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职场“浑人”的12种嘴脸——《论浑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职场“浑人”的12种嘴脸——《论浑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07-31 09:16:07 来源: 《论浑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对同事冷漠的员工、恃强凌弱的职场恶人、不明事理的上司……承认吧,每个办公室都有粗鲁、自私、根本不在乎自己踩了谁的员工。他们会把你气得火冒三丈,大叫“浑人”。大到谷歌、英特尔、西南航空公司、美国国际开发总署,小到律师事务所、酒吧、实验室,每个组织都有与“浑人”交战的战场。作者
萨顿
博士的“浑人”概念曾获选《哈佛商业评论》“突破性观念”。本书不光反映了职场中存在的摩擦问题,还清晰地揭示了这一问题对于企业的重要影响。
一打脏活儿——常见的浑人举动
我总结出两条标准,用来检验他人到底是不是个浑人:
测试一:跟那个有待验证的浑人说过话之后,“目标对象”是不是感到压抑,没了精神,是不是觉得受了对方的羞辱和贬低?特别是,目标对象的自我感觉是不是变糟糕了?
测试二:那个有待验证的浑人是不是专爱整治比他要弱小的人?不怎么招惹比他强大的人?
虽然有些浑人会当众大发雷霆,当众表现得傲慢无礼,可有些浑人却爱给你耍阴招儿。高声侮辱、贬损部下和对手的家伙,更容易被他人发觉,也更容易加以调教。为描述浑人们的狡猾手法,我列举了12种常见的举动,正是浑人们搞卑鄙勾当的手法。
1.人身侮辱
2.侵犯他人的“私人领域”
3.突如其来的身体接触
4.言语或肢体上的威胁和要挟
5.猥亵下流的“笑话”或“奚落”
6.电子邮件骚扰
7.贬损受害者的地位,使之丢脸
8.习惯性地当众羞辱他人,或是贬低对方身份
9.无礼的插嘴
10.两面三刀
11.摆臭脸
12.对他人视若无睹
想戴上公认浑人这顶帽子,可要难得多:要有某种一以贯之的模式,一个接一个地轻视别人、贬低别人、羞辱别人、压抑别人,让别人觉得人生无望,自尊受伤;也就是说得你劣迹斑斑,恶贯满盈。心理学家按行为的一致性(不分时间地点),对状态(短暂的感觉、想法和举动)和个性(持久的个人性格)做了区分——要是有人连续冒犯多个受害者,那就是公认的浑人。
倘若我们的职场鼓励人人做浑人,尤其是鼓励那些“最棒的”、“最有权力”的家伙做浑人,那么,在此种不当的环境压力之下,我们每个人都有做浑人的潜质。虽说我们应当尽量谨慎地使用这个词,但有些人的确是自讨的,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折腾别人。
一位公认的浑人是制片人斯科特·鲁丁,据说他是好莱坞最卑鄙的大佬。按《华尔街时报》的估计,在2000—2005年之间,他炒掉了250个私人助理,鲁丁自己说是119人。前助理们对时报控诉说,鲁丁习惯性地朝他们大吼大叫——有一位助理说,他被炒掉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他给鲁丁送错了早餐松饼。鲁丁先生自己全然忘了此事,可他也承认,这种情况“完全可能”。
电子杂志《沙龙》(Salon)采访了另一位前助理,她早晨六点半接到鲁丁打来的电话,让她提醒自己给安吉里卡·休斯顿(美国女明星)送花,庆祝后者的生日。当天上午十一点,鲁丁把助理叫进办公室,咆哮说:“混账!你居然忘了提醒我给安吉里卡·休斯顿送花!”这位前助理还说:“自动门合上了,他的身影慢慢消失。我最后看见的是他的手指头,轻蔑地朝我挥了一下,把我赶了出去。”
会做这种事的,倒也不光是男人。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沃纳科公司的前CEO琳达·瓦奇纳,酷爱当众挖苦没完成业绩,或是“没能讨好她”的下属。沃纳科瑜珈衫分公司的前总裁克莉斯·海因告诉《纽约时报》:“要是你没能凑够数,她会扒光你的‘衣服’,让你觉得自己赤身裸体,可怕极了。”另一位前雇员说,瓦奇纳的辱骂经常“对人不对事,拿别人性别、种族和宗教开涮的时候特别多。”
成日挖苦下属的可不光是这些有名的大老板。《哈佛商业评论》上那篇小文发表之后,我收到很多控诉老板常年累月侮辱部下的电子邮件。看,有位来自苏格兰的读者这么说:“我认识位女士,她老板可怕极了。她工作的地方办公室很小,没有洗手间。她怀了身孕,得经常去厕所。她只好借用隔壁商店的厕所,可老板觉得她去的次数太多了,索性把这全算进了她的休息/午餐时间!”
