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传统文化是文化力核心——北大社《文化力》作者高占祥访谈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传统文化是文化力核心——北大社《文化力》作者高占祥访谈
2008-03-14 08:31:58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信息中心2008-03-07 
 
 《广州日报》:《文化力》一书是您继《人生宝典》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您怎么定位《文化力》?

 高占祥:《文化力》这本书的出发点着重在于指导社会对文化力的认识。希望能唤起社会发掘文化力,从而提升文化力,达到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广州日报》:能给读者介绍一下《文化力》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吗?

 高占祥:多年来,我从事文化工作30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文化之力量的问题。

 在全球化越来越势不可挡的大背景下,我把我一直以来思考的关于文化力的一些关键问题写了出来,没想到不管是领导或者是普通市民,都对这本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不同的人都能从文化力这个话题中得到启迪和启示。

 2004年9月,我发起召开了一个文化高峰论坛,主要有季羡林、王蒙等文化名人参加,会后发表了“甲申宣言”。这次峰会后,我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文化力的事情,经过反复的思考和积累,才有了这本书的出版。

 《广州日报》:您在书中提出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高占祥:文化蕴涵着巨大的力。这种“力”并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因而,人们更形象地将文化之力称之为“软实力”。从本质上说,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而文化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身的。”

 文化力是不是软实力的核心,我们要看其是否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在软实力范畴,文化是否具有主导性,其次是在硬实力范畴,看文化是否具有先导性。

 文化是文明基石。文化力是文化活动的引擎,它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活动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凝聚成永恒的民族精神。

 同时,文化是社会肌体健康的基因。没有先进文化力贯注和支撑着的政治,会产生强权专制或懦弱腐败,会产生迷信与盲从,甚至是冷漠、无情和残酷。没有文化力对于经济的推动,经济也难以维系持久的繁荣与稳定的发展。文化力推动着政治、经济协调进步,共奏凯歌。

 文化力与物质科技硬实力,相互作用,相互依靠,难以分离。两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风鹏并举,协同前进。

 《广州日报》:您觉得中国的崛起在文化发展方面还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高占祥:作为软实力的核心,文化力在人类的发展中有反哺作用。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中,要大力复兴文化力、发展文化力。

 21世纪是一个文化争雄的世纪,文化力作为软实力的核心将会被普遍接受和认识。

 《广州日报》:今年以来,各种历史文化题材的书籍都相当畅销,这种现象是否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和您提出的文化力量有何关系?

 高占祥: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国学越来越重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文化工作的老人,我也对此深感欣慰。

 在这本书里,我也讲到了文化力的来源问题。传统文化是文化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化、时尚化、通俗化构成了我们当今的文化。在这些不同层次的文化元素中,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核心。正是由这些多样化的文化相互撞击,才产生了文化力。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信息中心2008-03-0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