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评《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评《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
李一军
2002-08-27 08:52:52  来源:  
 
 
未来社会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社会,谁能在这场信息革命中领先一步,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全球信息化和发展信息经济的浪潮,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今天的竞争不再是规模经济的竞争,而是速度经济的竞争,企业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快速响应市场,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必须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推动企业全面的管理变革,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赢得竞争优势。
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是企业信息化。国家的“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再是企业的效益工程而是企业的生存工程,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势必被社会生态无情的淘汰。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缩小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的生活和就业、政府职能以及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带来十分深刻的变化,无异也对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管理问题。企业经营模式、组织模式、生产模式等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企业管理的内涵也得到进一步的延伸。除了传统的企业财务、库存、销售、采购、生产等管理以外,涉及整个企业价值链的许多环节也被纳入管理范畴,企业管理由面向内部资源管理转变为面向整个供需链的管理。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代企业管理向着“运营过程化,功能集成化,组织扁平化”的趋势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兴起了管理变革的浪潮,陆续创立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管理新思想和新模式,如企业再造工程、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等,它们分别概括了不同领域和侧重点,无一不与信息化相联系,都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时代特色的应用,它们所代表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升级,更是管理思想的创新。
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只是效率,更是管理上的革命,谁把握这一利器,谁就能获得竞争优势。研究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的相互影响,结合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以推动管理创新,才是信息化真正广阔的应用空间。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启动并不晚,然而由于过于偏重信息化的技术本身,目前为止真正获得很大成效的企业并不多。企业还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较低、管理粗放等问题,有些好的管理思想,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和探讨阶段,国外许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由于缺少理论上的真正消化与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撑,而无法成功地应用到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因此,如何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改革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企业管理者的一个困惑。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比较,缺乏效率是最致命的弱点,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只有进行管理革命,而利用信息化建设这样一个机会,将会为企业的管理变革提供一个最佳的平台和工具。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密不可分,企业信息化促进了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变革又为企业成功实施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基础,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因此,对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的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初次翻开王众托教授所著《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清新感觉。作者不是以技术为中心介绍企业信息化和管理变革,而是从崭新的角度,以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的结合,以大量的研究材料客观地展现其内在规律,侧重于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泛泛地介绍现状。就目前企业信息化研究现状来看,分散的、应用性的研究较多,而系统的、理论性的研究较少;从信息技术、系统环境等角度进行的较多,而从管理模式的变革,尤其是从管理变革与企业信息化发展二者之间互动关系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本书观点新颖,注重实用,既有系统的知识介绍和理论阐述,又有典型经验总结,既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又力求行文通俗易懂。视野宽阔、思路清晰、论述精辟、分析透彻,堪称本书的一大特色。
该书得出了以下几个有创造性的结论:
1.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来审视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的结合,是本书贯彻始终的一条主线。关于信息化的研究不能仅仅着眼于信息技术本身,而要把它看作是一项复杂地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和考虑,需要从从信息化与管理业务的有机结合着眼,总体上加以综合分析。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管理也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研究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相互关系,在结合点上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既是管理的创新,同时又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书中所阐述的这种独到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视角,开辟了新的系统工程领域。
2.探讨了企业信息化失败的原因,提出了应该从管理业务实际出发建立新的系统观念和系统结构的思路。企业信息化受技术推动的作用大,而受实际需求的拉动作用小。在管理领域中,除了技术因素之外,环境、人和组织的行为因素常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人们往往对这种复杂性认识不足,主要着眼于技术系统而忽视与管理业务的结合,因而导致开发失败,或者开发出来后不能在管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作者从认识上分析根源,探讨信息化应该如何与管理变革相结合,从企业自身整体利益需要出发,既促进管理创新,又能使信息技术在企业中更成功、更深入的应用。
3.提出创建“知识系统工程”这样一个新学科。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以信息管理为基础,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作者在分析了当前知识管理研究分别以信息管理和人的管理两个角度研究的局限性,提出创建“知识系统工程”新学科,把存在于企业人力资源中的不同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技术、管理方法乃经营战略等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组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系统工程与管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推动管理现代化的工作。作者在对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始终以系统的观点,从高视角对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的结合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将多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经济发展与信息化的作用入手,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其进行剖析,审视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使研究成果更具有系统性和指导性。
 该书研究难度大,所讨论的均是学科前沿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创新性突出,体现了作者具有敏锐的学术洞察力、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全书自成体系,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所说的,当前介绍企业信息化技术的书和介绍管理变革的书有不少,而讨论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的关系的书还没有见过。如何分析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的关系,的确是一种挑战,而这恰恰是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值得指出的是,作者紧紧抓住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的关系问题,并以此为主线展开讨论,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揭示问题内在的复杂性,挖掘理论本身的深刻内涵,提炼成功企业信息化的实践。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上独具匠心地提出了从广义信息系统工程的这样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技术、信息、人和组织的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大大提高了本书的启发性和可操作性。
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只有深刻挖掘出书中所讲理论的内涵,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特点去应用它,才能真正体验出本书的价值。相信这样一本不可多得的书的出版,一定会对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许多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来源:人大社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