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晚清金融风暴幕后——《帝国沧桑》南京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晚清金融风暴幕后——《帝国沧桑》南京大学出版社
李德林
2009-05-19 10:12:48  来源: 《帝国沧桑》南京大学出版社 
 
 百年前,帝国资本在无序扩张中逐渐迷失了方向;国际资本蛮横侵入,陷阱重重;金融风暴隐忧不绝,轰然落幕;慈禧、光绪、李鸿章、左宗棠、盛宣怀、胡雪岩、徐润、唐廷枢等纷纷卷入了资本漩涡,展开了一场操纵与被操纵的博弈。《帝国沧桑》一书重现了1872-1911年间晚清王朝的资本市场。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在晚清朝廷政治、军事、经济全面崩溃的背后,金融资本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重新丈量土地带来“商机”

 1882年2月4日,黄浦江的一股寒风刮进了招商局办公室。茶叶大王、地产大王、上海滩巨商、轮船招商局会办徐润浑身打了一个寒战,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让他顿感寒意尽除:上海知县莫祥芝要重新丈量土地。重新丈量土地,那岂不是要从上海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这些租界豪强虎口中夺食吗?自己已经屯地三千亩以上,这一次重新丈量土地是一个绝对的利好消息。

 徐润反复地斟酌莫祥芝出具的政府告示:沿江一带滩地曾于咸丰八年奉委勘丈,至今二十余年,有无续涨必须复丈,并分别追缴租息地价,造册请求升科。

 曾经的荒芜之地外滩一带现在是商家越来越多,左宗棠庇护的巨商胡雪岩在淮海路一带委托别人购买了几十亩的商铺用地,汇丰、怡和等外资金融机构也在这一带购置不动产。莫祥芝这一次重新丈量这一带土地的最终目的是征收地税,填补地方财政赤字。这样一来地租价格一定上涨,之前一年自己的地租收入差不多十二万两以上,莫祥芝这一次的行动无疑推动了地租,增长了自己的财富。想到这,徐润嘴角露出了微笑。

 上海滩在鸦片战争后,由英国上尉领事巴富尔与当时的上海道宫目久,以每亩年租金一千五百文的价格,将八百三十亩土地租界给了英国人。英国人将租界地搞成了国中之国,大搞房地产开发,将租界地的价格每亩炒到万元英镑以上。英国人的疯狂吸引了世界上最冲动的资本涌入上海滩。洋鬼子将租界的管辖权弄到自己手上,土地租金也就没人能管,地价是一个劲地飙升,而县衙财政却一个子没有进,银子全让洋鬼子给赚走了。莫祥芝丈量土地无疑就是要在洋人们虎口中拔牙。

 莫祥芝的公告一出,上海滩哗然。手中握有资金的富商开始吸纳土地,准备利用政府丈量土地期间进行倒卖,这样一来租界地价迅速上涨,新闸一带由百两银子涨到五百两银子。

 洋人设计“套牢”迷局

 “恭喜雨之兄,你的地皮现在可是大赚了,日进斗金。”李鸿章第一秘书盛宣怀拍了拍徐润的肩膀,“我听说洋鬼子为了哄抢地皮,将英国领事馆的人都搬出来了。洋鬼子是最讲究法度跟诚信的,他们这一次冒着打屁股的危险争抢土地,说明上海的土地还有更大的升值空间。”徐润呵呵一笑,现在他名下已经购地三千亩,其中已建筑楼宇的有三百二十亩,造洋房五十所,楼房、平房、临街馆房等两千余间,年收资金十二万余两,在个人资产中,房地产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五。

 就在一个星期前,和记洋行顾林突然来找徐润。他是个英国爵士,徐润在宝顺洋行打工的时候两人就认识。顾林一进门就搂着徐润的肩膀:“徐老板,现在地租一个劲地上涨,你那些空着的地皮实在是太可惜了。你完全可以将手上的地皮分期开发,一期卖完了,再用这些资金开发二期、三期,这个过程中你还可以用赚取的资金购买新地皮,这样一来就具有可持续性。我们可以合作,你将公司章程交给我,我回到伦敦不出三个月就能将股票销售出去。”很快,两人就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成立宝源祥房产公司。

 一个月过去了,徐润没有等到顾林的消息,立即发了一份电报到伦敦。此时,徐润已经将汇丰银行洋买办古应春拉入局中。古应春筹集50万两银子已经买好了地皮。徐润知道,古应春跟大商人胡雪岩是哥们,古应春的资金一旦出现问题,一直跟洋商打交道,尤其是跟汇丰银行这样的外资银行打交道的胡雪岩可能就要出现资金链危机。胡雪岩一倒下,后果不堪设想。徐润发了一封又一封电报,伦敦就是没有一点音讯。

