与文学截然可分。例如The speech was met with torrents of abuse与They were showered with praise两句,生动之处正在torrents与showered,均借水势之大来形容毁、誉之多。由此可见这部MED词典一方面尽力帮助读者“入境问俗”,但另一方面也有心指点读者莫忘“俗中求雅”,俾能“雅俗共赏”。

 《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将英文原文的MED全部译成中文,让广大华语世界的读者能在英汉对照之下,左右逢源,有效地学习英语,实在是一大贡献,当然也是费时费力的一大工程。MED经过中译而变成双解的词典,其功用就不仅在于学习英语,更在向读者示范英汉双语之间的翻译之道。这件事如果做得好,读者可以兼习翻译,如果做得不当,则拙译甚至劣译将流传更远,污染更深,罪莫大焉。目前华语世界的中文,恶性西化已颇严重,如果还有畅销的词典出来提供反面教材,那就更加可怕。不过,在苏正隆先生主持之下,我相信必能力矫时弊,挽西化之狂澜,返中文于清畅。就我浏览所及,这部双解词典在这方面已经做得相当认真。

 英语发展至今,几将席卷世界,但是在很多新观念的激荡之下,遣词用字已在压力下发生变化。性别压力便是佳例。女性做了系主任,要改称chairwoman,若要中立,则可泛称chairperson。至于authoress, poetess之类,也已太老派了。MED甚至删去了poetess一词。问题是person里仍然有个son,而woman里面仍然有个man,字源学者说,在中世纪此字原为wifmann。在禁忌森严的当代英语里,男人像置身禁烟区的烟客,要小心了。

 MED在“语言提示”专页中提到这敏感问题,指出Each student brought his own dictionary有性别歧视,并建议可改为Each student brought his or her own dictionary,或者Each student brought a dictionary,或者All the students brought their own dictionaries。可见英文的文法已经被自己的禁忌,意识形态的压力,逼得几乎无路可走了。MED为seduction一词下的定义是:a situation in which someone persuades another person to have sex with them。此地的复数代名词them指的竟然是前文的单数someone:令人感到英文似已词穷。

 这就令我想到自己的母语,文法似乎不及英文精细,但是往往却较自由、洒脱。前述种种困境在中文里根本不成问题。中文只要说:“学生各带字典”就行了,不必问是多少学生,更不必追究是男生或女生。就算男生、女生都有,也只要说:“学生都带了自己的字典。”“自己的”并不限性别,不像英文一定得说his own或her own。中文的“其”字也无性别:例如“文如其人”,例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诗经》的句子:“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其中的“之子”指的是新娘,后面的“其”也是。其实“人”在中文里也只是中性,要加上男、女才分出性别,不像西方语言一直用man代替人类。

 MED中译的工作极有意义,影响也很广泛。假如我有九条命,就会捐一条出来,共襄盛举。可惜我只有一条命,就只能为它写这一篇序了。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网站2007-07-11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