一位从前在某大型公用事业单位做秘书的读者称,她辞职是因为老板(女!)爱抚摸她的肩膀,撩弄她的头发。
如果这些故事属实,那以上这些老板都可算成浑人,因为他们不断对为自己工作的人,尤其是自己的下属做出卑鄙行径。偶发性浑人和公认浑人的区别之处——只要一有机会,公认的浑人就会朝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放毒,但绝少,甚至从不对比自己有权势的人来这套。
我们必须界定浑人为何物,乃是因为我可不想培养没骨气的软脚虾和应声虫。我是要帮各位把卑鄙小人找出来,调教他们,摆脱他们。如果你想学的是什么文雅言辞、职场礼仪,拜托去看个人修养的书。我这个人信奉反抗有理,还嘴无罪。不管是学生群体还是高层管理团队,多方研究都表明:对于从事非常规性工作的团体来说,建设性争论——当然不是针对个人的下作吵闹——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我在《行之有效的怪点子》一书中也说过,在挑选人手方面过于刻板僵化的组织会扼杀创造力,变成充斥着无聊应声虫的闷骚地方。
适度的摩擦对组织是有益的。举个有名的例子,英特尔公司的创办人兼前任CEO安迪·格鲁夫是个固执己见又好辩的人,可他素来就事论事,而且欢迎别人——不管是刚加入公司的工程师,还是听他商业战略讲座的斯坦福学生,或是英特尔的高层主管——提出不同的论点。在格鲁夫看来,找出真相才是焦点所在,而不是把对方驳倒。鄙视没骨气的软脚虾可不光是我个人的喜好,早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种人败坏组织。一系列针对组织开展的对照实验和现场研究显示,如果团队在互相尊敬的前提下鼓励开展思想上的争鸣,人们能提出更好的点子,工作绩效也更优异。故此,英特尔会让员工学习如何争论,要求所有新进职员参加“建设性对峙”学习班。然而,上述研究也表明,如果团队成员发生个人冲突(出于泄愤的目的而对抗),他们的创造力、绩效和工作满意度就会一落千丈。换言之,要是人们表现得像是一伙浑人,整个团队就好不了。
当然,这里我要为那些存在社交障碍的伙计们说句公道话,他们中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感觉过于迟钝,可能偶然会做出浑人之举。不错,情商高的人擅长接纳他人的想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这种人令人愉快,适于出任领导岗位。可也有些极有价值的员工行为古怪,社交能力糟糕透顶,不可避免地会伤害到他人的情感。
心理虐待——职场浑人多的是
大家一听说我在写这个题材,有关这些衰人的故事就蜂拥而至,根本用不着我开口请求——人们主动找上门来,告诉我一个接一个的浑人故事。
请看以下研究结果:劳瑞烈·凯什利和凯伦·贾格提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在密歇根一个典型样本中,700名住院医生有27%的人曾在职场遭到过某人的侮辱,约有六分之一的人报告说经受了长期的心理折磨。针对护士的研究表明,他们遭人侮辱的比例极高。做出这种行径的主要是医生,但也包括病人及其家属、护士同事或上级管理者。
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2002年有关职场冲突和欺凌行径的报告中,凯什利和乔·纽曼对于将近5000名职工做了调查,列举了60种“职场负面行为”;其中36%的人说受到过来自同事和上级的“持续性敌意”,也即“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每个星期都至少要遭受一次攻击行动”。样本中有20%的员工说经历过辱骂和攻击行为,其中包括吼叫、发脾气、羞辱、狠瞪、排挤、造谣以及“推、搡、咬、踢和其他骚扰”,程度从“适中”到“大量”不等。
相对于心理虐待,欧洲的研究人员更喜欢用“恃强凌弱”这个词。夏洛特·莱纳尔及同事查阅了有关英国职场恃强凌弱的研究,估计30%的英国工人至少每个星期碰到一次类似行径。
在全英国范围内进行的调查发现,监狱、学校和邮局系统是最容易发生恃强凌弱行径的;但在一个594名“初级医师”的调查样本中,该种行为的出现比例也很高:37%的受访者说去年受过欺负,84%的人暗示说见过针对其他初级医师的欺凌行径。
