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提升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提升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顾明远
2002-08-21 08:53:15  来源:  
 
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而教育管理理论直到19世纪末期才得以诞生。之所以在这一时期诞生,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这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相联系。这一时期,社会对教育有了更大的需求,学校数量、规模迅速扩大,教学内容和方法呈多样化趋势,出现了许多需要组织管理的问题,因而要求有一套管理理论和方法与之相适应。其次,这一时期西方工业管理理论有了重大进展,工业管理理论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管理理沦。同时,西方一些国家教育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这也为教育管理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教育管理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做好教育工作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教育者的素质,这主要指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专业水平等;其二教育的组织和管理,这要解决如何协调众多教育者的关系,如何使教育者发挥作用,如何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等,使教育组织有效地运转。换一个角度,我们把教育视为一个系统,那么教育系统的改革与发展又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是社会环境层面,这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对教育影响的因素;其二是教育教学活动层面,这要求我们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合作以及如何生存;其三是教育管理层面,也就是如何合理有效地配置现有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这三个层面应该是协调并进、相互适应的。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教育系统的内部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内容与结构调整,环境和教育系统的综合与交互使用促进了教育管理思想、内容、方法和体制的改革创新。我们必须增强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改革的适应性,使之协调演进。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取得了很多成效。对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要求更为迫切。但是,在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中,具体的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得较多,对教育决策理论的研究尚感不足。

教育决策是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新的形势下,无论是教育行政机关还是学校,都对教育决策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决策要提升其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决策失误,教育事业才能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研究教育决策理论。一方面,我们应该善于借鉴国际上已经发展相对成熟了的教育决策理论和技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构建本土化的教育决策理论。西方教育决策理论的涌入,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以借鉴的资源,但是我们在借鉴这些资源的时候,必须认真梳理,从深层次上认识其产生的哲学渊源和文化背景,切忌生搬硬套。孟繁华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选定了以教育组织决策作为研究课题,经过努力,检索了大量中外文献,着重研究了教育组织决策的思维范式问题,认为传统的机械思维范式有明显的缺陷,提出了新的适应思维范式,并从理论上论述了适应思维范式的优越性;分析了判断一项决策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可行、效用和创新三个标准;探索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本质及层次,提出决策事件的“七层次说”;通过研究教育组织决策系统的分解和协调、决策权的来源与分配、集权与分权的测度,理清了决策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设计了教育组织决策系统的三个模块、六个模型。论文观点鲜明,立论严谨,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具有探索和创新意义,受到专家的—致好评。

(《教育管理决策新论》孟繁华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本文为顾明远先生为该书作的序,略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2.8.15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