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扁鹊的二哥——读《刺猬的爱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扁鹊的二哥——读《刺猬的爱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07-09 22:14:31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9日 
 
 《刺猬的爱情》订购 

 机缘巧合,读完《刺猬的爱情:亲密关系的心理故事》这本书,这可能是我见到过的最有意思的心理书。

 有的篇章,让我觉得像在看侦探小说,按照作者的思路从对话与动作中描画一幅心理上的藏宝图;有的篇章,让我觉得,文字若再瑰丽一点,不是很像简·奥斯汀的小说吗?因为两者均从细节上洞察人物内心。

 书中提到的心理学暗示,或者说心理学技巧,完全可以使用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扮演自己的心理医生。为什么忧伤?为什么快乐?为什么不喜欢某个人?为什么那个人不喜欢我?

 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心理学与心理学家。在硫酸泼熊、马加爵杀人案、杨佳袭警等多类案件出现之后,心理学日益受到国人重视。但是,中国一些所谓的心理专家,并不具备专业的素质,他们有些人称自己的工作"很累,是个心理垃圾站",其实是把自己放在与"知心姐姐"或是"爱心信箱"之类节目同样的位置上,根本不具备心理学家的素质。他们还有些人把心理咨询建立在"个人同情"或是"收费教育"的基础上,与其他渠道的社会说教无益,恐怕只会加重病情。更有一些人只知拿着一个病人的故事,或者道听途说故事来哗众取宠,吊一吊大众的窥私欲。

 然而看看这位作者,在她眼中绝没有垃圾,而全都值得分析的心理学案例,是可以用上各类精神分析法的。按照她的观念,心理学家首先是一位最易沟通的人,再设法使谈话对象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心理学家还必须见微知著,从细小的谈话、无关紧要的动作中体察对方心理上的细微变化。在《七月圣诞》那一章里,她能使犹太教的拉比接受她这个天主教徒,也能给小姑娘切实的建议,她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找到对方接受的谈话方式,这真是了不起的做法!

 人们不一定能够改正,但是只要能够发现源头,就像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一样,懂得如何去扬长避短,就能够更加和谐地与人相处。读完此书,我对心理医生重新恢复了尊敬,同时也纠正了过去对心理学的一些偏差。正如书中所说:"心理治疗无法使我们变得完美,但能让我们说出痛苦,最后学会和欲望共处。"心理医生并非是要去纠治所谓的病人,只是创造一个能够让他们自己直面自己的环境,从而能够更好地去直面社会的环境。人们不一定要改正自己的心理,但是,至少让自己的心理的某一部分能够为大众所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医生,其实是社会和谐的创造人和捍卫者。

 不要以为书中的心理案例很小,其实,书中的这些故事,都是在心理出现些许偏差时得以纠正,他们很幸运地遇到了作者Deborah Anna Luepnitz这位优秀的心理学家。而这样的偏差,我们一辈子可能无数次遇到,多少次,我们自己抓狂的时候,只能对着电线杆子猛踹,最后弄个一腐一拐上班?多少次,我们的朋友过来安慰,起到了心理学家的作用使我们发誓涌泉相报?还有多少次,我们走在绝望的边缘,自己用工作来麻木,来强行吞咽,但旧伤依然时时浮现,最后累积扩大?我相信,书中的这些案例,如果没有及时救治,如果再出现大的刺激,很可能就是社会悲剧或是个人悲剧。而作者的努力在于,不以善小而不为,重视并愿意从这些小事中找到源头,从而杜绝了可能的悲剧。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就像扁鹊的故事一样,扁鹊的大哥能在人健康时发现疾病并治疗;二哥能在小病时发现并治疗;扁鹊只能在大病时发现并治疗,但人们却以为扁鹊医术最高。其实恰恰相反。所以,这本书,真可说是当了一回"扁鹊的二哥",当然,作者没有无私到当一回"扁鹊大哥"的地步,因为她还要收费和预约。

 这本书中提到的理念和方法,尤其对于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有启发,很值得父母们的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快、有时匪夷所思,但童年的印象往往根深蒂固,影响一生。父母非常需要像这位作者对待她的"病人"那样,见微知著,并在不以为病的积极环境中逐步带领孩子走向新的境界。

 这书的翻译平实易懂,只是,我对书名的翻译不敢苟同。

 明明是《Schopenhauer's Porcupines: Intimacy and Its Dilemmas》,直译是《叔本华的刺猬:亲密关系及其困境》完全没有"爱情"这个词在里头,固然"爱情"二字能使封面惹眼,但未免让中国读者误以为书中尽是"两性关系"话题,显然是个误读。况且,叔本华寓言中的刺猬,是出于生存需要(取暖)而靠近,又因为生理特征而远离,无论靠近还是远离,均非出于"爱情"。

 其次,Intimacy一词可指物理上的距离感,而未必是情感上的距离,作者正是要分析,有些人物理上,或者说是空间上的距离近了,但心理上的、情感上的距离却其实很远,这正是要分析的部分,如果译为"爱情",又何需心理分析?

 再者,原题中的"dilemmas",正是讲解婚姻、家庭或是其他的友情中的亲密关系背后隐藏的矛盾和冲突,译题用"故事"代替,固然点出书中写法,但也让人第一眼看上去,容易把这书与安顿之类的访谈混淆起来。其实,这是一本很专业的书,不同于其他的故事书,书中蕴含的心理手法非常深刻。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中夹杂或隐含的作者分析与心理手法。

 举个例子,作者提到"病人"沉默十分钟之久,而她没有打断他的深思,只是因为预约时间快到,而探索性地询问一句:"你在哪儿?"这看上去只是一个小说情节似的描述,但体现了作者的专业,她绝不会像记者一样不耐烦等待,不会像普遍人一样把沉思当空白,也不会像非专业的心理学医生那样幼稚地挑起新话题,只一句"你在哪儿"暗示出极强的心理学造诣与沟通技巧。

 其实,文中的小说般情节均可以推理出许多心理学上的技术细节,但是作者不拿架子,不用冗长的专业文字愚弄人,只是举重若轻地写下来,具体的技巧,您自己多读几遍去琢磨吧。

 (《刺猬的爱情》,25.00元,(美)卢普尼兹/著,易之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9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