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一个中学校长与学生116次谈话》武汉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一个中学校长与学生116次谈话》武汉大学出版社
刘经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武汉大学校长
2007-08-16 16:31:18 来源: 武汉大学出版社潘锦晖2007.8.16供稿
《
一个中学校长与学生116次谈话
》序言
我认识
肖信斌
同志是去年9月,他受邀参加武汉大学的开学典礼,并代表中学校长讲话。那天听他的讲话时,我感到他与其他中学校长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中学校长在武汉大学的讲台上,总是借此机会宣传自己的学校。他却不是这样。
他讲话的重点是中学怎么样利用名牌大学的吸引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后来,我又听说肖信斌同志把天门中学的每一条路,都用世界知名大学的校名来命名,并且在路名牌上刻上这些大学的简介和校训。我还听说天门中学每年高考过武汉大学录取线的毕业生在300人左右,被武汉大学实际录取的学生在100人左右。这些听说的东西加起来,让我感觉到,
肖信斌
同志是一位比较特别的中学校长,天门中学也一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因为一个县级中学一年送100名学生到武汉大学,确实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关于
肖信斌
同志和天门中学的故事,还有不少:武汉有一所重点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院长、博士生导师在国外做访问学者时,从网上看到
肖信斌
同志《读书也是一种责任》一文后,专门打回越洋电话,要身在武汉的丈夫把这篇文章从网上下载下来,给在武汉外校读高一的儿子学习,让儿子明白读书是他人生肩负的第一份责任。
武汉一所中学的校长在大会上表扬一位调入不久的年轻老师,因为她每周都把班会搞得有声有色,而且一个学期下来,这个班学生的成绩有很大提高。会后,这位年轻老师告诉校长,她是按在天门中学工作时肖信斌校长的办法在组织班会活动,连内容和形式都是照搬过来的。
肖信斌
同志有一次向湖北省教育厅的几位督学汇报工作,当讲到他参加高三(17)班的班会时,就顺口背起了一个学生感恩母亲的一段话语,背着背着,他泣不成声了。
有一位在湖北省省直机关工作的处长,把女儿放在天门中学读书,对女儿的成绩总是不满意,当他看了肖信斌同志《成绩下滑的苦恼》一文后,对女儿有了更多的理解,能够与女儿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了,女儿的成绩也提高了,在前不久举行的武汉市4月调考中,这个学生的成绩超过重点线56分。
说句实在话,一般人在听说了这些故事时,都会将信将疑,其中自然也包括我。
然而,当前些天
肖信斌
同志把《
116次谈话
》这部28万字的厚厚的书稿放在我面前,并请我为之作序时,我相信了,那些故事肯定是真实的。一个中学校长在面对高考竞争压力和繁重的工作之余,能够静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几十万字的东西,并把它用在对学生教育的实践之中,实在不容易。
据我所知,在中学教育领域,能够把那些深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把那些很难实际操作的学生前途理想教育、道德修养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把那些无法用一个标准和尺度来衡量的意志品质教育、学习动力与信心教育和学习方法教育等,通过学生容易接受的谈话方式来进行,又把谈话周密地计划到高中三年的每一个周,目前还没有第二人。我不敢说肖信斌同志的《
116次谈话
》就是一部新时代的《论语》,但《
116次谈话
》里所闪现出来的思想光芒,则是可以让高中学生、家长和老师们感觉到眼前豁然一亮的。
关于人生梦想,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在高中时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梦想,那么,很难说这个人将来在社会上能有所成就。”“你的高中生活不可能每天都阳光灿烂,但你的心里一定要永远闪耀一个火红的太阳,这个太阳就是你的人生梦想。”
关于读书,他响亮地提出:“读书是人生肩负的第一份责任,如果一个学生连读书的责任都不愿肩负,那他走向社会后肩负更大的责任就无从谈起。”
关于学习方法,他告诉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不是随大流学出来的,而是在学习中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成绩下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思想下滑。”“很多事情都不可能在一分钟内做好,但很多事情可以在一分钟内做坏。”
关于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他谈到:“只有在集体活动中,你才会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向上向善的欲望才变得更加强烈起来。”
关于个人修养与行为习惯,他告诫学生:“要别人尊重自己,最重要的是你要成为一个高雅的人,优秀的人,也就是本身值得别人尊重的人。” “如果一个人随手扔东西的习惯养成了,那么他的很多修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随手扔掉。”
关于如何做人与做事,他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一个长期保持什么话都能向家长讲的学生,他一定是一个心理健康,懂事理,知甘苦,勤学上进,将来在社会上也会有所成就的人。”“人这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能够坚持把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在做大事。专注地去做一件小事,你就会成就一生的事业。”
《
116次谈话
》的精彩话语,远不止我摘录的这一些。本书的精彩,也不仅仅是表现在思想内容上。《
116次谈话
》很像是一本充满教育思想和哲学思想的优美的散文集。事实上,书里的很多篇目就是精美的散文。例如在《我们让校园绿起来》里,作者谈道:“无论在什么时候,你都可以一个人跑到那棵树下,把心里的话说给她听。树木无言人有情。春天她枝条上的一颗颗嫩芽,会为你带来美好的梦想和希望;夏天她浑身的葱绿,会让你平添几份果敢和刚毅;秋天她一片片飘逝的叶子,会让你体会到一个根植于大地的生命的顽强与执着;冬天她赤条条的枝桠挺拔向上,会使你生出许多人生感悟与怀想。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从现在起,每天收藏一片她的叶子作为书笺,你是否会想到三年之后,七年之后,三十年之后,七十年之后,你将会有怎样的一份人生收获?而一个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要像你认养的这棵树一样,坚守那颗绿色的心,坚守那份生命的执着,一年如是,一生如是。”这是多么美妙而充满哲理的散文篇章啊,甚至可以说是诗一般的语言。作者把一个很平常的校园绿化教育,演绎成了一种情感的愉悦,一个理想化的富有诗意的意境,一份人生的期盼与守望。高中三年坚持这样教育下来,效果能不好吗?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认真读完《
116次谈话
》,你就知道为什么天门中学能够为全国的名牌高校输送那么多优秀的学生了。
以上这些随谈,权当我的序言吧。一本书真正的价值,还是由广大的读者去评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
武汉大学校长 刘经南
2007年6月于武汉珞珈山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潘锦晖2007.8.16供稿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