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特色办学 功在千秋——评华中师大版《高等农业院校特色化》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特色办学 功在千秋——评华中师大版《高等农业院校特色化》
雷先莲
2008-03-26 09:12:14 来源: 华中师大出版社供稿2008.3.26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业已进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稳定与否、兴衰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安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指导,离不开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由长江大学副校长、研究员撰写的《
高等农业院校特色化
》一书,是根据我国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现状,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并依据农业院校的特点,针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现实,系统地研究了高等农业院校走特色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探索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院校发展道路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理论上是一个突破,填补了高等教育研究上的一个空白。该书突出的特色有两点:
第一,研究理论方面的特色。
(1)该书探讨了高校特色化的本源,认为物质世界的差异性是高校特色化的源头;个性张扬的本能性是高校特色化的动力;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使高校特色化成为必然。在此基础上,本书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多样性,生态位理论与格乌司原理,市场经济理论与其竞争力来源,社会冲突理论与社会分工和合作等方面分析高校特色化之必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
(2)该书指出,无论什么类型的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在无力全面保持最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质量等方面,因而只能使部分学科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行业或地区优势,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即使是比较多的学科处于较为领先地位的综合型大学也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突出的学科特色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进军。只不过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选择特色化道路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同的。对于重点(综合性)高校来讲,特色化更多的是发展的需要与必然,而普通高校的特色化首先是其生存的必需。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第二,该书具有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特色。作者从教育学、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野中探寻特色化的理论依据,是独到的。作者力图从高等农业院校特色的内涵与外延理论出发,较为深刻地剖析教育的内核,同时通过个案分析,如云南农业大学的学科与专业,湖南农业大学专业宽口径培养人才,山东农业大学强化实践的校内基地教学模式,河北农业大学走“太行山道路”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湖北农学院坚持面向基层培养人才的探索等等。探寻了一些高校的特色化发展,总结出了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指导同类高校或其他高校选择发展道路的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高校特色化研究在时下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国内外对其研究的不在少数,但该书的现实性、针对性强,研究能独辟蹊径,切中跨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要害,有的放矢地回答了高等农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的问题,该书的出版,引起了高教界的浓厚兴趣,并产生了较大反响。
该书被评为中南地区大学版协2005-2006年优秀专著奖、2007年湖北省100种好书奖。
来源:华中师大出版社供稿2008.3.26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