此外还有很多调查表明,心理虐待和凌弱行径在其他国家也很常见,如奥地利、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芬兰、法国、爱尔兰和南非等。这种恶劣行为大多是上司对下属的(估计占总数的50%~80%),同级别的同事之间也有一些(约在20%~50%之间),“下克上”(部下要挟上级)的情况不到1%。男性女性做出这种恶劣行径的比例,历次调查结果不等,但很明显,男女受害的比例大致相等。而尤为明显的是,欺负和心理虐待行为大多发生在同一性别当中,也就是说,男人更喜欢欺负男人,女人更喜欢欺负女人。
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更容易做出恃强凌弱或辱骂行径呢?这个问题尚无定论。不过,美国最权威的一些研究表明,在这个问题上,两性之间并无明显差异;而欧洲的研究则暗示,男性更容易辱骂别人。欧洲的研究还表明,受害者遭到多人(一般而言,男女皆有)“滋扰”的情况很常见。简而言之,典型的浑人可能是位男性,但在各国的研究中,贬低、轻视、侮辱下属和同事的女人也不少。
研究职场恃强凌弱、心理侮辱、滋扰、专制和不文明现象的学术著作多得能排出一长溜儿来——光是已经发表的文章就有成百上千。根据不同种群,谁对谁做了什么事的比例如何,职场虐待有哪些特定类型,人们早就一一下了定义,做了测量。一句话,铁证如山:职场浑人多的是。
小测试
你是公认的浑人吗?
你内心怪兽现身的迹象说明:你对同事的典型看法,以及你们之间的交流情况,与下列说法相符吗?请选是或否。
你对他人的下意识看法是什么样的?
1.你觉得周围的人都是无能的白痴——而且你随时随地都克制不住地要把这一点告诉别人。
2.要不是跟现在这群爬虫共事,你本来是个好人。
3.你不信任周围的人,他们也不信任你。
4.你把同事当成竞争对手。
5.你认为把别人踩在脚下或者把他们踢出局,是一种“往上爬”的好办法。
6.看到别人痛苦不安,你暗自得意。
7.你经常嫉妒同事,要是他们工作进展顺利,你觉得很难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
8.你亲密朋友很少,敌人却很多,但你为这一点深感骄傲。
你怎样对待别人?
9.面对职场里的失败者和蠢蛋们,你有时候克制不了怒气。
10.面对职场里的有些白痴,你会怒目而视、侮辱,甚至不时大吼大叫,你觉得这种做法挺管用——要不然,他们根本不长进。
11.团队取得了成就,你会把荣誉都归到自己名下——本来就是啊,要是没了你,他们能成啥事儿?
12.开会的时候,你很喜欢说一些看似“无辜”的评论,完全是为了羞辱别人,让别人觉得不舒服。
13.你对别人的错误眼尖嘴快。
14.你从不犯错。要是有事情出了岔子,你总能找到该怪罪的白痴。
15.你经常打断别人,因为,你总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说。
16.你经常奉承上司和其他有权的人,你希望下属也如此对你。
17.你的笑话和嘲弄有时会很过分,但你必须承认它们真的挺可笑。
18.你热爱自己的直属团队,他们也喜欢你;可你跟其他部门随时都处于战争状态。你把其他所有人都看成是废物,反正,既然他们不属于你的团队,要么无关紧要,要么就是敌人。
人们对你有什么反应?
19.你注意到,人们跟你说话时似乎在避免与你视线接触——而且他们大多很紧张。
20.你有种感觉,人们在你周围时,说话分外谨慎。
21.一直跟你保持电子邮件往来的人总是充满敌意,你经常跟这些怪物在邮件里展开“激烈对骂”。
22.人们似乎总是吞吞吐吐,不愿把个人信息告诉你。
23.你一出现,人们似乎就停止了嬉闹。
24.你一到来,就总有人提出要告辞。
给测试打分
看看你一共有几道题答了“是”。虽说这并不是一套经过科学检验的测试题,但在我看来:
0~5个“是”:你应该不是个公认浑人,除非你做题时自欺欺人。
5~15个“是”:你大概处在公认浑人的边缘状态;或许你该在情况恶化之前动手改变自己的行为了。
15或更多个“是”:对我来说,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公认浑人:尽快找人帮忙吧。但,拜托别找我帮你,因为我可不愿碰到你这号人物。
本文摘自《
论浑人
》 (美)
罗伯特·萨顿
著 闾佳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来源:《论浑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