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给第四代新儒家提个醒——我再版60年前旧作《中国的儒学统治》(人大社)之因由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给第四代新儒家提个醒——我再版60年前旧作《中国的儒学统治》(人大社)之因由
刘绪贻 武汉大学教授
2008-07-18 09:35:18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7-17
书名:
《中国的儒学统治——既得利益抵制社会变革的典型事例》订购
ISBN:7-300-07343-3
作者:
刘绪贻
装订:平
印次:1-1
开本:16
定价:¥18.00
字数:140千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发行编号:B0421
出版日期:2006-05-31
■我认为中国之所以极难迈出工业化、现代化步伐,是和中国两千年的儒学统治密不可分的
60年前我写的一本英文小书《中国的儒学统治:既得利益抵制社会变革的典型事例》的中译本终于出版了。我先对这本书的身世作番交代,以便人们了解我为什么急欲出版这本书的拳拳之心。
1944年底,我去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社会学,带着探索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研究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力图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失败的原因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我想探本溯源,先寻求这个问题的历史、文化原因,便以《中国的儒学统治——既得利益抵制社会变革的典型事例》作为我硕士论文题目。经过研究,我认为中国之所以极难迈出工业化、现代化步伐,是和中国两千年的儒学统治密不可分的。总的说来,儒学统治对中国工业化、现代化是具有重大阻碍作用的。
■我们曾放松了对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主义残余及其理论基础——儒学进行必要的、不懈的批判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并且在三年恢复时期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运动,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主义,使我感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已经在望了。但在接下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在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和改革还不彻底时,过早过激地进行了消灭资本主义的斗争。
“文革”期间,邓小平经三落三起,意识到1978年以前的20年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问题,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他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个讲话虽未直接提出反对封建主义的问题,但其主旨实质上是反对封建主义的。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邓小平深感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对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严重阻碍作用,在1980年8月1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明确指出: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着的主要弊端有“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上面讲到的种种弊端,多多少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在进一步指出许多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具体事例后,他紧接着提出:“我们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但是,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没有能够完成。现在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否则国家和人民还要遭受损失。”
由上所述,足见必须“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论点,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理论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指导思想,但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就提出的这个“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我们完成的情况如何呢?看起来是很不理想的。各种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表现还十分流行,有时在有些地方还很猖獗,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愤恨和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这些现象说明,在当代中国,反对封建残余思想,仍然是一项十分严峻的历史任务。这种情况,直到今天并无好转,邓小平理论的贯彻实施是不完整的。
■不仅肃清思想政治方面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远未完成,作为封建主义理论基础的儒学,近年却有被过分抬高之势
还应提到的是,作为封建主义理论基础的儒学,以现代新儒学的名义不断跳出来兴风作浪。对于这个问题,方克立教授作了详细的研究。据他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新儒学在大陆已经失去了市场,只在香港、台湾延续其生命,“文革”期间发展比较迅速。这些现代新儒家的主要学术活动便是“返本开新”,以“内圣”开“外王”。
港、台和海外现代新儒家虽然处境可悲,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宏扬儒家学术”、“重建儒家价值系统”、“儒学的第三期发展”这些上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港、台和海外现代新儒家提出和一直坚持的口号,随着对外开放和海内外学术交流的发展,逐渐被国内极少数学者所吸收。此后几年,许多学者关注并参与讨论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形成一种文化热;在这种文化热中,由于海外华裔现代新儒家杜维明等人回国讲学时的大力宣扬,由于长期生活在国内、曾经是现代新儒家的几位先驱的重整旗鼓,由于“四人帮”批孔批儒运动引起的逆反心理等因素导致的孔子和儒学地位的上升,国内在思想感情和理论观点上和现代新儒家通声气的人,便日益多起来了。
据一些学者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港、台现代新儒家的反哺下,经过10余年的酝酿准备,大陆逐渐出现了一小批新生代的现代新儒家,方克立教授称之为第四代现代新儒家。大陆现代新儒家的新特点,就是要建立一个以儒教为国教、政教合一的、儒家共同体专政的儒化国家,以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这是妄想,但他们积极造势:开会、出书、办杂志、办网站、演讲、接受媒体采访、促进儿童读经,的确骗了一些轻信的人,对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起着一定的干扰作用。
■我要通过出版这本书,来证明儒学统治是如何阻碍科学与民主的产生和发展的
综上所述就是我要出版这本60年前写的小书的原因。本书的主旨,是论证儒学统治是使中国社会长期停滞在封建主义阶段,难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极其重要的原因。比起其他论述阻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论著来,它有以下特点。第一,它从社会学角度,运用“既得利益”这一概念证明:如果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相同既得利益,这个社会就很难实行变革。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两个组成部分——皇室和儒士阶层都在儒学统治中具有深厚的既得利益,所以儒学统治就必然阻碍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这一论点似尚未见其他类似论著系统论述过。第二,这本小书系统叙述了中国儒学长期发展的历史,特别是揭露了西汉皇室和儒家阶层如何互相利用以使儒学取得独尊地位,此后历代皇室和儒士阶层如何相互利用以维护儒学统治的各种不光彩活动,有利于人们摆脱或免于产生对儒学不应有的盲目信仰和敬畏之情。第三,这本小书举了一些实例,证明儒学统治是如何阻碍科学与民主的产生和发展的,有助于人们少受甚至不受各种现代新儒家的欺骗。(摘自:北京日报)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7-1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