 古应春倒是很快打探到了顾林的消息,据说他喝了一点洋酒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脑子摔坏了,两百万两股本是不可能筹集来了。徐润一怒之下用旗下房产抵押,在22家钱庄贷款250万两银子准备自己大干一场。徐润坐在办公室规模自己未来的房产帝国的时候,一纸国外的电报让其惊得一身冷汗。电报是正在美国出差的唐廷枢(怡和买办大商人)发来的,老朋友唐廷枢说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像一张大网一样朝大清帝国铺天盖地扑过来。

 为了挺过这场危机,徐润将招商局账目上的十六点二万两银子划拨到了宝源祥房产公司。划拨完银子,徐润给古应春打了一个电话,那端传来古应春焦急的声音:“雨之兄,别提了,这一次我们都被人暗算了。这一次上海的地租是洋人们做的局,他们抓住了莫祥芝重新丈量土地的机会,故意将房租炒作上去,然后就是那个英国爵士顾林出来找到你合作,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套牢迷局。你是大清帝国在上海滩最大的地产商,只要抓住了你,设计一个庞大的投资计划,上海滩其他房产商就一定会将资金纷纷砸进来,这样一来流动资金就迅速变成了不动产。你已经上马宝源祥项目,退出就意味着大量地皮落入外资甚至是对手之手,不退出一定会在钱庄、银行拆借资金。而胡雪岩跟外资的生丝赌局已经开始,胡雪岩控制的阜康集团的资金都压在生丝收购预付款上,根本抽不出流动资金。这样一来只要外资银行一收缩贷款,山西票号也就会跟着紧缩银根,不能拆借资金的钱庄就面临挤兑风险。金嘉记一破产,胡雪岩的生丝赌局就跟着完蛋,上海就会发生连锁的金融风暴,宝源祥还能去哪里贷款?”

 徐润一身冷汗,当初唐廷枢已经告诫自己一个阴谋正在朝大清帝国扑面而来,难道洋鬼子这一次是拿自己跟胡雪岩开刀?

 意在打垮大清资本体系?

 1883年1月12日,北风呼呼地狂卷着枯枝败叶,大清帝国的上空阴云密布。短短几天之内,上海滩有20家商家关门破产,钱庄票号追债的人整天在街上穿梭。

 徐润正着急上火时,唐廷枢从美国回来了,一见面就长叹一声:“雨之,我们完蛋了。”徐润对此太有感受了,宝源祥挪用了招商局十六点二万两银子,唐廷枢挪用了七万两,现在招商局、开平煤矿的股票没完没了地下跌。钱庄、票号以及外资银行收缩银根,李鸿章肯定要清查招商局的账目。

 招商局跟开平煤矿的股价涨得实在太离谱了,招商局的原始股每股为100两白银。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人民币60元,招商局每股的发行价高达6000元人民币,堪称中华第一股。到了1882年,招商局的股票上涨到每股265两白银,相当于人民币15900元一股。这一次股价快速下跌到每股一百两左右,抛售的人还不断涌现。

 “这是一场资本阴谋。”出国转悠了一圈,唐廷枢对洋人操纵大清帝国资本市场的道道总算有点明白了,洋人通过高抛低吸的策略,先买入一定数量的股票,然后将股票价格拉升,刺激股民后就开始抛售,让大清的股民接盘。没有资金接盘,股票无法变现,急于变现的股民就会不惜血本降价抛售。股票一旦下降,公司的股东就会为了不赔本而抽逃股本,这样一来大清帝国兴办的洋务企业就会深陷资本抽逃的泥潭,洋人在航运业、矿产业等已经被大清帝国通过兴办企业收回的市场控制权再借机夺回去,洋人处心积虑就是要卷土重来。

 “通过股票炒作来打垮大清的资本体系?”徐润现在是火烧眉毛,哪有心思去琢磨洋人的阴谋,还是不明白洋人这样做和自己现在陷入破产边缘有什么关联。

 唐廷枢从公文包里摸出一份《申报》:“雨之兄,你看看这份报纸,看了这报纸就能明白洋鬼子是怎么玩弄我们大清股市的。”

 徐润抖开报纸,1882年6月9日的《申报》简直就是一张股票专业报纸。在《股价须知》一文中非常具有煽动性地指出:

 至今日而风气日开,华人皆知股分之益,不但愿附西人之股,且多自设公司,自纠股份,大有蒸蒸日上之势。招商轮船局为之创,自是而后,保险、织布、电线、煤矿,以及采铜、采锡,莫不踊跃争先。除竞附股份而外,又以股份票互相卖买,其行情亦时有涨跌,逐日不同。

