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书香:《北京魅力》今古交错的分量——《北京魅力》北京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书香:《北京魅力》今古交错的分量——《北京魅力》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08-01 10:58:02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网站 
 
 《北京魅力》是一部精心写作的创新之作。以在北京生活50年和集中写作5年的实践基础上,在精心建立“北京资料库”和“北京图像库”的资料基础上,《北京魅力》一书在“研究方法——表述方式”等层面,都试图作出创新。

 研究方法新

 《北京魅力》一书,对北京文化研究方法作了新的探索,试图超越多半仅限于局部问题、实证方法、孤立研究的历史局限,开创一种注重整体角度、哲学深度、世界历史高度的新方法。

 这种新方法,有助于北京文化研究发生三个新变化,从而克服旧方法的历史局限与理论局限。北京文化研究成果的数量是相当多的,但多半仅限于个别方面、个别问题、人别事件、个别文物的局部研究;对北京历史文化作总体研究的学术成果,数量却少得可怜。

 只要粗略地翻翻《北京史百年论著资料索引》,就可以看出问题症结所在:近百年来,专门研究慈禧这个历史人物的著作就有45部,论文有69篇;而专门研究“北京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论文,一共仅有46篇,著作更少得可怜。

 个别同题的具体研究,固然是北京文化研究基础,但只有这种研究,缺少总体研究,难免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重大局限。比如小胡同、四合院,对北京文化来说固然重要;但光讲这一点,却难见北京文化全貌;否则小胡同、四合院越来越少了,怎么讲北京文化呢?

 本书从孤立的北京研究,转向从世界历史高度来看北京、北京文化。

 如果仅仅是单就北京论北京,那就很难真把问题说清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仙人执玉尺,量君多少才”。衡量北京文化的“玉尺”,就是世界历史,世界城市史,世界文明史,乃至人类与文化起源和发展的整个历史。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为了2008年奥运会而讲北京文化,今天向国人世人讲北京文化、更需要全球化的大尺度。

 力图上升到注重整体、哲学理论思维和世界历史的新高度,来研究北京文化——这是《北京魅力》的一个创新,当然这还只是一种初步尝试。

 表述方法新

 为了充分展现北京文化魅力,光有灰色枯燥的文字叙述是不行的,仅仅有个别插图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从300来次实地考察中拍摄的近3万张照片中,精选出480多张,使《北京魅力》一书变成了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小人书”,甚至是图文一体化的“北京资料库”和“北京图像库”——这是该书在表现形式、叙述方式上的新尝试、新探索。

 我不仅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文化,而且在近5年间,做了300来次实地考察,力争再现一个古老而鲜活的北京;

 我不仅用语言文字记录北京城市、北京文化,而且花了5万元,购置了一套数码照相设备,我们一家三口,围绕这个大主题,共拍了3万来张照片;

 我们不仅初步建立了一个“北京文献库”,而且草创了一个“北京图像库”,把3万来张照片分成十多个专题,分门别类、有序贮存,作为创作《北京魅力》的重要图像资源;

 《北京魅力》大体上是平均一页一图,有文有图,图文互补,相得益彰,我记得小时候喜欢在北京胡同里的租书店里看“小人书”、“连环画”,这就是一本关于北京,北京文化的“小人书”、“连环画”。通过图像,可增强《北京魅力》的真实性、直观性、生动性、具体性、想象性,而文字则加强该书的学术性、理论性、深刻性。

 《北京魅力王东王放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8年6月 定价:78.00元

 本文摘自《淮北晨刊》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