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异样的生存 独特的视角——评《走向完整生存的追寻》苏州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异样的生存 独特的视角——评《走向完整生存的追寻》苏州大学出版社
许周鹣
2009-05-07 11:42:49  来源: 苏州大学出版社 
 
 本书研究的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一生的文学创作。黑人女作家是美国作家队伍中的少数,而以黑人妇女为描述主角的文学作品更少。作者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展示了她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学术功底。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上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还被认为是一位“完全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艾丽丝·沃克通过文学创作,不仅阐发了妇女主义的理念,而且构建了妇女主义文学样式。

 一、解读精到,评述公允

 本书作者对艾丽丝·沃克的作品进行了精到的解读,指出艾丽丝·沃克的作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并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集中描写黑人,主要是黑人妇女深受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双重压迫的苦难经历,赞扬了她们在逆境中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的生活能力,从而显示了黑人妇女的文化价值,确立了黑人妇女的文化身份。

 作者指出,艾丽丝·沃克从弱势的被边缘化的黑人妇女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来考察社会和人类的行动引出她的妇女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即世界上所有的文化、所有的种族、所有的思想都同等重要,都有存在的理由,都应得到尊重,所以她的作品中体现了对父权制文化和西方白人中心主义的批判和颠覆性,展示了她对人类从对峙走向共存,最终实现完整生存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

 然而,艾丽丝·沃克的创作并未止步于揭示社会的不公,而是突破黑人文学传统中对种族问题的揭露,将视线深入到历史深处,叙述了黑人性别压迫这一长期为人忽略的文化层面,从黑人文化出发进行了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正是她对黑人父权制残酷的揭露,使她备受指责。作者指出,也正是艾丽丝·沃克对黑人文化的理性认识,才会对黑人文化的发展进步提出全新命题,即黑人男性的回归与实现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的。

 正是因为艾丽丝·沃克的文学创作是建立在她所倡导的妇女主义思想之上,与一般所谓的黑人女性主义不同的是,艾丽丝·沃克宣扬的妇女主义,其内涵不仅仅在于将反对种族歧视的成分加入到争取性别平等的斗争中去,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希望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人类从对峙走向平等共生、相互融合的愿望,体现了对人类完整生存的理想追求。

 二、结构严谨,特色鲜明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对艾丽丝·沃克的人生与写作历程进行简要概述。第二章通过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和妇女主义的简要评述与比较分析,力图理清妇女主义之立场观点。第三章聚焦于艾丽丝·沃克作品的主题研究,探讨了妇女主义对沃克文学创作主题模式的构建。第四章选择艾丽丝·沃克几部代表性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结构、叙述声音、语言、文化等视角出发,探讨沃克妇女主义创作的文本结构形态和艺术特征,分析沃克如何通过对叙事手法的选择来表达和加强妇女主义的主题意义与美学效果,揭示沃克对黑人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开拓。

 本书从艾丽丝·沃克的人生经历、创作特色、妇女主义理论的创立,到创作的主题建构,及创作艺术手法,依次阐述,让读者随着作者的笔端自然地走入艾丽丝·沃克的成长历程,理解她创作的灵感与沃土和妇女主义理论产生的必然性,进而深入体察艾丽丝·沃克创作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厚重的历史感和多元的精神维度。在创作手法上,艾丽丝·沃克将黑人的土语方言、布鲁斯音乐、百衲被等具有黑人文化特征的形式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还结合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各种写法技巧,形成独具特色的妇女主义文学艺术。(本文原载于2009年1月22日《社会科学报》)

 《走向完整生存的追寻——艾丽丝·沃克妇女主义文学创作研究》,王晓英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定价15.00元。

 来源:苏州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