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转变观念 从我做起——《环境伦理学》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转变观念 从我做起——《环境伦理学》
2002-09-29 09:33:05  来源:  
 
 
当肆虐的沙尘暴笼罩着城市之时,我们似乎才意识到了“环境”的存在,而此时我们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也面临着枯竭。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一向自信于“人定胜天”的人类惶恐不安、手足无措,人类深感自己走在自我毁灭的边缘。欣慰的是,经过多年努力,越来越多的政府、民间组织和个人投身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他们呼吁、宣传、游行,力图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拯救环境,也拯救人类自己。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更多人的参与,需要综合、系统、整体的认识与政策。《环境伦理学》正是从深层上探索环境问题产生与解决的一种努力与尝试。
《环境伦理学》的出发点是: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需要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亦即“可持续发展”,而一种发展模式的建立和保持,必然伴随着某种环境伦理道德的形成和演进。该书正是致力于建立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伦理关系。
全书10章,包括三大部分内容:第1-4章通过界定环境伦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回顾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分析环境伦理的哲学基础以及环境伦理思想探渊,从宏观上确立了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框架;第5章从微观上明确了环境道德具体的基本原则,主要规范、范畴以及环境道德行为评价与教育;第6-10章探讨了环境伦理涉及的具体领域 —— 经济、科技、人类生活方式、公众参与、国际环境立法等与环境伦理的关系。通过这三大部分从理论到实际问题的探讨,本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实现了由人类中心主义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将环境由作为伦理关系的客体转变为伦理关系的主体,将人类与自然的对立关系转变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从而为伦理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视野,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撑。
作为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环境伦理学》并没有局限于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建构,而更注重环境问题所涉及的现实生活领域。全书有一半(后5章)的内容专门探讨这些具体问题,在前5章确立理论框架部分,也有不少笔墨用在环境问题实例与分析上。这使本书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读来通俗易懂,感受深刻。如第7章“人类生活方式与环境伦理观”指出: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人类活动有两大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提到环境问题,我们一般想到的是浓浓的黑烟、污染的河流、板结的农田、大片的荒漠等由生产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但由不良的生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人们尚缺乏相应的知识。对此问题的探讨使环境保护问题更成了每个人身体力行,可以“从我做起”的事。
本章分析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内容、历史演变、影响因素,指出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批评了传统生活方式的伦理标准(失衡、利己、短视、经济价值优先等,把自然视为“聚宝盆”和“垃圾桶”),确立了现代生活方式的伦理标准(和谐、利他、生态价值优先等,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还描述了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以知识和智慧的价值代替物质主义的价值(真正的名牌是有更高的知识和智慧含量的商品);以适度消费代替过量消费,“为地位而消费”等;以简朴的生活代替奢侈和浪费;从崇尚物质转向崇尚精神;尤其提到了绿色消费是简朴生活的新表现。看到这里,如果您正在装修房屋,一定不会再吊顶、包门、包暖气了;如果您去超市购物,也许会自觉地拿一个布袋代替铺天盖地的、方便而危险的塑料袋。最后,本章指出通过社会生活的管理(如一夫一妻制)和个人生活方式的规范化,达到人类生活方式的可持续性。
综观全书,在理论上,《环境伦理学》建立了我国环境伦理学的学科体系,为这一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实践上,本书从多个领域的分析明确了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同时,书中有大量翔实的资料,包括环境污染实例、有关国内、国际法律、法规、文件等,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因而本书不仅是高等院校环境伦理学科的第一本教科书,也是研究者的重要参考书,亦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阅读本书,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紧迫,更多的是一种“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善待环境,善待自己”的使命。
 
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