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戒除网瘾,共建和谐——华中师大版《陶宏开现象思考》推介 - 编辑荐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编辑荐书
戒除网瘾,共建和谐——华中师大版《陶宏开现象思考》推介
一粟
2007-09-13 09:11:06 来源: 华中师大社供稿2007.9.11
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感动;总有一些事,让我们震撼。
陶宏开
,这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美国工作生活了数十年,怀着叶落归根的感情回国,应母校华中师大之聘,从事素质教育研究。他本来可以过一种安逸的生活,然而,一次偶然,让他的生活变得匆忙而劳累,而这另一种生活以及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让他的生命绽放出绚丽的晚霞:2004年5月,
陶宏开
教授看到一位母亲因其女儿上网成瘾而向社会求助的信后,主动帮助这位少女成功戒除了网瘾。没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慕名前来的家长络绎不绝,邀请他到当地做报告的城市接踵而至。为了这些深陷网络的孩子,陶教授走过全国90多个城市,作了近千场报告和讲座,培训了数千名志愿者,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有媒体甚至把他这种挽救网瘾孩子的行动称为“陶宏开现象”。
陶宏开
现象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现象的实质是什么?作为
陶宏开
教授的同事、华中师范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的成员以及
陶宏开
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的志愿者,
周挥辉
、党波涛、彭桂芳等三位老师见证并部分参与了陶教授的行动历程,且对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他们著述了《
陶宏开
现象思考》一书。
作者首先聚焦
陶宏开
现象,介绍了
陶宏开
教授走向挽救网瘾孩子之路的开端、挽救路上的三次全国行、一路以来失望与希望的交错、个人行动引发的社会参与等。随后,作者对
陶宏开
现象进行分解,介绍了
陶宏开
戒网瘾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剖析了产生
陶宏开
现象的原因,并对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反思。最后部分,也是本书的落脚点,从孩子、家长、教师、公民等多个角度探析了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指明了帮助孩子预防或脱离网瘾的方法。
可以说,这是一本戒除网瘾的指南,也是一本了解
陶宏开
教授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手册。它立足于陶教授挽救网瘾孩子的实际,结合当今社会的种种现实,分析归纳出网瘾的成因,书中采用鲜活的案例,引用真实的报道、数据等,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孩子面临的困境、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误区、学校教育的弊端、社会道德家园的沦落。而这些,正是导致孩子深陷网络的原因。针对前述种种原因,作者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介绍了陶教授的整体素质教育思想及其在预防与戒除网瘾过程中的具体化。这一具体做法主要是全社会参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包括: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形成和谐的家庭气氛;教师摒弃应试教育,实践素质教育,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公民参与道德重建,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些具体方法,对网瘾少年的家长、教师、素质教育践行者以及每个公民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读者也可以领悟蕴含其中的教育理念和育人之道。
践行素质教育,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道德重建,这是真正清除网瘾之根本,也是
陶宏开
教授一直奉行的观点。陶教授说:“青少年沉迷上网问题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我的目的是在全国推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重建,开展‘挽救网瘾青少年行动’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我也希望志愿者和要求做志愿者的朋友认识到这一点,只有道德重建,只有推行素质教育,青少年的各种问题(包括网瘾)才能得到最终解决。”
戒除孩子网瘾,践行素质教育,重建道德家园,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民参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这一行动献出一份力量。《
陶宏开
现象思考》的作者创作的初衷正在于此,即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写作此书的目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透过“网瘾”,看到“网瘾”背后的问题,通过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来关心中华民族的未来。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一滴水,而一群人的力量就是一条河”。我们希望用“这条河的水”洗净世间的污浊,让蓝天更蓝,让太阳更美,还孩子一片健康成长的土壤。
让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努力,大力践行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还孩子一片健康成长的蓝天!(一粟)
来源:华中师大社供稿2007.9.11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