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武状元更需文功底——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地位的再反思 - 教材论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教材论坛
武状元更需文功底——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地位的再反思
2009-07-20 15:10:53  来源: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07-16 
 
 在6月底落幕的2009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综合能力”成为本次技能大赛的热门关键词。

 真正能力拔头筹的武状元,不再只是在“一技”上能“长”过别人,更是文化功底、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协作精神、体能和意志力等等综合能力的全面胜出。这些“90后”技能精英,无疑扭转了人们对于职教生“只有技没有能”的深刻偏见,也重新引发了大家对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地位的思考。

 对于武状元如何加强文化功底,如何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的地位等问题,我们采访了外研社主管中等职业教育出版分社的沈立军副社长。据悉,在今年教育部首批中职课改国家规划新教材选题立项中,外研社有英语、语文两科文化基础课教材通过教育部的立项。以此为契机,外研社正全力打造职教领域的精品文化基础教材,努力提升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厨师也要学英语?

 过去,中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注重专业课而轻视文化基础课,致使文化基础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忽视,从事文化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也无所适从,处境尴尬。

 厨师到底要不要学英语?园艺师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

 三年前有人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正反的声音不相上下。三年后的今天,本届技能大赛的落幕无疑给了这个问题一个响亮而清晰的答案——要学,而且要认真学。

 厨师要能读懂进口的菜谱,技工要理解难度较高的设计方案或图纸,看懂进口设备说明书,园艺师必须写出像样的工作总结或者操作流程说明……专业化人才更需要扎实的文化功底,这些仅仅只是管中窥豹。

 职教生的文化素质低下问题由来已久。过去,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的学业水平几乎都没有达到一名合格高中毕业生应有的水平。相对于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文化基础课自然就被忽略了。

 外研社沈立军副社长认为,在职业教育不断被提到日益重要位置的大趋势下,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意义尤为重大。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而言,学好英语和语文等文化基础课,提高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无疑对专业课的学习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作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才,他不仅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同时更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而这些素养的养成,文化课显然是一块不容忽视的阵地。因而,文化基础课对于学生就业与成长,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此,沈立军强调,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教材的编写,以及教育教学模式的选择,既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要强调人文素质的培养,既要注意毕业生就业压力严峻的现实问题,又要关注人的终身学习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著名英语教育专家,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组长陈琳教授也强调,无论英语、语文或者数学,都是学习任何其他专业的基础,也都是到社会上从事任何工作的工具,中职教育中的文化基础课不容忽视。在对毕业生进行考核的时候,应该完善对文化基础课的考评体系。此前,陈琳教授主编了一套中职英语教材,由外研社出版发行。这套中职英语教材的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际应用,训练学生在实际场景下的初步英语应用能力,为其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陈琳教授介绍说,外研社版《英语》教材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第一、为用而学,学而能用。教材中的所有话题的设置以及内容的选取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以及今后的能力需求;第二、话题全面,内容实用,语言真实。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和一般场景需要以及职业教育的实际,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第三、功能为主,突出语用。例如,该套教材打破传统的系统语法教学观念,为用而学;从功能角度讲语法,用学生看得懂的语言和例句说明语法知识,强调语法在语境中的运用。

 事实上,只有一技之长却缺乏文化素养的职教生在日益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正逐步被边缘化,96%的就业率以后,是长期的低薪和原地踏步。低下的文化素养裹住了中职生施展技能的手脚,知识结构失衡,工作技能无法提升,工作生活陷入了困境,更谈不上什么职业生涯了。与此同时,各行业相应的综合性人才缺口却在不断扩大,高素质劳动者,或者说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在赛场之外变得可遇而不可求。

 沈立军指出,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

 让教材变得更活泼易学

 如何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除了对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对文化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生因尚未成年,多活泼好动,厌恶连篇累牍式的文字叙述,这就给教材编写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中职教材直接面向学生,如何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将技能传授与道德培养相结合,这成为中职教材出版者的最大挑战。

 此次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的新教材立项了十四门文化课,文化课的教学大纲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文化课不同于专业技能课,文化课是普识课,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如何将乏味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的讲授,教材,首先就要变得更活泼易学。

 外研社副社长沈立军对于的编写出版有更多自己的感悟,他同样强调,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教材对于中职学生提高文化素养相当重要,教材编写一定要活泼易学,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外研社的中职英语教材具有这个特点,而这次新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更具有易教乐学、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据了解,这套教材由国内知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教学一线的高级语文教师联合编写而成,并已经顺利通过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成为首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活泼易学正是该套教材的最大特点。据沈立军介绍,外研社中职语文教材将更加体现时代特色,重视语文的感悟、积累、运用,贴近社会实际应用,注重教材的弹性和多元评价体系,注重教材的立体化建设。沈立军认为,这套语文教材将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强化语文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国内最大的大学出版社,我国最大的外语出版机构,外研社具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外研社长期从事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构建了一个多语种、多学科、多介质、系列化、层次化、立体化的教材出版体系。在英语教材建设上,外研社在幼儿、少儿、小学、初高中、高职高专、大学、成人等各个学段,全都有自己的精品教材。如《外研社儿童英语》、《新概念英语青少版》、《新标准英语》(小学至高中)、《新标准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系列教材》(高职高专)、《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新概念英语》、《剑桥国际英语教程》等,这些教材已在全国各类学校全面投入使用并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在汉语教材建设上,外研社也出版了一批精品教材。在这些教材的编写与出版过程中,外研社积累了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能精准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用户、读者的认知水准和心理需求,可以为特定层次的学生、用户、读者量身定做特定的教材。外研社的许多教材之所以理念新颖、内容实用、衔接自然、设计简洁、版式美观,得到广大教师、学生的欢迎,这一切都得益于丰富的编写经验。

 教学研究是教材编写前不可或缺的一步,而教师培训则是提高教材使用效率的重要后续服务,出版社的使命并没有在教材出版后结束。作为我国教育出版的领军者之一,外研社为中国的中职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权威而现代的教材编写理念,从根本上解决了文化基础课多年来的顽疾,更能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资源与平台为职教领域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比如外研社在提供教材的同时,更有师资培训、教法培训,职教教育论坛,国际合作平台,等等一系列的后续服务,能够保证教材的有效施教。(摘自:中国教育报)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07-16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