 “你不觉得这些很奇怪吗?我总觉得这背后有人在操纵媒体舆论。”唐廷枢指着四天后的一份《申报》说。

 1882年6月13日《申报》显著的位置刊登了一篇演说文章《劝华人集股说》:

 自招商局开之于先,招集商股,创成大业。各商人亦踊跃争先,竞投股份……不但投股者多,而且卖买股票者亦不胜踊跃。此法既行,吾知中国之各商人无论大小,必皆不难获利,而且中国之美利亦将日事开拓,易见兴行……深愿此法之愈推愈广,而华人致富之术无异于泰西诸国,则由富而强,又何外侮之足虞乎哉!

 洋洋洒洒,令每一位读到此文的大清子民激动得热泪盈眶。唐廷枢看了这样的报道却胆战心惊,上帝要想让一个人灭亡,必让其先疯狂,这是洋鬼子的逻辑。他们正是在运用这样的逻辑让大清帝国的子民、大清帝国的资本疯狂。

 游戏规则在慢慢地将帝国子民逼向残酷的悬崖。胡雪岩生丝赌局已经败相显露,1882年9月,上海一级生丝价格已高涨至十七先令四便士,而在伦敦交易所的价格仅为十六先令三便士。胡雪岩却整天拿着欧洲天灾的情报资料实行坚壁清野一概收购的策略,殊不知欧洲生丝获得丰收。到了1883年8月,胡雪岩前后投入资金超过一千五百万两,几乎将身价都赌进去了。

 唐廷枢很无奈地说:“胡雪岩的生丝情报资料是赌局的决定性因素,这份资料事实上就是英国人提供的虚假情报,这是设局让胡雪岩钻笼子,股价、房产、生丝这就是洋鬼子的三簧戏。”徐润终于明白唐廷枢所说的阴谋,一张阴谋大网铺天盖地朝整个帝国掩杀而来。

 “资本功臣”悲怆出局

 停止贷款,终止汇票,索要贷款,胡雪岩焦头烂额。而此时盛宣怀正笑眯眯地给李鸿章的亲信、上海道台邵友廉秘授釜底抽薪之法:“法国的军舰已经开进吴淞口,一旦中法全面开战,在吴淞口的法国军舰第一个轰炸的就是北洋的命脉江南制造局。江南制造局没有了,中堂大人提出的海防策略如同空谈,所以中堂大人希望跟法国人化干戈为玉帛。主战的阵营有两江总督左宗棠、兵部尚书彭玉麟。暂缓二十天交付归还汇丰银行的贷款协饷银,我们就能成功擒王。胡雪岩的生丝已经开始发黄烂掉,亏损巨大,没有了胡雪岩这个财神支持买枪买炮,左季高(即左宗棠)他能打仗?”

 洋鬼子连环套处心积虑,盛宣怀心狠手辣步步为营,这一仗胡雪岩必死。阜康集团遭遇挤兑,一项项罪名在朝堂上被罗织到胡雪岩头上,上海滩的钱庄受到胡雪岩的牵连,纷纷关门,上海滩陷入股市崩盘、钱庄倒闭、企业破产一片哀鸿遍野的惨烈局面,金融风暴席卷脆弱的大清帝国。

 忙于军务的左宗棠眼睁睁看着胡雪岩就这样倒下,气急败坏一病不起,上海滩的血雨腥风让慈禧太后大发雷霆。李鸿章胆战心惊,承诺严查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

 一直盯着徐润地产生意的盛宣怀早已将宝源祥房产公司的资金状况摸清楚了,徐润根本没有钱还挪用招商局的公款。盛宣怀给李鸿章电报:“徐道向左相禀借不允。徐私欠百余万,钱庄皆不允转,拟书产交抵,声名大裂,局欠益难,人情汹汹,势甚危岌。”

 李鸿章正苦于无法向慈禧太后交差,赶紧将盛宣怀的电报呈交上去,严厉指责徐润“假公济私,导致亏钱局款,实属瞻玩”,徐润“一举”成为招商局股票暴跌的元凶,也成为大清帝国1883年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被逼迫离开招商局。同样有挪用公款的唐廷枢离开招商局专办开平矿务局。

 徐润、唐廷枢两位帝国资本功臣悲怆出局结束了这场惨烈的金融风暴,盛宣怀如愿坐上招商局督办的宝座。资本成为权柄的博弈筹码,正在将帝国推向更可怕的深渊,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扑向大清帝国。

 本文摘自《帝国沧桑李德林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来源:《帝国沧桑》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