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上海大学出版社《大都会》自序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上海大学出版社《大都会》自序
葛红兵
2009-01-21 09:18:04 来源: 上海大学出版社供稿
我常常感到自己的才华不够,不能写出内心感到那种对真情的渴慕和赞美。 对爱情的赞美、对亲情的赞美、对友情的赞美、对智慧和信仰的赞美,对藏族少年的赞美、对白玉的赞美、对玉箫燕的赞美,对大自然的赞美,对茶叶和茶水的赞美,对建筑的赞美,对土地的赞美,对土地上行事的人们的赞美,等等。
我渴望领略它们,哪怕万分之一。
而这一切都来自土地。我想了很久,一个不拥有土地的民族,它不会热爱自然,不会保护自然。大地在过渡砍伐、放牧、开垦、采挖中塌陷;一个不拥有土地的民族,它不会真正热爱生命,它无需守护什么,带着一无所有的内心,它拥有的只是虚无和憎恨;谁能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拥有安全感呢?漂泊的人,不能在自己的地上生活的人,他的根须只能在空气中溃烂。长久以来,我们因为种种原因,把居住看成是土地,我们买房子觉得买到了土地,我们还把耕作看成是土地,我们在地上耕耘,觉得拥有了土地,这是何其可怜的想法呢?你在河上漂流不等于你拥有了河流,你捕到了水里的鱼,不等于你拥有了水。有的人以为他们离开的乡村,离开了对农作物的依赖,成了一个城市居民,他们就可以不需要土地了,真的吗?这是何其肤浅的见解呢?
这是一部赞美土地的书——我也把它献给那些没有土地的人,它是为所有没有土地的人写的小说,然而它是悲剧的——我们不可能拥有什么,我们什么都不拥有,包括土地。
人生如有起落不外乎这样四种命运:穷生富命;富生穷命;贱生贵命;贵生贱命。而没有起落,无外乎穷生穷,贵生贵。太平世道,后一类的占了多数,然而人们的目光却多被那少数的吸引。我想理解一下命运,崔浩是贱生富命?李愚是贵生贱命?戴航是贱生贵命?那么谁又是富生穷命?我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永恒的,生在富贵之家,不一定你就会有守住富贵,生在贫贱之家,不一定你就一定永生贫贱。
我想,我已经有能力写一点命运的事情。我也知道,要真正理解人的命运,一定要把它和土地联系起来,我要写他们在大地上的命和运,尽管他们是一些失地的人,无根的人,一群可怜虫,然而这是合理的吗?苍天应许他们,让他们繁衍生息,却不给他们立足之地?
最后想说一点关于我对小说的理解。迄今为止已经写了《我的N种生活》、《未来战士三部曲》、《财道》、《沙床》等成功和不成功,出版和未出版(有些可能在我有生之年永远不会出版)的长篇小说不下十余部,另外还有中短篇小说数十篇(部分集结为《葛红兵中短篇小说佳作选》出版),我曾经以为我把小说弄得很通,我也曾经以为我的人生经验足够真,我对世界的思考足够真,后来我才知道,小说不是我们创作的结果,相反,它是法官,它检测我们,在它面前我们永远是肤浅的,我们的经验永远不够丰满,我们的思考永远不够真切,我们的语言永远不能承受长篇小说的检阅。
我怀着虚妄写作。我的虚妄是,我以为土地是解开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社会之真的最有效的钥匙,我以为所有的一切都将在对土地的种种方式的变化中开场,也将在未来我们对土地的重新审视中结束,城市和乡村因为土地会割裂,也会在土地中和解。
我写的是一个关于上海的故事:城市和土地分离,又和土地和解的故事;一座城市,它在大地之上向上攀登的故事;一座城市,它里面的各色人聚散相依,从下只角到上只角,又从上只角到下只角不断往复,轮回又新生的故事。
大事件、大人物构成一个城市的大时代,而我试图通过“大建筑”来完整地呈现它们,我想用语言织一张网,把一个城市的大风情织进去,把一座城市的外表和内心全部包罗其中,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能做到,但是,小说对我来说是一种救赎,随着写作的进展,我的愤懑、不满在减少,我的感恩、赞美在增加。
完成第一部之后,我犹如经过了地狱,灵魂在城市上空游荡无处安妥的悲哀攥住了我,而第二部的撰写则让我得到灵魂的放松,地上的“安居”让我开始领略大都会的“美”,到第三部的时候,我已经得到解脱,我们的灵魂将会栖居在比建筑更为伟大的建筑之上。它也使我获得自信,也许未来,我会有能力绘就一张社区市井生活的当代“清明上河图”,而且我可以把这人间世写得美妙、喜气,充满赞美。
(《
大都会
》,
葛红兵
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书号:ISBN 978-7-81118-391-7,估价30.00元)
来源:上海大学出版社供稿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