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有感于“文化年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缪斯女神的足印》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有感于“文化年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缪斯女神的足印》
2009-08-10 17:00:39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缪斯女神的足印》订购

 文明以降,文化生长得以加速。

 自数百万年前人类开始统治地球以来,最初的文化就逐步诞生,其外在的表现形式首先是初步的工具——简单而粗陋的石器,在随后的岁月里又变为了木器、骨器、蚌器、陶器,到了金属器皿特别是青铜和铁发明之后,人类就迈入了文明史的门槛。而属于意识形态的文化内容,或者说是精神文化内容,则是在人类创造了石器之类的物质文化以后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才逐渐形成的。

 1. 文化:广义、狭义之概念及其理解

 文化属于地球上的人类,没有人类就没有文化。人类诞生,文化也应运而生。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人类的文化大约产生于数百万年之前。人类社会开始的那一天,人类的文化史也就起步了。

 文化的概念五花八门,古今中外都有论述,我们在此主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去理解。广义的文化包括所有的内容,涵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文学艺术。

 广义的文化有一个完整的概念,那就是:文化是人类经过劳动(包括智力和体力劳动)创造的社会成果。这里主要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文化的创造者必须是人,地球上的人;二是劳动,人类必须经过劳动才能创造出成果,否则无所事事,在智力和体力上“无动于衷”,是不可能创造出文化成果的。一块天然的、极具艺术欣赏价值的大理石并不具备文化的意蕴,但是,一块看似粗陋却是经过人类打磨的石器(如数百万年前的旧石器),就进入了“文化”的范畴。

 这里我们需提及爱德华·泰勒以及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对于文化的解释与总结。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中对于文化概念的解释几乎为各类相关的著述所引用。他认为,文化是包括人类知识、信仰、道德、法律、艺术、风俗习惯以及人们所获得的各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其合著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中,总结统计了1871~1951年的80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竟达164种之多。到了21世纪初的今日,国内外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对于文化的解释数不胜数。其他如摩尔根、斯宾格勒、汤因比、列维施特劳斯、怀特、马林诺夫斯基、卡西尔、博厄斯、奥格本,我国梁启超、梁漱溟和蔡元培及苏联的学者,都对这一概念作过不同的解释。一些对于文化概念诠释的文论、辞典及著述不断涌现,而对于这一概念的重新评价及诠释,则从未间断过。

 当今我们常常谈及的“文化”一词,是19世纪末由日文转译而来的,关于文化的概念,20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文史哲研究者同样提出过不少观点,并且结合我国古代文献对于“文”与“化”的诠释重新赋予这一概念新的内容“文化”一词,古代与当今有着很大的不同,中文中的“文化”最迟在西汉已经出现,《易·贲卦》的《彖辞》已把“文”与“化”联系起来:“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实际上就是使人的思想和行为合乎文明规范;而这里文化主要是“以文教化”之意,亦即按照人文自身的规律教化天下,使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本书提出“文化年轮”这一概念,强调文化的积累像树木的生长一样,都有或密或疏的年轮。文化史中的主线是一些主要文明国家、民族文明的演化和发展。但是作者并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观点的持有者,亦非贫苦百姓创造历史观点论者,更绝非所谓优越种族创造历史观点的持有者。 

 2. 文明:三大要素及次要因素

 人类的文明史要远远滞后于文化史。如果说人类的文化史起步于数百万年前,那么,人类文明史大约形成于数千年之前。

 何以言之?因为判断文明形成,特别是一个特定的地区和一个民族文明形成的标准也是确定的。

 通常认为,一个地区或民族文明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定居的农业文明的出现;第二,文字的使用;第三,城邦或最初的国家的建立。

 次要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商业交换的发展,原始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等等。

 关于文化与文明的区别,首先从某种角度上讲,文明等同于文化,它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次,文化的概念具有弹性,而文明的概念则不具备这种弹性;从纯粹的概念解释而言,文明一般仅包含两层主要意思:一是从人类文明发展史角度上说的,文明的意义类似于上述几大要素的总结;另一层意义则是指以前具有西方现代色彩的风俗习惯及事物。再次,一般而言,文明具有延续性,处于运动状态,而文化在整体上说则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此外,从逻辑范畴上看,由于广义上的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社会成果的总和,若从文明的另一层意思(与文化相兼容的意义)上讲,文明只是文化的一个部分,亦即文明包容于文化之内。

 按照上述解释,可以这样认为,人类的历史始于人类的出现;人类的文明史,按照我们对于“文明”及文化的诠释,至今大约有6000年或更长的时间。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甚至加上希腊(加上希腊我们可以称之为五大文明古国)的文明史应该有5000年甚至更加漫长的时间。

 3. 欧美文化的源流

 那么欧美文明,或是西方文明或文化又是一种什么情形呢?首先来确定一下“西方”的概念。这里的“西方”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从文明史发展历程而言,广义上的西方不仅包括古代整个欧洲,还包括整个西亚、北非等地;狭义上的西方指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古代主要包括西欧国家,20世纪以后则要包括美国和日本,当然我们在这里没有述及日本的情况。

 依据前面关于文明与文化概念的论述,纵观世界文明发展史,西方文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就其文明史发展的具体阶段来看,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又有着鲜明的特征:中古时代以前的西方文化主要是古典文化,亦即古希腊罗马文化,千余年的中世纪则是基督教文化,之后又是西方腾飞时期的近代、现代文化。就民族和地区而言,西方文化这一“名曲”最早是希腊人高唱主旋律,之后是整个欧洲的宗教大合唱,再以后则是西欧诸民族的主旋律,它由巴尔干地区扩展到地中海之后,又因宗教因素扩张到全欧洲,最后再集中到西欧部分地区。此外,从文化传播及交流角度而言,西方文化最早的源头自然是古希腊文化,它逐渐发展以至于繁荣。当然,古希腊文化同样也受到埃及和西亚文化的影响,然后又从希腊影响、传播到地中海沿岸,进而再影响到西亚及北非各地——亦即曾经影响希腊的一些地区,这主要是亚历山大大帝扩张领土的结果。因此自那时起,古代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或传播已经开始:希腊文化已经逐渐影响到古代意义上的西方尤其是地中海广大地区。

 而罗马帝国更是把这种文化的影响波及更远的地区;到了中古时代,西方基督教世界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它除了在宗教方面向外界施加强大的影响之外,在文化尤其是科学方面几乎是默默无闻的。然而,进入宗教改革、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的近代,西方文化开始了猛烈的爆发。

 本书将对西方文化最基本的东西亦即它的起源部分、基础性的内容加以较为详尽的阐述;在中世纪部分,我们对一些历史背景和事件进行了一定的展开,主要是因为有些读者不一定熟悉这段历史,而要了解该时代的文化与思想,必须稍微熟悉一下该历史时期的基本背景。由于人们一般都比较熟悉文艺复兴尤其是其文化内容,所以在书中只进行重点式的论述,并有意识地对传统的写法加以一定程度的革新,特别是在具体内容方面。

 本书论述内容涉及西方诸多民族,因此某些内容不可能全面展开,拙著仅仅是对欧美文化粗略的、走马观花式的涉猎,其中之不足和谬误尚请诸位前辈学人与读者诸君斧正。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